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画同源中的书与画,书指书法,即书写汉字的艺术;画指绘画,特指用毛笔蘸墨画出的水墨画.两者之间的关系,先后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词组,如书画、书画家、书画舫、书画一源,等等.在文人的眼中,书法的地位始终高于绘画.自古以来,书画这两个字的先后顺序,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从来没有被颠倒.这使得书法始终占据着支配绘画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文学和书画是相通的.近来有好多作家钟情书画,自古就有文人字画这一脉.我看过关仁山的小说,他的文学是浑厚而有力量的,又欣赏了他的书画,更是受益匪浅. 关仁山的祖父喜欢书法,在爷爷的指导下,他从小临摹字帖,临摹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的字帖,他尤其喜欢魏碑,这是对他书法影响很大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不仅对元代这个特殊的时代画家赵孟頫艺术成就的概括,而且陈述文人画在这个时代得到充分的发展,从到他的一个重要画论"书画同法"联系到中国画的美学特征(写意画和书法的本质)。关于"书画同法",还有"书画同源"另一说,文中试阐述两者之间关系以及"书画同法"对当代笔墨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最具权威书画类报纸的一期《书画家语录》专栏里,刊登了一篇有关个性书法风格形成的评论,文章题目叫《从"胸无成竹"到"胸有成竹"》,当时颇引人注目.其评论内容是通过论述一个人书法风格的成熟,是由"胸无成竹"到"胸有成竹"发展演变的过程,最终达到"破壳",以至脱颖而出,形成个人独特、成熟的书风,并夸其为"神来之笔".后据文章作者介绍,此评论是看了书法家李文雁先生新近创作的几幅书法力作之后,有感而写的.实际上是对李文雁先生下苦功夫练就笔墨功力,其书法达到"脱颖而出"境界的赞扬及思考.  相似文献   

5.
书画艺术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有着颇为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书画同源"也是我国历来就有的说法。中国绘画与书法是关联性极强、密不可分的艺术,书法作为一门抽象艺术,将其笔墨线条与内在精神与绘画相融合,以书入画、书画结合成为我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一大发展方向,尤其自文人画兴起以来,书法艺术在传统绘画中的运用日益受到画家的青睐,书法对文人画的影响日益增强,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逐渐萌芽、发展、深化和拓展,两者的完美融合使得文人画逐渐由写实转变为写意。本文通过分析书法与文人画的关系以及我国文人画的书法化倾向的发展历程,探究中国书法艺术对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钱冰,字玉壶、雪民,清晚期著名书画家,安徽省居巢(今属安徽巢湖市)人,《清代画史增编》《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光绪庐州府志》有其记载.蒋子宾《墨林今话续编》云:"钱玉壶冰,居巢人,为人雅朴,爱画成癖.尝赠余山水小幅,颇得西庐老人意,书法思翁,往来淮浦间,行箧中必携古书画,自随日夕展玩,宜乎其艺之进矣."据历史记载,在清道光至同治年间,钱冰寓居于淮安清江浦(今江苏淮安市清浦区),与钱杜、汪鸿、郭频伽等画家相友善.有清一代,清江浦当南北冲要,是河漕重地,河道总督、漕运总督驻节于此,亦是淮北盐业的重要集散地.故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东南才艺之士多聚集于此,或作官员幕府,或以书画谋生,促进了淮安的繁荣和进步.是时,钱冰以书画和书画收藏驰骋于江淮间,书法董其昌,画学王时敏,以摹古拟古为尚,在淮安留下一批画图.  相似文献   

7.
寄语     
《中外书摘》2011,(10):47-47
林玉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女子委员会副秘书长,漳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龙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作品获全国第六届楹联展一等奖;中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学成果展一等奖: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书法艺术展优秀奖;首届山水杯全国书法中国画大展优秀奖;宝地杯《书法》风云榜年度最具实力奖;纪念邓小平诞辰百年、诚信全国书画作品展金奖;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大赛银奖;漳州市第五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福建省第六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现代交际》2014,(8):F0003-F0003
学习书画三十余年。现为中华清风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国风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中国囊阳米芾书会、第三届新人新作展、中央部委联合大展,曾获得《全国第二届电视书法大赛》铜奖、全国龙脉杯大赛银奖、首届吉林省青年书法大赛一等奖、吉林省书法艺术精品展二等奖等。  相似文献   

