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哲学界对必然性与偶然性及其关系问题在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这对概念的界定存在着通俗化倾向,且将偶然性的地位降至必然性之下。只有引入时间、参照系和人三个概念,才能科学地界定这对概念,阐明二者的相互关系。深入研究必然性与偶然性,对于哲学体系自身、认识论和人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黑死病的影响问题上,以往学者在某种社会与人口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一种必然性的推论,从而忽视了黑死病的爆发具有偶然性的一面。这种偶然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发生学上看,黑死病的爆发和扩散对于欧洲来说不具有必然性;黑死病之前的人口发展并非“过剩”;黑死病前人口发展减缓与黑死病导致的人口锐减之间并无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存在主义哲学对于“过去”(即历史)问题的看法,即所谓史学中的事实只不过是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解释,而这种解释由人们对于其“将来”的规划所调节,力图揭示史学研究的一个潜在性质:无论知觉与否,“求真”之真,将随着人们对“将来”谋划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本体论意义上的、永恒的原子事实。根据这个性质,扬弃“信古”与“疑古”两种史学态度,说明“层累历史”现象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肯定“层累历史”的价值。在结语部分,则逻辑地提出“基于将来的释古”的史学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4.
魏晋旅游文化繁荣之二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时代游人之多、游踪之广、游绩之丰,可谓中国旅游史上的一个高峰。魏晋旅游文化的繁荣原因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旅游主体个体生命意识的全面觉醒和旅游客体自然审美意识的觉醒奏响了魏晋旅游文化的乐章  相似文献   

5.
从概率论的角度看偶然性——与张华夏教授商榷谭天荣对于张华夏教授在《决定论究竟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93.6)中提出“自然界存在本质上的偶然性”这一论点,我曾在《自然界有本质上的偶然性吗?》(东方论坛,95.1)中提出了不同看法。本文就概率论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弄清了刑法的因果关系,即弄清了犯罪行为因果关系的本质,在确认犯罪问题上就能更好的判断一个人对其行为结果负什么样的刑事责任。同时刑法的因果关系也是一个争论最多的问题,对于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条件说与原因说,都是现在中外刑法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正确的区别及认识它们对于研究刑法因果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碧华在香港文坛上享有“奇情才女”之美誉。她的小说创作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写作笔法夸张、荒诞、诡异,对人物所生存的时间———前生、今世、来生———进行拼贴,并通过生存空间的挪移,来展现人物的悲情命运。这种时间与空间相互转换的叙事机制,带有很强的传奇性与幻灭感。李碧华借助对时间与空间的把握来传达浓烈的怀旧气息,甚至是一种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交迭的宿命意味。  相似文献   

8.
莱布尼茨是早期近代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难题做出最集中而系统探讨的经典哲学家,他既要维护人的自由,又要坚持世界中的因果联系以及上帝的预知和预定.莱布尼茨破解这一迷宫的关键是,从逻辑上对必然性和偶然性概念做出澄清,通过把因果联系与必然性区别开来,揭示因果联系的偶然性本质及其与自由的相容性.但是这一破解存在两个根本问题:一是对于决定意志活动的原因缺乏明确的观点,二是没有从理论上明确区分开各种不同性质的原因或理由,尤其是没有真正澄清它们在意志活动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这些问题是由他的形而上学体系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路径依赖五大形成机理。第一,初始状态,即一个上市公司在任何时点所拥有的企业运营模式、决策模式、沟通方式以及权利分配结构,都部分依赖于该上市公司初始状态;第二,技术的相关性,即一项技术的市场份额并不完全依赖于偏好和技术的可能性,而是由于报酬递增导致"锁住"的历史小事件;第三,报酬递增,即受规模效应、学习效应和网络效应影响,企业发展路径具有惯性;第四,投资的准不可逆性,即由于特定技术导向下的资产具有专用性,这种转换将伴随着巨大的成本;第五,偶然性影响到整个路径的具体轨迹。上市公司的发展轨迹是伴随着"必然性"和"偶然性"这两种机制的交替影响展开的,偶然性发挥作用的路段很短,但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轨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路径中的"拐点";必然性发挥作用的路段较长,决定着上市公司主要发展趋势,是路径中的"线段"。  相似文献   

