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编辑是随着报纸新闻的出现而产生的。在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一般认为出现于汉代。“邸报”本意谓“官邸奏报”。汉时已设有专门管理奏报的机构。负责使皇帝旨批与臣僚奏章上下通达。约类似于现代上下级机关的文件来往。到了唐代,不但专设进奏院,使中央机构与地方蕃镇互通消息。而且任命“进奏官”,负责抄报各种消息。世界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张报纸是唐僖宗光启3年即公元887年的一份手抄的《进奏院状》。纸质坚韧,从左到右竖书60行单字。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者向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该报出土于敦  相似文献   

2.
诸多资料表明,宋代凡是进奏院下发到各地的"文字"原则上都可以称为邸报,其称谓有"报状"、"进奏官报"、"进奏官报状",等等,本质上都是为了将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朝廷内外人事任免以及其它各种文件和指示传达到地方.同时,地方相关政务亦需向朝廷汇报,经过有关部门"批示"后再由进奏院负责转发下去.显而易见,这是宋代权力运作的重要侧面,也是集权体制的必要环节,一方面,地方官员从邸报可以了解一些朝廷动向和"施设",并加以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中央也能通过邸报从某种程度上控制和掌握地方政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政权中,地方长官入京朝觐天子,具有申明君臣之义的重要政治意义。具体到唐代,地方长官的朝觐行为在唐前期由州郡代表朝集使承担,安史之乱以后则由藩镇长官节度使承担。与朝集使不同,唐代节度使的朝觐并无明确制度规定,但“拜章请觐”是被大部分节度使遵守的一种政治规则。唐代节度使会出于罢职归朝、入朝为官、军功受赏、躲避祸乱、入京述职等原因请求朝觐。随着唐代中央与地方势力的此消彼长,节度使的朝觐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特征:唐肃宗至唐德宗时期表现为“不敢往,亦不敢叛”;唐宪宗至黄巢起义之前表现为“中外践更,出入跌用”;黄巢起义以后则表现为“称兵入朝,不由奏请”。唐代节度使的朝觐在这一过程中由恭顺之意异化为悖逆之举。  相似文献   

4.
宋代专卖制度变革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专卖制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专卖制度实现了由直接专卖制向间接专卖制的转变.这一变革反映和影响了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地方政府在直接专卖制下承担专卖品运销,分夺专卖利益;而在间接专卖制下则主要承担缉私、监管商人营销等,难以直接分夺专卖利益.中央从地方政府手中集中利权的重要手段就是吸纳商人在更多的经营环节中取代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职能演变的基本趋势是退出专卖商品的直接经营,转而维护专卖制度的运行,专卖利益不断集中于中央.与唐代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专卖系统相比,宋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5.
唐代进奏院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奏院”始于大历十二年,可追溯到周时“邑”,唐代进奏院位于长安城的“坊”内,授官情况混乱,在地方和中央之间起联络、勾通、中转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唐以后,随着藩镇设置的普遍化,地方三级制逐渐取代两级制并成为行政的主体,而国家两级制的残余形态——直隶州则成为地方行政的"孤岛"。通过对唐代地方体制的演变、直隶州的产生、直隶州的内涵、直隶州刺史的来源、直隶州设置目的等相关问题的探讨,可发现唐代直隶州设置的初衷是为了确保中央对若干战略区域的有效控制。由于中央对此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加上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中晚唐直隶州制度没能成为遏制藩镇势力膨胀的重要工具,却为五代、北宋消弭割据隐患提供了直接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集阅”指唐代科举制度中乡贡报名和资格审查的过程。“集阅”的关键文件是州府试后出具的“文解”,它分两种,一是由乡贡本人持有的“个人文解”,一是由朝集使(进奏官)举送的“集体文解”。乡贡每年十月二十五日在朝集使(进奏官)带领下到户部报到(后改为礼部),开始“集阅”。经过疏名检籍、公布板样、交纳家状、结款通保等一系列严格的审查程序,十一月发布“驳榜”。到这时,举子们才算完成了“集阅”,正式获得就试资格。  相似文献   

