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问题项亮一信贷资产质量问题,是银行信贷管理工作的核心。信代资产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信贷资金的营运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银行的整个经营目标乃至于生存。从目前我国专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现状来看,质量普遍下降,问题令人担忧。(一)信贷资产大量...  相似文献   

2.
放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保持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进行正常资金营运的前提保证。目前大量信贷资产的僵死呆滞,给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流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略论我国专业银行信贷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杜道洪一、我国现行专业银行信贷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缺陷我国专业银行信贷资产经营体制由“统存统贷”逐步过渡到了信贷规模和资金双向控制的管理体制,这种现行体制存在如下缺陷:1.信贷规模控制和资金控制的相互脱节,银行自...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城市金融学会“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研讨会于1994年元月12至15日在株洲召开。来自全省工行系统的5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建立和健全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机制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提出了不少富有见地的观点和建议。 一、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是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突出难点 代表们认为,专业银行要实现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困扰,无疑是一项巨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信贷资产质量不高已成为专业银行商业化经营的一个突出难点。  相似文献   

5.
国合商业“四放开”改革,直接影响到银行的信贷资金。因此,银行应加快自身经营机制的转换,强化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信贷资产良性循环,实现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三者统一,这是当前一项摆在我们金融部门面前刻不容缓的工作。一、专业银行要商业化、企业化。专业行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因此必须加快向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转变,按价值规律原则,在资金投向上要讲求效益,在使用上要产生效益,始终把效益作为经营  相似文献   

6.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之我见章文秀一、信贷资产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有银行信贷管理上的问题,也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问题的反映。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专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7.
向商业银行过渡应重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张梦蛟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现有的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国有专业银行要尽快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按现代商业银行营运机制运行。因此,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8.
略论如何提高工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张约翰随着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专业银行必须向商业银行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已摆在各级专业银行工作的首位。然而,工商银行也面临着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经营效益下降这一严峻的现实,它将严重地影响着工商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红 《江西社会科学》2002,(12):234-235
随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提高经营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已成为商业银行营运的重要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因素,诸如信贷资产质量不高、筹资成本偏高、资产收益率低等原因,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不佳,有些甚至出现亏损,不仅使国有商业银行失去生机和活力,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建设银行转换经营机制的对策周兰英,余秋林各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建设银行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机制,提高经营效益,使信贷资产在营运中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实现自我发展。为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城市金融学会于1995年8月29日至31日在信阳召开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研讨会,学会领导、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及论文作者参加了研讨,交流论文35篇,17位同志作大会发言.与会代表就银行信贷资产的现状、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的成因及如何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建立和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会议认为: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与银行经营效益不佳是目前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点,解决这个难点对于向商业银行转变和银行自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提出: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是我国经济生活中多种矛盾摩擦碰撞和不断积累的结果.从银行外部看,有企业认识上的偏差、约束机制的软化、经营效益的低下和行政干预的失当等原因;从银行自身看,有重贷轻存粗放经营、三级审批本末倒置、无序  相似文献   

12.
各项贷款是专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占全部资产业务90%以上,如何使每笔贷款都能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便成为专业银行经营的核心问题.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变,只有做到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有机统一,争取最大的利润,才能使银行获得生存和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信贷的状况却是:信贷资产质量下降,风险贷款居高不下,有相当数量的信贷工作者不能很好地利用贷款企业的财务报表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发展潜力,进而预测其偿债能力.所  相似文献   

13.
一、信贷资产质量的现状及其原因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其资产质量与经营成果息息相关.目前国外商业银行都十分重视资产的结构和质量,而且在管理上已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考核标准:在资产构成方面,各项贷款所占比重约为40-50%,逾期贷款约占各项贷款8%,催收贷款约占7%。而目前我国专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质量状况与这个标准相距甚远.据统计,目前我国专业银行各项贷款中约有40%是不良贷款,而企业所欠贷款中又有1/4是利息.信贷资金占压多、周转慢,严重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它的营业…  相似文献   

14.
专业银行信贷资金营运中的问题胡志敏,万晓霞,潘学锋近几年来,专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资金调控不力,自1993年中央整顿金融秩序,严禁违章拆借资金以来,专业银行特别是县支行的资金往来必须通过系统内上级行,不准擅自直...  相似文献   

15.
当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正在开展,其目的是通过采取不同的改革形式,重新界定产权关系,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然而,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由于存在只管资产的归属而不管债务的落实等情况,给银行信贷资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即专业银行在信贷资产总量明显增加的同时,也出现大量流失,信贷资产正面临“虚化”的危险。因此,专业银行有必要随着企业产权改革,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以确保信贷资产安全,防止信贷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6.
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但是,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过程中,各家专业银行目前都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亟待解决——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呆滞贷款、呆帐贷款如何处理,即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如何实现信贷资产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7.
加强信贷管理,克服资金风险,是当前金融领域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今年,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实行了信贷资产质量监控的信贷管理办法,经过实践证明,信贷资产质量监控制度不失为加强信贷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 一、信贷资产质量监控的基本涵义 所谓信贷资产质量监控,是指以信贷资金使用的安全性为中心,设立一组简明适用的监控指标,定期对有问题贷款占用总量、结构变化进行监测,通过监测信号,掌握信贷资产质量状况,进而针对有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使国家专业银行传统体制的积弊愈加明显,处于非常落后的境地!金融改革滞后已经使国有专业银行陷入体制僵化、技术落后、人才流失的被动局面。质量低下的金融资产,大量沉淀的信贷资金,近5000亿元的风险资产,远远超过其核心资本,与中国股份制交通银行、发展银行相比较,无论在经营管理、资产质量,还是在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形成强烈的营运反差!进入90年代以来,外资银行的登陆,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竞争,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不遗余力的全面干预,导致了国有专业银行难以实现自求平衡、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目标,向商业银行过渡步履维艰!而中央银行调控手段匮乏及专业银行自身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直未能完善,则是导致近几年来我国金融秩序混乱的深层次原因,也从反面说明了国有专业银行的体制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国有专业银行非良性运转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唯有进行彻底的商业化改革,依靠制度创新,建立现代金融制度,才能实现向现代新型市场经济的转轨,并极富竞争力地进入国际经济一体化大世界。  相似文献   

19.
国有商业资本营运决策研究梁经炜资本营运是生产、流通领域里的核心问题。资本营运的精明与否关系企业的兴衰成败。专业银行商业化后,国有商业要生存要发展j就必须积极探索国有商业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新的生长点──资本营运的科学决策。一、用普遍联系的“大市场”的...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信贷集约化经营的思考李莉李和平李四新信贷集约化经营可以理解为,依靠先进的技术设施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信贷资产效益,进而实现宏观调控所需要信贷增量的最佳规模,提高信贷资金的利用率,达到增加总体效益的目的。当前,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必须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