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誉权作为最典型的非物质性人格权,其归属于权利主体的方式与财产权并无二致。在现代社会,随着人格权的商品化和责任形式的文明化,赔礼道歉、收回言辞等传统的人身强制和行为强制责任方式日渐式微,以财产强制为特征的金钱赔偿成为人格权最重要的救济手段。至少在责任法的层面,人格权与财产权实现了基本的统一,以金钱给付作为权利救济的最终依归。名誉权救济的财产性逻辑还表现在:名誉受损引致的财产性损害与尊严性损害本质上并无不同,实无区分财产损害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之必要,二者的同质性与关联性决定了它们必须被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相似文献   

2.
笔者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对校园学生人身伤害赔偿的范围及赔偿标准作以论述,认为校园学生人身伤害赔偿应包括财产损害赔偿、身体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以及学生受教育权的赔偿,为我国出台《校园学生伤害赔偿法》提供些许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行为系融合网络元素异化出的典型人格权侵权行为,包括损害后果实时型与损害后果非实时型。人格权禁令的引入为我国快速及时制止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行为创新了渠道,但《民法典》第997条关于人格权禁令的表述较为抽象,且未制定配套司法解释,致使该制度存在适用困境。基于此,针对该行为适用人格权禁令时,应明确申请主体一般应限定为权利主体本人,仅存在特殊事由时才能扩展至近亲属、法定代理人等民事主体;应明确人格权禁令与避风港规制没有先后适用顺序;在胜诉可能性和难以弥补的损害的认定上,应适用区别于普通侵害人格权案件的特殊审核标准;裁定生效的人格权禁令不会终局性地确定各方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人身伤害案件,是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时常遇到又难以回避的事实。一旦发生了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事件,如何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处理纠纷,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和正常教学秩序,则是校方应理性对待的重大问题。判断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案件中校方是否构成法律责任应从法律关系、归责原则、过错认定等方面综合解析。  相似文献   

5.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明确了高校在校生面临伤害事故需要获得司法救济时应当遵循的基本程序,也对法律适用的高校在校生的主体范围作了规定。因学校失职而出现的学生人身伤害和因学校违反相关程序规定而出现的人身伤害,学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由于学生个人的原因而引起的人身伤害,学校不承担责任,此时,学生不能够适用相应的司法救济。当学生和校方都不能预见并避免的重大伤害事故发生时,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不能归于校方。  相似文献   

6.
名誉权属于人身权范畴。我国《民法通则》第五章第四节对人身权作了专节规定,其中也规定了名誉权。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名誉权属于人格权的一种。本文主要讨论名誉和名誉权的性质和法律特征。一、名誉的性质和特征名誉,从字义上讲,是指个人或者集团的名声。《民法通则》没有给名誉下定义。关于名誉的概念,说法甚多。限于水平,本文不打算给名誉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名誉,通常认为是一定社会中对特定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的社会评价。名誉的性质是:1、对个人或社会组织的社会评价,体现了名誉的根本性质;2、名誉与人身不可分离,与…  相似文献   

7.
人身伤害物质补偿应包括财产损害的物质补偿和非财产损害的物质补偿。应以人身伤害造成的实际物质损失作为量化人身伤害物质补偿的方法;人身伤害造成的非财产损害的补偿应综合人身伤害程度、受害人的实际情况、伤者或死者与利害关系人的亲密程度诸因素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8.
试论医学技术进步对民法制度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民法造成强烈冲击。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信条被动摇,人格与人身不可分离的传统观念被撼动,人格权与财产权的界限逐渐消弭,人格权债权化、物权化打破了传统民事权利体系的构架。应更新民法观念,变革现行民法制度,以适应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9.
应用实验法,通过研究不同应对方式下消费者品牌信任和感知风险的变化,得到不同促销伤害危机发生后修复与消费者关系的最佳应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促销人身伤害危机还是在促销财务伤害危机中,积极承担责任并致歉的应对方式下消费者的品牌信任最高而感知风险最低,是最佳的危机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身伤害赔偿案件的数额逐年增多,给审判机关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人民法院判决人身侵权的加害人应当赔偿受害人多少数额的金钱才是公正的、合理的。这一问题的实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有关人身伤害赔偿法律的规范化问题。因此,从人身伤害赔偿的范围,人身伤害赔偿的标准及计算方法等几方面,对我国现有关法律应如何进行规范化构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