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一、中国共产党对黄埔军校建设的历史贡献 1.在创办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的人生观念发生历史性的转变,这其中就有共产国际和中共给予他热情的帮助.1921年12月,共产国际马林会见孙中山,马林以苏联和中国国民党联合为前提的见解之下向孙中山提出三条建议,其中就有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内容.1922年8月,李大钊会见了孙中山,同他讨论了建立革命军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迪夫 《炎黄世界》2011,(8):32-33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中,我国著名雕塑家曹崇恩教授出于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景仰之情,把他历年来创作的分散敬立于国内外大型的10多尊孙中山像按原尺寸复制集中,分别在广州辛亥革命纪念广场、中山市翠亨孙中山故居展出。人们在瞻仰孙中山先生光辉形象的同时,也发现曹崇恩教授对创作孙中山像情有独钟,是目前国内创作孙中山像最多的雕塑家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采用马列经典作家关于“民粹主义”思想的定义,对认为孙中山思想曾染上民粹主义色彩的观点进行了反驳,通过从孙中山反对的目标,从孙中山提出的建国方略,从孙中山对待人民大众和知识分子的态度等三方面的分析,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孙中山的思想并未染上民粹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4.
正1892年,26岁的孙中山(1866-1925)从香港雅丽士医学校毕业,赴澳门行医,被澳门镜湖医院"破例"聘用,孙中山由此成为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但当地的华人并不认可西医,很少有人愿意找孙中山治病。此时,一位患者的鸣谢广告帮助了孙中山。孙中山曾接诊过一位重症病人魏某,他久患痔疮,每天早晨大解后,都要卧床休息数小时,十  相似文献   

5.
以往学术界普遍认为,孙中山遗嘱是宋庆龄托着孙中山的手腕签字的,我从未怀疑过。及至读了《翁文灏日记》,才知关于孙中山遗嘱签字,还有另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6.
父母双亡的陈粹芬,自从1891年认识了比自己大七岁的孙中山之后,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一直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她经常给革命同志洗衣做饭、传递密函,甚至从事秘密运送枪支弹药之类的地下工作,是革命先驱孙中山的第一位革命情侣。  相似文献   

7.
最近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孙中山宋庆龄文献与研究》一书,披露了74封上海交大档案馆藏宋庆龄致黎照寰函,为宋庆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史料。黎照寰(1888一1968),广东南海人,曾在孙中山身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  相似文献   

8.
南京中山陵庄重雄伟,但令人遗憾的是,孙中山这样伟大的革命家的陵墓却没有墓志铭。 陵墓竣工后,树立墓志铭,概述孙中山革命一生,抒发国人敬仰之情,这在当时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治丧委员会考虑再三,认为惟有与孙中山交谊密切且国学功底极深的章太炎先生能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的角色曾使他名噪影坛,曾使他获得第七届“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首届“电影表演学会奖”,他,就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刘文治。在沈阳市首届职称评聘中刘文治晋升为一级演员。但刘文治对记者说,他不再演孙中山了。在接《孙中山》的戏后,刘文治被导演“软禁”在山区一个宾馆里,用汽车把成堆的有关孙中山的材料运来,摆在他的房间里,并告诉他:“你什么时候说准备好了,我什么时候拍戏。”刘文治除了吃饭、睡觉之外的所有生活内容就是熟悉孙中山。整整四个月,10多万字的材料,刘文治熟悉了几遍之后,他找到了饰演孙中山的感…  相似文献   

10.
君云 《当代老年》2006,(3):54-55
中山陵的“博爱”二字是孙中山先生的手迹,其由来与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有着一段渊源。1906年9月,在友人引荐下,于右任与孙中山相识相知。自此,于右任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并成为孙先生的亲密战友.  相似文献   

11.
正1924年春,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一个各部队将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许崇智、杨希闵、谭延闿、熊克武、于右任、赖世璜等十余省的军队头领。会议开始后,孙中山开门见山地说:"你们在座的各位都是江西老表……"蓦然听到孙中山这么说,将领们不胜愕然,面面相觑。滇军总司令杨希闵立即站  相似文献   

12.
陈粹芬自从1891,年认识孙中山起,在此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追随在孙中山身边,陪着他出生入死。1907年镇南关之役中,陈粹芬也跟着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等一道上了前线,随军作战、送饭,终日忙碌,从不言苦。  相似文献   

13.
“一切学术凡有助于提高我革命的知识及能力的,我都用来作为研究的原料,以组成我的革命学。”在漫长的革命、流亡与从政生涯中,孙中山先生始终没有放弃读书,“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是他的信条。”11月12日是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纪念孙中山先生。  相似文献   

14.
孙蝶平 《老年人》2011,(7):40-41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创始人。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倚为股肱的老干青枝李烈钧,江西省武宁县罗溪坪源村人。是中国脱离帝制、走向共和的大功臣。他搏击于社会涌动、诡谲莫测的清末民初,是孙中山倚为股肱的得力助手。1915年他和蔡锷组织声势浩大的"护国军",埋葬了袁世凯当皇帝的黄粱美梦。1917年,孙中山任命李烈钧为元帅府参谋长,后来又继任为非常大总统参谋长。当时,无论资历或声望,刚露头角的蒋介石和李烈钧不在一个层面。不过,急需招揽人才的孙中山很早就注意和赏识青年蒋介石。1910年在日本第一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缅怀孙中山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之时,孙中山交际之道今天依然值得人们好好学习借鉴。他的交际之道是:用情爱人,平易近人,严己宽人,尊重老人。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民生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在民生建设目标、建设主体、建设途径、建设保障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吸收和借鉴了孙中山民生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将民生思想发展得更为完善和丰富。  相似文献   

18.
明同  日娣 《炎黄世界》2009,(2):64-67
孙中山基金会与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2008‘天下为公’两岸行”,是一次高品位的学术交流之旅。广东派出的学者19人,与台湾方面的学者真诚地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其中的焦点是:孙中山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孙中山是不可替代的两岸民族振兴、促进统一的共同旗帜。 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破例在中央党部大楼亲自会见广东交流团全体人员,他坦然地说:“你们是第一批进入中央党部的大陆客人。”  相似文献   

19.
《城市》1992,(2)
在北京东城区铁狮子胡同5号(现地安门东大街23号),原是清朝王府,民国年间改为私人住宅。1924年,孙中山抱病北上抵京,临时寓居于此。次年3月12日在这里逝世。4月2日遗体移到香山碧云寺。治丧委员会决定在此门口悬挂“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匾。室为内外套间,陈设简朴。在外间的西墙上镶嵌着一块长方形的汉白玉刻石,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二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汉白玉刻石的上方,悬挂着孙中山遗像。遗像的右边镜框为临终遗嘱,左边镜框为致苏联书。靠墙的条案上放着《建国方略》、《中山全书》等。198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前夕,对纪念室进行了修整。  相似文献   

20.
吴志菲 《老年人》2010,(2):38-39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孙中山一生多次到过香港。香港是他年轻时的求学之地,也是他革命思想萌芽和革命事业发轫之地。可以说,孙中山的一生与香港有着不解的情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