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年语文高考试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相一致,并且紧紧结合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试题不仅没有“超纲”现象,而且还原原本本地选用了教材上的内容。比如“填空”的第一小题是从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海市》一课节录的,“文言文标点、解释和翻译”的第二小题是从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送东阳马生序》中节录的。三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和虚词,几乎都在教材中出现过。例如;“走”“衣”在教材中出现十余次,“或”和“兵”出现五十余次,“是”出现八十次。“衣褐”中的“褐”,多数考生没有答对,而这个字在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  相似文献   

2.
修订本高中语文第四册《阎典史传》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军围城者二十四万,死者六万七千,巷战死又七千,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其中的“无虑”课本注解为:“无须计虑就可知道,即不会少于。”(见课本366页注⑥)显然这是把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撰《对高中语文若干注释的商榷》一文,对高中双册课本中的文言文的若干注释提出自己的看法。这里积多年教学所得,再对中学单册课本中的文言文的若干注释提出商榷意见,供编者和同仁参考。 一、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新编初五册《羽林郎》) 其中“徒区区”,课本注释为:“不过是白费心机。区区,指心,这里引申为心机、心计。”将“区区”作如是解,不妥。 “区区”在此是“款诚”、“忠爱”之  相似文献   

4.
<正>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鸿门宴》一课,关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一句,原课本注释为“‘王之’就是‘以之为王’”(301页);新课本注释为“‘王之’王,为王。之,咸阳” (306页);新三册课本“单元知识和训练”又说“‘王之’就是‘使他为王’”(297页)。这显然是三种完全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把  相似文献   

5.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把鲁迅的名作《狂人日记》选为范文,给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拟从思想意义和语言特色这两个侧面对《狂人日记》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往高考内容取材于课外的情况正悄然发生着改变。高考试卷越来越多地和语文教材相联系,例如2006年的浙江卷第一卷中的字音题就完全出自于高中语文课本;2005年湖北卷第16题的古代诗歌鉴赏材料——元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则取材于高中《语文读本》第四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第二个问题——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此题考查了考生关于修辞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第五课王力先生的《语言与文学》一文时,掌握了“整齐美”和“回环美”的概念,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相似文献   

7.
《魏风·硕鼠》是《诗经》中的名篇之一,现今的各种《诗经》选本、古代诗歌选本无一不选,全国统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也选录了这首诗。古今学者对这首诗都十分重视,著文亟多。但其中有些问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拟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臆说,以就教于各位专家。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有一篇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课本对文中“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一句中的“右丞相”没作注释,可能编者认为无注释之必要。而时雁行同志发表在一九八0年《语文学习》第十一期的《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一文中,对“右丞相”却作了解释。他说:《<指南录>后序》开头,文天祥自述道:“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讲授这句话,只要让学生理解,“丞相”是封建社会最高官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赤壁之战》一课中,有“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这样一句话。课本上对这句话中的“可以”注解为:“可以,即现代汉语的‘可以’。”(见课本270页注(13))笔者认为,这条注解是不正确的。“可以”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常用的字眼,但其含义则有所不同。不但古今含义有别,就是同样在古汉  相似文献   

10.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以下简称“课本”)的文言课文中,有两处出现“步走”这一词语:一处是高中一册《赤壁之战》:“操引军从华容通步走,……”(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另一处是高中二册《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卞,道芷阳间行。”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一九七八年四月出版、现在正在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选了鲁迅的重要杂文《三月的租界》。这篇杂文象匕首、投枪,直刺国民党特务狄克即张春桥的心窝,使他心惊肉跳。同时,也严厉地批判了“有人”的“田军不该早早地从东北回来”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指出:“……贯串整个诗歌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法,则应是反复朗读。”可是在实践中,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往往忽视诗歌的朗读教学,而只重视对诗歌艺术特点的分析。实际上编入高中语文课本的各类诗歌,与初中阶段相比,内涵深刻,形式复杂,意境深远,此时,朗读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下面仅以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几首古典诗歌为例,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介之使”,课本上注解为“一个使臣。介、个。”(见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233页注)有些选入这篇文章的名家注本也多从此说。如王伯祥《史记选》中就说::“遣一介之使,派一个使臣,介通个,单独之义。”(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史记选》273页注58)尽管如此,笔者不敢与同,现谨陈拙见如下与持“介”通“个”说的同志商椎。  相似文献   

14.
我感觉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中,似仍有个别注释不当或当注而未注者。今略陈管见,就教于专家、同好。一关于“伸颈”和“侧目”《口技》一文(见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在叙写了“善口技者”摹拟一家四口人的种  相似文献   

15.
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选蒲松龄的文言小说《促织》,文中有“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一句。其中的“被”字一向被认为是“披”的假借字,读“Pī”音。在教学中虽也“人云亦云”,但心里总觉不踏实。近期,翻阅了手头仅有的资料,今对此句中“被”的读音浅谈一下拙见。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本八三年秋季教材,新增选了三首唐人的送别诗。一首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见初中语文二册),另二首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见初中语文四册),是三首不同风格和情调的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一诗的作者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补秘书郎。后中博学宏词科,为汜水尉、江  相似文献   

17.
现行高中四册语文课本所选郭沫若同志《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象吴王桂那样首鼠两端的人,在初对于自成本有归顺之心,只是尚在踌躇观望而巳.”编者注释说:“首鼠两端,也作首施两端。比喻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首鼠、首施,都是首尾的意思。”这可说是无稽之谈。“首鼠两端”怎么比喻“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呢?“首鼠、首施”为什么又是“首尾”的意思呢?难道“鼠”和“施”都等同于“尾”吗?其实,“首鼠”是一个联绵词。所谓“联绵词”,又叫“连语”,是由两个音节组成,  相似文献   

18.
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第二单元有这样两道练习题 :第一 ,划分下列多重复句的层次……3、共产党人不靠吓人吃饭 ,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 ,靠实事求是吃饭 ,靠科学吃饭。 (课本 P72页 )第二、阅读下面两段话 ,并回答竖线右边的问题……  ……选择语言 ,选择那些明确朴素的 ,简洁浮雕的 ,也如同农民选择好的种子 ,那样才有希望使禾苗丰收。……(课本 P77— 78页 )( 6)“浮雕”一词原意是什么 ?在这里有何修辞作用 ?……  对第一题 ,人教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将复句的第一层次划在“吃饭”与“而是”之间 ,并注明是转折关系(…  相似文献   

19.
部颁六年制中学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有几条文言文的注释似乎值得商榷。 一、《齐桓晋文之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课本注:“[快于心]使心里痛快。快,使动用法。”详审文意,这里并不是使动义,课本释义不确切,也不符合语法界对使动用法所下的定义。使动用法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实行这个动作”(王力主编《古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搏一笑,因合纳斗盆。”其中的“顾”字,人民教育出版社80年代起出版使用的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必修本为第五册)都释作“但”,显然欠妥。“顾”作“但”讲,用以表转折。但“顾念”句与前文“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云云语意上已被中间的“少年固强之”句隔断,形式上更不构成转折关系的复句,并不需要在句首用表转折的词语来连接。这个“顾”当是实词,与“念”同义。《中华大字典·戌集·页部》“顾”字条注:“念也。《国策·齐策》:‘而不顾万乘之利。”’“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