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作弊破坏了考试的正常规则,通过对学生作弊原因、形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诚信教育、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改变教学和考试方法、加强考试管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等几方面有力对策来防范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2.
人事考试是选拔各类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权威、严肃、公平、公正的特性,整个社会对其都极为关注和重视.在人事考试中,考场作弊现象时常出现,直接威胁到人事考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如何防范人事考试中考场作弊现象,一直是人事考试中极为重视的问题.笔者围绕防范人事考试中考场作弊这一中心论点,先浅析了当前人事考试中常见的考场作弊手段,并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防范人事考试作弊现象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考试作弊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一大毒瘤,虽然各个学校都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有上升的趋势。本课题组经过调查了解,对学生作弊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自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生作弊的现象日益严重.本文就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分析其成因及解决途径,提出几点防治考试作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外学者(Moffaft,M.)指出:"在大学,作弊似乎像呼吸一样自然;作弊像阅读、写作、数学技能那样,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术技能。"高校学生作弊已经成为中外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对解决学生考试作弊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工作中探讨的热点。一、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建立培养学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作弊之事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危害至深,令人痛绝。人事人才工作直接与人打交道,直接关系人的切身利益,作弊会涉及更广,影响更坏,危害更大。在人事人才工作中预防作弊、反对作弊、杜绝作弊,是人心所向、社会所盼、公正所在,具有重要意义,尤显紧要迫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柯玛 《人才瞭望》2009,(7):24-24
中国是个考试大国,科举制度实行了1000多年,作弊和防止作弊,双方早就开始了拉锯战。道高或者魔高,此消彼长,作弊的技术在发展,防止的措施也在发展。一来二去,考官们对于如何防止作弊,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国家级考试作弊呈规模化、组织化、高科技化的趋势,作弊手段也不断翻新,甚至出现了与作弊有关的产业链,形成了所谓的畸形“考试经济”,严重威胁到国家考试的安全,影响了考试机构的公信力。因此.如何确保考试的安全和顺利实施,是各级各类考试机构面临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尽管不少高校三令五申,严肃考场纪律,并从严查处有考试作弊行为的学生,然而,考试作弊的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据笔者调查了解,在考试中有作弊行为的大学生大致有以下几种心态:  相似文献   

10.
从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看合作式教学改革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考试作弊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后让人头痛的事,如何打消学生作弊的念头,及如何将学习主动性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是高等院校一直在研究和解决的。浙江万里学院开展的合作式教学模式改革便是基于这一目标,在以教师引导学生主自学习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开展系列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刘吉斌 《人才瞭望》2007,(10):16-16
作弊与反作弊,由来已久,作为一种博弈甚至斗争,恐怕会伴随着人类社会始终。尤其是在人事工作中的作弊与反作弊,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尖锐。始于隋朝、终止于晚清的科举取士,有多少人因作弊人头落地,直至一二品大员,但可悲可叹的是仍有不少人“前仆后继”。雍正继位合法性问题,这也是历史上人事方面的一大悬案。更遑论古代山高皇帝远,有多少朝廷命官赴任半道上被偷梁换柱,抛尸荒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何菁 《人才瞭望》2009,(10):31-31
因为一纸定成败,自有科考以来,种种作弊现象就源源不断,奇招迭出。然而,在确保公平公正上,古代对科考作弊的防范、监管微细严密,让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3.
一、目前考生作弊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一)常规的作弊方法。1.夹带抄袭。这是最常见的作弊形式。一是将考试指定用书、复习资料直接带入考场,伺机翻书抄袭.二是将考试的重点内容微缩整理成小卡片、折叠链(戏称“手风琴”)藏匿带入考场,以便抄袭时目标更小。动作更隐蔽,使监考人员难以发现、收缴;三是一些考生直接把涉及考试的资料抄写在身体某个部位,个别考生甚至抄写在监、巡考人员不易或不宜检查的部位.以达到抄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监考     
一名年轻人参加职称英语考试。一进考场,他就喜滋滋地冲着两个上了年纪的监考人员轻声说:“叔叔,真巧,是您监考呀?”考试过程中,不管这个年轻人怎样作弊,两个监考人员都装作没看见。考试结束后,监考甲对监考乙说:“你侄子真机灵啊!”乙惊呼:“怎么搞的,难道他不是你侄子?”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持续键康发展的道德基础.而人才招聘中或多或少存在的一些作弊的现象.通俗的讲就是不讲诚信、不讲道德的行为,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打造人才市场一方净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6.
人事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是指参考人员、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及其他与考试相关人员违反相应的人事考试法规、破坏国家的考试制度和正常的考试秩序,损害人事考试公平公正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考试作弊现象日益严重,这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一种表现。为有针对性的解决该难题,本文以北京某211重点大学的大学生为例来调查研究考试作弊现象的特点和成因,从中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并针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我们听到了那么多有关作弊的消息,几乎每一次重要的考试,都加深着我们关于作弊的记忆,不知道是人们的道德水平越来越低了,还是我们的考试制度本身有问题,作弊与考试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考、中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考试、各类资格考试、成人高考……凡有考试,就有作弊相伴,作弊似乎已成“时弊”。  相似文献   

19.
所谓考试安全是指国家统一考试在保密、平稳情况下举行。考试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试题本身的安全,二是社会稳定。国家考试的严肃性、安全性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当前,各种考试作弊手段趋向组织化、高科技化,严重威胁着人事考试的安全。本文拟从人事考试的现状,分析当前考试面临的安全形势,进一步探讨防范考试风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朱奕 《人才开发》2002,(5):40-41
执业资格考试,让“南郭先生”靠边 2001年10月13日、14日,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南昌考场出现了严重的舞弊现象,其场面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镜头偷拍了下来,层出不穷的作弊手段让人触目惊心,轰动全国。 是什么让如此众多的考生铤而走险呢? 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外部的原因,那就是:执业药师如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