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建军是中国当下一个“不可忽视”的批评家和小说理论家。作为一个批评家,其文学批评是一种以真善美为标准和旨归的批评;具有“判断与事实”和谐统一、“激情与理性”和谐统一、“朴实”而又富有“诗意”、说“真话”与“人话”等特点。李建军的文学批评及其特点的形成主要受到了李建军的主体因素、俄罗斯文学、布斯、巴赫金等人的相关理论或观点、英美新批评理论、鲁迅及中国优秀的文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李建军的文学批评触及了当代文学创作的要害,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打破了当代文学批评界“一塌糊涂,提不起来”的格局,对当代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解放区文学经验建立文学审美态度的同一性 ,从而赋予全社会一种新的文学眼光和审美情趣。这时期文学批评的聚焦点在于文学的政治目的、政治功利及其相应的作家创作中的合法性。这种一体化批评格局主要是通过批判文学创作中的“个人主义” ,并通过作家的自我否定和创作上的“反精英”倾向而完成的。确信人的力量可以主宰全部历史发展 ,并以此督促文学不断创造出作为无产阶级文化代表的完美的“新人”形象 ,是“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傲慢与偏见。在此意义上 ,对“十七年文学”批评的研究 ,指向对 2 0世纪中国文学中“左”倾文艺思潮和文化观念的反思与检讨  相似文献   

3.
时下,武汉青年女作家方方和池莉引起当代文学批评的注重。原因在于方方,尤其池莉近年来的小说创作,诱发了时下文坛仍然繁兴的“新写实小说”。本文将在二十世纪中国都市文学这种切入角度与研究视域中对方方、池莉近年来的小说创作作出论评,意在分析方方、池莉小说在都市人生的把握方式,审美感知方式、在都市文学文本形式等方面的新质与特点,并评说她们在二十世纪中国都市文学发展历程中的“环节”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翔宇 《河北学刊》2023,(1):100-108
厘清“元概念”,是探究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的理论前提。批评史料建设落后与批评结构残缺是导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滞后的两大因素,急需在百年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重构儿童文学批评话语体系。围绕儿童文学“代际”话语沟通展开的持续发问,开启了对中国儿童文学“思想批评”与“审美批评”的辩证分析。在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中系统考察儿童文学批评,意在确立中国儿童文学批评的“现代性”与“民族性”标准,在与现当代文学批评“一体化”的基石上确证其“主体性”话语,并在此基础上重构集“史”“论”“用”于一体的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批评图景,创设优良的批评环境,促进新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15-121
目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普遍存在传统文论"失语"问题。我们多关注西方文学、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而极少关注中国文化、文学传统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造成中国文学批评实践层面的"失语"。在文学功用、文学发生、文学接受等方面,传统文论均可对当代文学进行批评研究,中国文论不应只停留在通往建构的路上,而应在批评实践中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6.
方法论更新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永健 《晋阳学刊》2009,(2):108-112
文学批评环境的恶化以及批评者自身能力的弱化,都使当代文学批评陷入新的一轮危机。所谓的“纯文学”、“文学性”等批评标准,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的文学新生态,不再具有理论说服力和阐释的有效性。一方面,“纯文学”文学作品或文学姿态不再受宠,以“纯文学”、“文学性”批评标准所经典化了的“经典”遭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构;另一方面,通俗文学、民间写作、打工文学、80后新性情写作、欲望叙事和身体写作。却有被重新“经典化”的可能。如何有效地阐释当代的文学新现实,强化批评的能力,这成为当代文学批评者和文学理论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当代文学批评,必须更新论述方法,放弃狭隘的“文学性”批评标准。采用“文化人类学”视野、“理解接受”理论、“交流对话”理论、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情本体论”观察视角来对待和阐释当代文学文化新生态。或许能给当代文学批评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相似文献   

7.
张剑桦 《学术探索》2009,(2):125-129
澳门当代文学深受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浸润和中华民族文学传统的影响。澳门当代文学在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一些文学精神,比如对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学传统的承传与弘扬;求新求变,开拓进取,不断增进当代意识;创作主体具有独特的、自由的审美创造精神;甘得寂寞,潜心创作,满足实现自我的精神需要,等等。本文拟结合澳门当代文学发展态势,联系澳门文学创作具体实践,试图概括、归纳出澳门当代文学的部分特质,抽绎出澳门当代文学精神的主要方面。冀望对研究整体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流向,特别是研究中国地域或区域文学,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文学经验。  相似文献   

8.
西藏当代文学以其与众不同的区域文化为基调,汲取多方文学资源,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70多年来,西藏当代文学在题材、主题、视角、立场、风格、语言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独特性,使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多种面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构成,这不仅对西藏当代文学本身意义深远,对中国文学版图的重构和中国文学多样化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西藏当代文学教程》在历史与文类的双重线索中展现西藏当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征,较为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西藏当代文学的成就。教程结构清晰、通俗易懂,不仅为初学西藏当代文学者提供了便捷,更为西藏当代文学研究和传播开拓了途径,也为中国区域文学和多民族文学教育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论在历史上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是指导文学创作实践,但是经过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后,中国古代文论丧失了这一功能,变成了学者们整理国故的一部分。造成中国古代文论不能滋润当代文学创作的主要原因有古今文学传统的演变、作家与批评家身份的剥离、文学教育主旨的转变、研究方法的单一等。因此,要实现中国古代文论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滋润作用,必须实现古与今的贯通、培养创作与批评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文学教育主旨的多向开拓、研究方法"二重历史化"等。  相似文献   

10.
刘蓓 《青海社会科学》2013,(4):152-155,190
自然写作是美国生态批评最为重视的文学体裁,它的发展不仅受到了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的影响,而且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几种文学亚体裁。自然写作的精神内涵与创作特征契合了当代生态批评的根本宗旨。从一个多世纪前就开始的"文学中的自然"研究,与寻求美国文学批评"独立身份"的努力相融合,也体现出强烈的美国特色。美国自然文学创作与研究历程启示我们应更为深入地挖掘本民族的文学传统,发展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研究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