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以知识经济为时代背景对价值创造的源泉进行探讨 ,试图说明知识创造价值 ,进而从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入手 ,阐明知识必须以劳动为依托才能创造价值 ,知识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知识的本质上看 ,知识属于认识范畴 ;从知识的来源上看 ,知识的源泉是劳动 ;从知识的使用和运用上看 ,知识离不开人的劳动 ;从知识在生产中的作用上看 ,知识只能转移价值 ;从知识与知识性劳动的区别上看 ,是知识性劳动创造价值 ,而不是知识创造价值。因此 ,知识价值论在理论上站不住脚 ,在实践上行不通 ,知识价值论不能代替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的来临,意味着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影响国民经济的关键因素,但这并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劳动价值论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经济内容,价值质量规定性中有知识劳动和知识资产的基因,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有严格的前提和有限的适用范围,它与承认知识在价值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并不矛盾。不仅如此,马克思在研究劳动价值论时也预见了知识经济化和经济知识化的趋势。当然劳动价值论要与知识经济学相结合,必须有新的理论创新,即形成知识劳动价值论,以专门研究价值的知识劳动本质和知识劳动与知识资产在价值形成中的功能效应及机制。  相似文献   

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是马克思“社会”概念的原初理论语境。“社会”概念与“类”概念直接相通又是对后者的批判性超越,“人是社会存在物”这一论断表明,“社会”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深刻洞悉。而“社会”概念所内蕴的“人所应是”的规范性界定直接成为马克思批判现实社会与人的历史境遇的重要价值参照系,异化劳动理论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社会”批判话语最初动向。  相似文献   

5.
知识价值论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深入研究知识生产的新特点和知识价值论的新发展。本文从劳动概念、劳动创造价值的新内容和重点以及劳动价值的测度等方面,论述了知识价值论是对劳动价值论的深化和发展,它对于指导21世纪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们的价值哲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学科层面看,价值论是继存在论、意识论之后形成的一大哲学基础理论分支。在学说层面上,导致“价值论空白”的原因主要有二个:一是非学术的社会因素,二是传统哲学体系及其思维方式对于价值问题的可容纳性问题。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必须把人类生活实践及其历史发展作为价值论研究的最终“文本”,深入到实践结构的内部去揭示价值现象的基础和地位,要用具体的历史的主体分析方法来把握并揭示价值现象的本质,坚持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7.
知识价值论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升华和超越。知识价值论对于理解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很多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知识创新体系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与教育理念的重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知识经济”是当代正在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的出现将深刻地改变我们对教育的传统理念,具体地说,它使我们对知识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使我们原有的“知识观”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并且使我们形成“以人为本位”、“学习社会”、“国际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等四大新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学研究过程当中,能否尝试以一种“整体观”的新思维来考察人类的发展过程?这是本篇文章重点讨论的问题。笔者强调从人类的“自然性”和“文化性”这二重属性上理解人类的本质。最后,笔者阐释了“体质是自然的体质,也是文化综合体的体质”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0.
福柯文艺思想的根本方面是“关系本体论”。福柯在“文学时期”就思考并提出“文学本体论”的问题,其文艺本体论性质是“关系本体论”,基本方面由“体验”、“隐喻”、“历史”三个维度构成:“体验”是存在与他者的关系维度,体现出理性与非理性对话交流的开放思维;“隐喻”是形式与意义的关系维度,体现为语言内部与外部关系的新型构造;“历史”是结构与变化的关系维度,话语分析成为有效的批评方式。福柯的“关系本体论”文艺思想,对后现代主义文论具有反思与认识价值,对当代文艺理论学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价值创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知识性因素不具有能动性 ,是不能创造价值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活劳动仍然是价值创造的惟一源泉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必须在坚持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优等物化劳动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中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优等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相结合 ,可获得更多的超额价值 ,产生放大效应 ,还可使劳动者的劳动在纵向和横向上得以拓展和扩张 ,使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 ,从而使活劳动创造出更多价值。强调优等物化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 ,不是要把价值形成的条件和价值的源泉混为一谈 ,而是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科学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性劳动与劳动价值论的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认识论和阶级性原因的复杂性 ,企图让人们普遍接受劳动价值论是不可能的。因此 ,文章坚持劳动价值论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观点 ,并把这种观点作为进一步论述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算法公式进行了改造 ,并对创新性劳动怎样创造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 ,提出和论述了时间不能度量创新性劳动及其成果 (知识 )的价值 ,因此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只有得到一系列改造 ,才能适合以创新性劳动为主导的知识经济 ,才能形成创新性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 ,流通中的大部分劳动都只是价值实现的条件 ,而不是创造价值本身的劳动 ,从现代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 ,凡是配置资源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而流通劳动在资源配置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流通劳动价值观 ,即流通劳动不仅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甚至是比生产劳动更为重要而有效的创造价值的劳动。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 ,重视流通劳动的重要性及其创造价值的功能 ,是我们在开放竞争条件下创造价值和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异同点.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在哲学基础上,前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后者以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指导;(2)在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上,前者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基础,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后者则是为资产阶级服务;(3)在价值源泉上,前者主张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后者却认为效用或最后效用程度是价值的源泉;(4)在价值度量标准上,前者认为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者认为是边际效用等等.共性方面体现在(1)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大致相同;(2)立足点都是市场经济;(3)在本源上,都属于价值论上的"一元论"等等.同时指出,应当坚持活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论,结合新的社会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及科技革命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取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劳动价值理论与我国现阶段多元利益分配格局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虽然劳动价值论并未过时,但已不能直接解释许多新的经济现象。管理者的劳动是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关键所在。科学技术并不能创造价值,只是转移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要素的多样化 ,劳动价值论已难以指导和解释新的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 ,许多经济事项难以用劳动价值进行计量 ,以“利益属性”为内涵的资源价值论则可以弥补劳动价值论的上述缺陷。资源价值论认为 :价值的实质是资源所具有的得到社会承认的利益属性 ,价值是由资源形成成本和利益增量两部分构成的。资源价值论有利于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全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其中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是最光辉之点。它对“劳动”范畴的丰富内涵、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是否过时、科学知识是否创造价值、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与是否违背劳动价值论、私营企业主是否创造价值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作出科学的回答。它为党的现行的经济方针、政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十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对创造价值的劳动有具体的分析 ,有些应加以深化 ,有些应继续发展。在研究中应区分价值创造、价值形成、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的联系和区别。不能笼统地说资本家和资本创造价值或不创造价值 ,要具体分析。劳动价值论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承认劳动价值论必须承认剩余价值。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与剥削没有必然联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发展 ,但不能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