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4000多词条中选择了约500条方言色彩浓的焉耆汉语方言词汇,分作“方言词”“借词”两部分。“借词”较少,排在了上篇。“方言词”较多,共26类。上篇有9类,下篇自第10类“身体”始,至“副词”,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如何利用方言词汇结合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给方言分区,一共举了三个例子,闽语的“鼎”字和“拍”(打)字以及粤语的“睇”字,指出词汇溯源的困难以及单用词汇作方言分区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汉语方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应该以词汇、语法为重点。”本文在全面调查分析内蒙古汉语方言词汇的基础上,总结出内蒙古汉语方言词汇具有七大特点:一、沉积着奇特的析音词;二、产生了丰富的语缀词;三、镶嵌着多样的重叠词;四、点缀着新颖的异序词;五、创造了多彩的特色词;六、继承了诸多的古语词;七、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调查研究内蒙方言词汇,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不仅有助于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也有助于汉语史和民族史的深入研究,更有助于语文教学和普通话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域外借词指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等诸语言在历史上从汉语借入的字词。域外借词数量巨大,保存了借用时代的汉语词义,是汉语历史词汇的活化石,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汉语词汇史、方言词汇和域外借词三者结合起来研究,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董绍克教授《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一书于 2 0 0 2年 12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汉语方言研究的又一力作 ,为汉语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 ,前人多侧重于语音的比较 ,一方面各方言的音位数量有限 ,便于归纳整理 ;另一方面由于有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主义语言学等成熟的方法可借用 ,因而成果迭出。而汉语方言词汇的比较研究的情形则相反 ,究其原因 ,一方面汉语方言众多 ,词汇数量庞大 ,词义纷繁多变 ,进行全面的梳理非常困难。另一方面 ,词汇与社会历史文化的联系最为紧密 ,因而词汇的研究需要非常深…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赤峰汉语方言词汇中的多义词词义的扩大和转移,词缀的特殊用法、各类方言词汇的来源三方面的具体分析,探讨赤峰汉语方言词汇的构词方法及规律。  相似文献   

7.
1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属于现代汉语方言北方方言区。根据《方言》1986年第3期《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稿)》一文的意见,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属于北方方言区的中原官话,乌鲁木齐汉民汉语属于北方方言区的兰银官话。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的词汇根源于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受影响于维吾尔语和其他汉语方言。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大同小异,它们彼此之间更是同多异少。和普通话比较,乌鲁木齐的这两支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清水河镇汉语方言属大北方话的西北次方言区,其语音系统、语法、词汇均有“关陇土语”之特色。  相似文献   

9.
论安徽方言词汇词形与词义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性变体。一般来说,共同语和方言,大都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就汉语的共同语和方言来看,差别最大的是语音,大方言区之间已经因语音差异而不能正常通话,如北方话与粤语、闽语之间。词汇方面,也是千差万别。即使在北方话内部,词汇也不完全统一。至于安徽方言,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属北方方言的江淮次方言,其余地带,有徽州方言,还有受吴语、赣语、湖北方言影响的地方语言,加上地理、历史的原因,安徽方言内部蕴藏着相当数量、极具地方特色的词语。这些词语形象、生动,别具一格。例如普通话“小孩儿”这个词,合肥人叫“霞们”“伢”,安庆人叫“小伢(nga)子”,桐城人叫“小伢积”,铜陵人叫“小伢立”,和  相似文献   

10.
所谓海南方言,是指海南岛以文昌话为代表的海南话,属于闽方言,不包括儋县的儋州话,崖县的迈活,也不包括儋县中和镇、那大镇、王五墟、长坡墟与崖县崖城,昌江县乌烈一带的“军话”,因为这些地区的方言属于另一种汉语方言。其次,所谓汉代方言词,是指汉代杨雄《方言》中所记录的方言。《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是汉语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章综合多种近代汉语及现代方言等语料,对蒲松龄短篇俚曲《俊夜叉》中“疔疮”(当作“疥疮”)、“得空”“创创”“一窝落”等文字校勘问题及疑难词语解释问题进行辨正分析,为《聊斋俚曲集》及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从方言词汇透视闽台文化内涵林寒生语言符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某种特定的民族文化总是把其具体的内容深刻地烙印在语言之中,“最明显的是表现在语言的词汇平面上。”①闽台方言是汉语方言中最为重要的一支。作为汉民族文化体系中具备诸多地域文化典型特征的闽台...  相似文献   

13.
由我院杨焕典教授主编的《广西通志&#183;汉语方言志》1999年10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130万字,定价150元。该书内容包括广西现有的六种汉语方言(粤语、平话、官话、客家话、湘语、闽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每种方言前有“概述”介绍该方言的历史、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4.
<正> 作为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分支的汉语方言,在传统语言学中被称为“殊方异语”。对于方言中的词汇的差异,早在汉代的扬雄就开始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他搜集了丰富的方言词汇材料,编纂了世界上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可以说是在这方面的一部力作。这部著作揭示了错综复杂的方言现象,开创了通过空间兼及时间研究方言词汇的范例。此后由于音韵研究的开展,人们比较重视历史语音学的探索,而方言词汇的研究就停滞在扬雄的水平上,很少取得进展。后来的方言学  相似文献   

15.
“打狼”释义范庆华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也就是说“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的”。①自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后,大量的北方话词语被普通话吸收,并作为基本的词汇单位,运用于普通话中。但北方话中至今仍有许许多多的生动词语,活跃在...  相似文献   

16.
汉语方言特征词属于比较方言学的范畴,是基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的横向比较研究而产生的。要深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必须在方言词汇宏观比较的基础上开展方言特征词的研究。从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提出至今,方言特征词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方言特征词的性质和范围上存在争议。存在的争议主要是由特征词的提取方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几十年来的调查研究,说明义乌方言对研究古代汉语、汉语音韵学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促进汉语规范化也有积极意义。义乌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方言既丰富又复杂,邑人常有“义乌十八腔,隔溪不一样”的说法。本文重点阐述了义乌方言内部的语音和词汇的差异,同时也记述了描写义乌方言的各种符号和十个单字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爬”“挠”“刨”“挖”等汉语动词的历时语义演变路径,以及现代汉语方言中有关的同词化多义现象,表现出{挖掘}(DIG)、{搔挠}(SCRATCH)、{攀爬}(CLIMB)三个概念之间较强的关联性。汉语历时语料呈现的语义演变方向为SCRATCH→DIG或SCRATCH→CLIMB,具有单向性。这种语义关联模式符合一定的语言共性,可以得到词汇类型学跨语言考察的支持,同时,可以根据汉语实际为词汇类型学增补SCRATCH→CLIMB型语义关联。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应该尽量让学生学好。在方言地区,无论是语音、文字、词汇或语法,因受方言的影响,造成一些学习上的困难。比如:由于方言里的同音字而造成许多错别字;由于方言的词汇与语序的不同,也会出现一些“你走过前(你先走)”、“我过钱(我付钱)”之类的文理不通的现象。至于语音方面,大多数学生习惯讲方言,受方音影响较深,学起来困难较大,要学好很不容易。因此,必须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使  相似文献   

20.
水城汉语方言同北方方言在语音、词汇方面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但作为地方方言,仍有不少自己的特点.水城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对照,声韵、声调等有差异本文在语音方面找出水城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异同,在词汇方面偏重于不同普通话的特殊部分,通过对水城汉族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比较,可以了解水城汉语方言是普通话在水城的地方变体.调查水城方言对汉语史的研究,对在水城地区推广普通话,对方言志的编篡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