10.
曹峰 《延边大学学报》2013,46(1):15-20,74
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研究,过于偏重本质上具有特殊性、偶然性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部分,经常混用道路、模式、经验三组概念,这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语义困惑和逻辑困境.为了更为深入、精确地推进中国道路的理论研究,澄清中国道路应有的内涵、功用与限度等问题,应尽量避免单独使用“中国经验”概念来标示中国道路,同时应该厘清中国道路的两重内涵:“显性之维”——“不可复制”的独特经验;“隐性之维”——“可复制”的普遍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许多困扰人的疑难问题,其中有一个就是“偶然之谜”.究竟什么是偶然性?它是怎样发生的?在系统演变的过程中,它的作用如何?它与必然性的关系怎样?人们在漫长的科学实践过程中,艰苦地思考着这些问题.在探索复杂性的现代科学的发展进程中,偶然性的问题又一次被突出地提了出来.阿尔文·托夫勒在评述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的理论研究成果时,特别指出了这样一  相似文献   

12.
在BCI-代数X中,把Q(X)={x∈X|0*(0*x)=0*x}叫做X的拟结合部分.讨论了它与X的G-部分和p-半单部分的关系,给出了Q(x)的其它性质.  相似文献   

13.
论时空尺度与偶然性及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然性和必然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传统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的、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它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是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的、持久的趋势;而偶然性是一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个别表现,属于过程的外部原因,只对过程的发展产生种种摇摆和偏离的、不居支配地位的、不稳定的和暂时的趋势。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耗散结构理论的问世,有关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作用的问题重新又引起了人们在哲学上的思索和争论。按照普里戈金的观点,当涨落迫使一个现存耗散结构系统进入远离平衡的状态并威胁其结  相似文献   

14.
在《博士论文》(指马克思在1839-1841年初撰写的博士论文一《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对德谟克利特必然性的批判和对伊壁鸠鲁偶然性赞誉过后,马克思通过实在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的理解,颂扬了“人的自我意识具有最高的神性”。这样,马克思“解决了一个在希腊哲学史上至今尚未解决的问题”,即揭示出伊壁鸠鲁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科学研究过程的社会心理探讨王宏一、心理驱力积累与激发对于科学发现过程中“偶然性”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有一种现象很难作逻辑方法和形而上学的还原,这就是科学发现的“偶然性”。对于偶然性的通常理解,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发现了未曾预期的、意外的现象或结果。偶然性...  相似文献   

16.
弘扬理性增进文明———费希特历史哲学简评梁志学文章认为,费希特的《现时代的根本特点》,是一部以分析其时代特点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哲学著作,具有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费希特在推导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过程时,对诸如一个时代的规定性、历史上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等问题作...  相似文献   

17.
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和方法论原则,是异常丰富的、发展着的体系。本文不拟全面地论述这一层次复杂的系统,而仅就其中的若干原则和方法,对于研究哲学史上的延续性与非延续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之相互关系的指导意义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千古之谜,犹如浓重的云翳,遮掩着人们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视界。历史上,那些突发的偶然事件,某些人物的偶然行为,往往起着推进或阻滞社会发展进程的巨大作用。因此,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问题,为历代思想家所关注。他们试图从中理出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但是由于割裂了两者之间的辩证联系,因此都无法得出科学的结论。有的人完全否认历史的必然性,过分夸大历史偶然性或个人意志的决定作用。实用主义者胡适认为,个人意志可以左右历史进程,“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帮。”  相似文献   

19.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在人们由浅入深地认识事物时发现并联系起来的,因而揭示它们的内在关系,也就是揭示范畴在人们认识秩序上所处的前后位置及其通过怎样的逻辑,把人们的认识推向深入。 现行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另一种安排是: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这两种安排有共同的特征,表现为:其一,两者并没有本质区别。我们总观这些范畴就会发现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是侧重于从静态、横向地考察事物,其它三  相似文献   

20.
学界关于谭嗣同之死众说纷纭,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近代史上的谭嗣同之死,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谭嗣同本人的生死观实际上决定了这种必然性。谭嗣同的生死观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灵魂不灭、无生无死和天命兆世。他认为生命轮回不。死,无生无死,以死为生,并深感于佛教中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言。这些都与谭嗣同本人的特殊经历及其深受佛教影响不无密切的关联。研究谭嗣同的生死观或许能为澄清谭氏之死提供一个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