9.
丁慈孙,1946年5月生,民革南昌市委会原秘书长;江西省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名誉理事,江西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世界黄埔书画文化交流中心特聘书法家,中原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南昌市中山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中国嘉德春拍中,有一件《南宋四朝宸翰》书法手卷格外引人注目.不仅是因为这件拍品是集南宋前四位皇帝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御书诗为一卷,更为重要的是,这件拍品曾经出现在2012年纽约苏富比的亚洲艺术周上,当时估价75万至100万美元,最终以568.25万美元成交,成为了当年纽约亚洲艺术周书画拍卖的最高价.因而,其再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被视为中国艺术品海外回流进入"2.0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1993年,我离开教育岗位,加入了退休的行列。人老了退下来,这很正常,重要的是顺应时代潮流,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让晚年生活过得平安而踏实,我决计在艺术的海洋里好好徜徉一番。学习书法是我泛舟艺海的第一程,也算是先习习“水性”吧。我报名参加湘乡市书法学校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楷书入手,行、草、隶、篆五体皆学,还学了一点书法史。通过两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我的书法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尔后,又参加了市老龄书画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常年坚持自学,习作还参加过市里举办的书画赛展。市里选编《湘乡老年书画集》,我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与绘画的发展历程大体相同,都使用相似的工具和材料,并且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渗透。本文通过对古代的一些有关书法和绘画理论的释读从用笔、用墨、意境、布局等各个方面讨论了书画的融通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是同源而异流,本文通过梳理魏晋南北朝到五代这一时段书法和绘画的发展态势、笔法实践,着重分析了书法用笔对绘画的影响、书画笔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温暖的春夏交接之季,万物都在忙碌,书法家刘俊京也不例外.记者在匆忙中捕捉到刘先生的一点空闲,并通过电话聆听了书画家对人生和书画的感悟.刘先生的书法作品有的潇洒自如,有的遒劲有力,有的清秀工整,有的飘逸飞舞,还有的严肃庄重.在恩师欧阳中石的影响下,刘俊京先生平日谦虚待人,做事低调,正如欧阳中石的书法立言:实实在在地写字,低低调调地力行书法.  相似文献   

15.
刘迪 《公关世界》2016,(20):34-37
汉字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国画同样也是民族艺术瑰宝。河北是文化历史大省,省会石家庄更是文化底蕴深厚,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省书画市场日渐繁荣,书画爱好者群体不断壮大,书画名人、书画名作不断涌现,地域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6.
6月25日上午,由河北省文联、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省政协联谊会、省中国书法院、省毛体书法研究会、省书协和高远集团共同举办的“家训承扬”李世文书法作品展在河北省博物院拉开帷幕。此次书法作品展共展出李世文多年来的精品力作近200幅,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书学功底和艺术学养,历代名君、名臣、名家的家训家书在李世文的书写下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论书法语言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看王羲之的<兰亭序>并不怎么好,还不如我写的",这是因为他们不懂"书法语言".不懂书法语言,当然不知道书法在讲述什么,也就理解不了书法作品的内涵.所以,学会书法语言是学好书法的根本.书法艺术是线条和造型艺术,书法语言是通过线条和造型的变化来表达的,线条的轻重、疾涩、浓淡、节奏、速度、虚实、章法的变化都是书法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陈传熙 《公关世界》2023,(14):151-152
<正>我与颜默先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相遇,得知颜默先生在书法艺术与理论方面很有研究,交谈中他把新出版的《颜默书法与理论作品集》赠予我。回到家细细品味,作品集中一幅幅书法力作与具有独到见解的研讨文章,让我暗自感叹这位天天在军校工作的人,怎能在书画领域创作出令人心旷神怡的作品,是什么孕育了他如此浓厚的书画情缘呢?  相似文献   

19.
《现代交际》2010,(2):F0002-F0002
苏树森,男.中共党员,1930年6月18日出生于安徽阜阳.青少年成长于四川成都。毕业于中央军委民用航空学院,先后于空军第四预科总队、第六航空预备学校任教员。1958年转业到吉林市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培育桃李无数,1990年在吉林三中校长岗位上退休。1997年创办了“吉林市树森培训学校”.亲任校长,以开发少年儿童智力和兴趣为宗旨,获得社会一致好评。2007年起.于吉林市夕阳美老年大学书法班习练书法.现为吉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吉林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参加吉林市老年书画展览.并多次获得吉林市夕函美书画展优秀奖。  相似文献   

20.
生命的维度     
秦晋 《老人天地》2008,(12):22-23
胞妹秦昭63岁生日那天,家人和朋友在北京和平门烤鸭店举行了一个庆祝活动,令到场的客人大为惊讶的是,厅堂四壁挂满了她的绘画、诗词、书法,仿佛置身于一个书画展览之中。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些书画很有水平,你怎么也想不到这能是出自一位前些年还与笔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