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人生也如同摘果, 做怎样的付出就有怎样的回报。父亲和儿子在自己的果园里摘果。儿子问:“爸爸,我摘一天果, 你赏什么给我?你总要有个奖赏吧!要不,您给我一筐果,我拿去分给同学们吃。”父亲说:“好吧,在你今天所摘的苹果里边,有一筐果是你的。”儿子问:“真的?”父亲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2.
妒忌杂谈     
现实中有这样的现象;我不干,也不让你干;我不行,也不让你行;我干不好,也不让你干好;我行,却不让你比我行;我干的好,你不能比我干的更好。若做“强项”董宣,逆此行事,轻者说长道短,造谣胡编,制造流言非语;重者明修蜚道,暗渡陈仓,进行打击报复。任你功夫赛过孙悟空,也难逃如来佛手心。究其本,此怪现象无非是一种妒忌心理做怪,因妒而怕,因妒而恨,所以大凡心怀妒忌的人或者是怒目相视,情同仇敌,或者是阳奉阴违,暗藏杀机,虽色厉内荏,却着实令人望而生畏。 产生妒忌的主要原因是心胸狭窄,气量小。三国时代大才子周瑜因不能容忍比他强的诸葛亮,竟被孔明三气而死。还有,周瑜临终前很有感慨地说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承认自己不行。可有的人明知自己不行,却死也不肯在别人面前承认己不如人。如周瑜妒忌别人而自绝的,是妒忌者中档次较高的一种。要说惨的就是那种知道己不如人,然后找个机会把人算计了,于  相似文献   

3.
我在世界各地演讲时,经常有.许多人问我:乔·吉拉德先生,如果要想成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该怎样开始?我告诉你,只有一种方法。只要你按照我所说的方法去做,你就一定能变得富有。开始就在这里:请不断地推销自己、促销自己,让人们知道你还活着,没有死去。  相似文献   

4.
抱怨的开始     
我的一位朋友住在佛罗里达海岸附近,距离肯尼迪航天中心非常近。我问他:“住在海边,还能经常观看发射航天飞机,一定非常有意思吧?”“我从来没有去过海滩,”他回答,“我甚至懒得迈出家门去观看发射航天飞机。”“你在开玩笑吧?为什么?”我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5.
智慧是创造的源泉,思考是智慧的起点。现代原子物理学的奠基者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实验,便好奇地问:“上午你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卢瑟福不禁皱起了眉头,继续问:“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勤奋的学生本以为能够得到导师的一番夸奖,没想到卢瑟福居然大为光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什么时间用于思考?”  相似文献   

6.
相信自己     
小时候家里很穷,小小的我进了武行.那时候一到片场什么都不学,就是学偷懒,哪里有地方可以睡觉就去哪里,根本没有想过明天干什么.有一天我问自己:"我就准备长期这样下去吗?我的目标是什么?"后来目标找到了,我的目标就是做一个武术指导,因为除了导演之外武术指导是最有威严的.  相似文献   

7.
与人初次见面,总要天经地义地问一句:“在哪儿工作?”随便点便是“你是干什么的?”或是新潮点:“在哪儿发财?”但对方常常神秘一笑,或作深沉状,下面没准儿就是“你猜呢?”这算好的。要是来句:“什么部干”或“什么都不干”,叫人就不好再问什么了。资质愚钝的往往就不知如何应答了。 初识郑小姐,她扔给我的就是句“什么都没干”。那你每天做什么?我不解。“玩!”她一派天真烂漫。不过,她玩的可不是过家家,她从湖北“玩”到新疆,义从新疆“玩”到浙江,“玩”出了自己的服装店,“玩”出了自己的咖啡屋,“玩”得高高兴兴、快快活活,但还没“玩”够,她还想“玩”出家公司,“玩”出家厂子呢。 “什么都干”。这话大家可能听得多些,赵辉就常常这样说。他先是在一家火锅城当大师傅,老板在报上吹嘘他是“重庆名师”。在和人侃大山时,他便回忆当初在长江上当海军的逍遥,在广州当倒爷的惊险,常令听众翘大拇指,说声“佩服”。3个月不见,他又结束了当餐厅老板的历史,在不久的将来,他也许是一家镭射厅或服装店的老板,谁知道呢,反正他自己这么说。 也不是所有的人部在有意或无意地隐瞒自己的职业,初次见面,大多数人还是会主动向人介绍,自己在什么单位,是干什么的。然而即使这样。有时你也搞不清他或她到底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8.
感悟三则     
有人问农夫:“种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9.
手握黄金     
当一个年轻人总是埋怨自己太穷,没有机会获得更多财富的时候,他可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问一位愁眉不展的青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高兴?”小伙子说:“因为我手中没有钱,买不来房子,买不来汽车。看着别人出入高级消费场所,我这心里就越发不平衡。”“我觉得你很富有嘛!”老人笑着说。“您不要拿我开涮好不好。”小伙子说。于是老人问:“假如我现在砍掉你一根手指头,给你一万元钱,你干不干?”“当然不干!”小伙子回答得很干脆。“好。那么,我给你10万元钱,要你的左腿,你同意吗?”小伙子犹豫了一下,然后摇摇头。“让你的双眼…  相似文献   