8.
奏销制度是清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央对各省的财务收支实行监督和控制的重要制度之一。奏销制度在清代曾起过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奏销制度的渊源及其在清代建立、完善、崩溃的过程,以及所起到的作用等各个方面,做一个深入的探讨,以期对清代的奏销制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奏销制度是清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央对各省的财务收支实行监督和控制的重要制度之一。奏销制度在清代曾起过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奏销制度的渊源及其在清代建立、完善、崩溃的过程,以及所起到的作用等各个方面,做一个深入的探讨,以期对清代的奏销制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永 《南都学坛》2010,30(2):31-34
唐代长安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是唐朝政治信息的发源地和集散地。所有来京的地方官员都想获取带有保密性的政令信息,而中央朝廷却要确保政令信息不外泄,从而构成了地方势力和中央权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对于长安城的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安史之乱将唐代社会分割成了两个不同阶段,唐前期中央保持着对地方的有效控制,唐后期中央式微,中央对地方控制效力大大减弱。这种中央和地方力量的互为消长情况,从长安城政治机构布局和官员活动空间的变化中得以体现,带有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性质的州邸和进奏院就是反映这一矛盾变化的一个绝好代表。两者在长安城中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它们在所有权、使用情况等方面的差异,不仅能够反映出长安城政治格局的变化,而且是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变化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对制度科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制度对社会运行、社会发展的作用,探讨了创建制度科学的理由,设想了制度科学的研究主题所涉及的7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包括制度形态与结构、制度功能、制度创新、制度关系、制度执行、制度评价及制度文明。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中的“退休养老金双轨制”一直被社会深为诟病,社会上要求取消“双轨制”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我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使得尽快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显得极为急迫和重要。本文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入手,总结当前我国退休养老金双轨制形成的背景、原因以及现状和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退休养老金双轨制逐渐暴露的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公正、贫富差距等问题,对废除退休养老金双轨制的主要困难和必要性进行了双向分析,在借鉴国外不同先进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一些对策性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为我国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投石问路,起到抱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真实,以达致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然而传统的辩论主义忽视了法官在发现案件事实方面的积极作刚,过于强调其权力的受制性,致使传统辩论主义难以达到发现真实的日的。而法治发达国家的民事诉讼一开始就强调法官在发现真实上的作川,注重阐明权的运用,并不断予以增强,同时,还从当事人角度强调真实义务,在法院和当事人两个方面配合发现案件真实,这就是协同主义。协同主义是对辩论主义的矫正,我国确立协同主义的诉讼观念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系统工程自问世以来 ,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 ,主要用来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现代企业管理涉及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 ,以系统工程的方法和观点把现代企业内部构成分为物流、信息流和人流系统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 ,更便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制度及制度变迁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所以 ,一个国家完善其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已被西方国家所证明。就是说 ,高速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完善的制度 ,缓慢的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一个不完善的制度。因此 ,我们应该完善我们的制度 ,以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6.
土司制度具有准封建性、准法律性,对封建中央王朝负有一定义务。它确认了民族风俗习惯、禁忌、族规、家训的合法有效,是封建统治王朝最终找到的统治少数民族地区最好、行之有效的政治、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7.
共享利益制度:一种新的企业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首先从企业制度的演变论证了共享利益企业制度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共享利益 ,分析了共享利益制度的形成基础是劳动权益与资本权益的统一 ,其基本原则是共同占有、权力共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以及共享利益企业制度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详细阐述了基于SDL和MSC进行通信软件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方法,结合GSM-R无线列调机车台做出了实例分析,并总结了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终身监禁制度是附属于死缓的刑罚措施,认为终身监禁制度的确立使得贪污受贿犯罪的处罚得以从宽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终身监禁型死缓的刑罚强度比死刑立即执行轻,比普通死缓重。终身监禁制度是一种针对贪污受贿犯罪新增的死刑措施,而不是死刑立即执行的替代措施。终身监禁制度是基于弥补贪污受贿犯罪刑罚力度上的空当而确立的。终身监禁制度的确立使得贪污受贿犯罪的刑罚变得更加严厉。  相似文献   

20.
浏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浏阳市为个案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积极性与素质均不高、人员待遇低、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等。结合浏阳市农业(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实际,分析了农业推广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促进农业推广体系有效运转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