10.
杨芳 《人才瞭望》2000,(7):28-28
一、创造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企业氛 围 有个员工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把我 当做三流人员对待,我就给你做三流的 工作,你把我当做一流的人员,你便会得 到一流的结果,至少我会尽自己最大的 努力。”得到尊重与重视的员工,才会觉 得自己对于企业是个有价值的员工,才 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 而尊重就是关怀与信任。尊重就是 企业领导要经常亲自到工作现场,去了 解工人的工作情况,与员工交流对企业 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就是使员工有机会 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公开的、正当的渠道 表达给企业各级领导人员的机制。 二、创造公平的企业环境 公平…  相似文献   

11.
(一)一次在清华食堂吃饭,对面坐了两个女生,听到一位对另一位说:“我还没吃饱,想再吃一点儿。”另一位说:“你要什么?我去买。”前一女生说:“就是那种扇形锐角饼,你帮我再买两块儿。”我暗想:清华女生确实不一样,我们平时只是称那种饼为三角饼。  相似文献   

12.
我曾听说这样一个十分感人的故事:在某地山区一偏僻农村,每当夜幕降临后,人们经常看到一盲人在走路时挑着一盏灯笼。俗话说:盲人点灯白费蜡。于是,有人便认为这个盲人不是傻瓜就是心理有毛病,要不他会长此以往地这样去做呢。一天,有一僧人不解地问盲人:”既然你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那你为何夜间走路时还挑一盏灯笼呢?”他说:”现在是黑夜吗?我听说黑夜如果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都是盲人,所以我就点  相似文献   

13.
怀着对先生的崇敬,仅以此篇纪念失恋的过去…… (一) 2000年7月12日,就在大家为即将离校而开毕业晚会的那一天,我独自在教学楼外徘徊,遇见某君,前来问我,“同学,有没有为失恋联盟阵线做过什么?”我说“没有”。他就正告我,“同学还是有一点行动比较好;失恋阵线联盟平时都很支持同学的行  相似文献   

14.
每一家欲将企业方针传达给员工的公司都明了,成功的关键在于处理讯息传播的过程。企业必须先了解讯息的来源,也就是所有的符号、提示、讯号、象征和资讯的出处,才能知道要处理的到底是什么,来源主要有三个:1、领导人2、系统架构3、正式沟通管道 我曾经询问明尼亚波利州的一群科学家:“哪些因素对你每天决定做什么事影响最大?”我也曾问过马里兰州(Maryland)的家禽屠宰业者:“你如何决定做什么事?”这两个各方面都看似不同的群体却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受他们的老板、主管、上司、经理或领导者决  相似文献   

15.
成功的公司离不开成功的人事经理。然而,人事经理怎样经理自己?人事经理怎样给自己的职业定位某公司杜先生问:我从事人事工作已经5年了,曾经为公司制定过各岗位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但是我却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信心。人事工作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种“打杂”性的服务工作,事实也是如此。就个人而言,我非常希望将这个工作做得专业一些,但是企业领导并不见得会支持你这么做。他们首先要考虑经费问题,其次要考虑入手问题,最关键的是,他们会觉得公司当前的人事管理状况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再去花费精力做一些新的东西。我搞不清楚我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用人所“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8年.美国青年奥斯本失业了。25岁的奥斯本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受过专门教育,但他时刻梦想着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新闻记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鼓足勇气去一家小报社应聘。 “在办报方面,你有什么经验和特长?”主编问。奥斯本如实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最后补充说“不过,我写了篇文章。”主编接过他的文章看了后,摇着头说:“年轻人,你这篇文章写得不怎么样,甚至还有不少语法、逻辑、修辞方面的毛病——可是你这篇文章也有独到的地方,是的,有独到的见解,这一点就很可贵!这个独到的东西是创造。凭这一点,我愿意试用你三个月。”主编握着奥斯本的手吩咐道:“好好干吧!”主编  相似文献   

17.
种子的愿望     
在肥沃土壤的滋润下,一粒种子从漫长的冬天一觉醒来。大地母亲问她:“小种子呀,你想成为什么?这一次,我允许你选择自己的命运。说吧,是想变成被人采食的蔬菜、水果,还是愿意成为百花丛中的一员,供人流连赞美。”“我希望自己是一株人见人爱的花儿。”种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但一定要是山上长得最好看的那种。”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追求     
人究竟应该追求什么? 请听哲学家康德的理解,他认为,人的追求说到底就是四个问题,即:“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如何去干?” 果然是大哲学家,三言两语,就点明了人生的真谛。 事实正是如此,你究竟是个什么“人”,你与“别人”的区别究竟在哪?说穿了,说到底,不正是体现在这四个方面吗?而古往今来的一切哲学,说到底,不也正是关于这四个问题的答案吗? 那么您呢?您思考过这四个问题吗?如果您根本就没想过,那么,您肯定算不上聪明的人。如果您想过而没能想清楚。那么,您肯定算不上深刻的人。  相似文献   

19.
牛栏里的鹿     
一只鹿被猎狗追赶得很急,跑进一个农家院子里,恐惧不安地混在牛群里躲藏起来.一头牛好意地告诫他说:“喂!不幸的家伙!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将自己交到敌人手中,这不是自投罗网吗?”鹿回答说:“朋友,只要你允许我躲在这里,我便会寻找机会逃走的.”  相似文献   

20.
带钱谈恋爱     
女儿考上大学了。开学时她自己带着学费和一个月的零用钱去了。一个月后,父亲要去银行往女儿的一卡通里存钱了,先打电话过去问:“600元够不够?”女儿回答说:“够了。”父亲放心了,嘱咐说:“想吃什么就买,别亏了自己,也别和人家老板的女儿比,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