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带来数字社会工作的机遇与发展,与之相关的伦理问题亟待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对13名青年社会工作者的深度访谈,发现实践服务中的主客体双方共同建构了“数字—现实”的互动场域。数字社会工作可能带来隐私与保密、边界与自我暴露、多重利益冲突与数字不平等的伦理挑战。数字亲密与数字距离、数字权力与自主处遇、生存逻辑与服务逻辑等三方面的伦理两难影响工作者的道德实践,导致专业服务的主体性与行动选择的差异性。青年社会工作者需要增加对数字伦理的敏感性,批判性地反思数字技术,关注在地知识的生产与提升数字能力,以适应数字社会工作服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当前网红俨然已成为一种网络热门现象,青年是关注网红最为活跃的群体。网红现象对于青年价值观的培育是危机也是契机。网红现象体现了青年价值观的时代变迁,然而网红低俗化问题挑战着道德底线,甚至触碰了法律红线。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中国好网红,让中国好网红红出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周超 《现代妇女》2014,(3):208-208,203
正一、"全球伦理"的产生和特点"全球伦理"作为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议题,由1993年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提出。之所以在90年代初出现全球伦理这一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有两个大的时代背景,一是冷战结束后国际间的冲突纷争愈加激烈,其中许多冲突都是以宗教为名的;而是现代社会的道德水平不断衰落,道德滑坡现象在全世界普遍存在。全球伦理的提出,其主旨正在于强调基本道德的根本重要性,展示基本道德在不同宗教中的深层基础以  相似文献   

4.
全媒体是青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新时代全媒体迅速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链条不断革新。在此情境下,以媒体融合发展、壮大主流舆论为紧迫要求与实践指向,切实提升青年道德社会化实效成为时代之需。因此,需积极顺应全媒体发展态势,厘清全媒体视域下青年道德社会化所面临的困境,从传播主体建设、内容优化、方法提升、链条延伸等层面探索其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技术主导下的新媒体环境为美国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土壤,对青少年的道德思维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凯莉·詹姆斯等人依据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认为青少年在新媒体环境中存在三种道德思维方式:个人中心主义思维、道德思维、伦理思维,并据此要求父母与教育者应通力合作以促进青少年道德思维向更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6.
青年网络生活的道德支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在互联中实现信息的开放为本质的计算机网络,虽然为我们规定了互联互通的网络生活原则,但一些与网沉浮的青年在网络生活中的千状百态却严重远离这一原则,其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存在的网络病症表现必须得到关注。“尊知、忠诚、节制”相结合的道德要素的建构便是帮助青年根除网络病症,从而贯彻网络生活原则而给出的现实谋划。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今后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大学生成长问题是新时代的重要话题。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在勃发出公正、平等、开拓等新的道德的同时,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道德衰微[1],其衍生出的潮流文化向我国主流文化发出了挑战。本文基于当代典型的网红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进一步发现其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了主体性危机、精神文化、思维模式三个方面,针对网红文化的管理和指导方面,则建议应当由社会、学校、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构建文明健康的文化环境,为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帮助在校大学生面对网红文化更加全面、理性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8.
近五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青年的婚恋择偶观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2010以来的三次广州市青年发展调查数据显示,青年择偶观的变化表现为:重视道德、性格、感情等内在品质,也逐渐将"颜值"视作重要择偶标准;择偶观的性别差异明显,"郎才女貌"的传统择偶观依然存在;对网络择偶认同度不高,但对尝试网恋的态度趋于积极。  相似文献   

9.
服饰伦理是通过服饰这一载体,以一定的伦理现象或者伦理要求来规定人们的社会行为举止的,在具体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又是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评价来完成其外化规定的,其渗透于服饰心理、服饰审美、以及服饰社会制度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传媒以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及其作用与功能,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道德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社会现实发生巨变并对道德产生影响。新闻传播则以反映社会变动的现实为基准点,对人的道德产生导向作用。因此媒介伦理交叉学科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庞大的媒介伦理体系中,应怎样界定传媒与道德的关系呢·本文拟从传播学—伦理学维度思考,从而得出:传媒与道德的本质关系主要是指两个层面的东西。其核心即为:媒介传播的道德规律,具有道德属性的价值判断。一是媒介传播主体及其传播行为的道德,这被异化为传播的道德外化体系,二是媒介信息的道德价值,被异化为传播的内化体系,这两者共同建构着媒介伦理本质。  相似文献   

11.
高校青年辅导员群体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与时俱进,他们是新生代教育工作中的领军人物,但是,毕竟资历有限,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对其思想上的困扰。针对青年辅导员思想政治问题,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对于大部分青年辅导员来讲,他们心理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其次,由于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造成了很多人群的道德缺失,其中不乏一些青年辅导员;再有,就是教师的理想与信念有了偏差。  相似文献   

12.
道德需要与道德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代青年道德需要不足是其影响道德行为发生的根本原因。这种不足导致了青年道德选择的偏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分离和道德行为的动摇。激烈且无序的竞争和高诱惑的社会生活环境,道德付出与道德回报的悬殊,道德信仰和道德榜样的匮乏以及当代青年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认同不足等是他们道德需要不足的社会历史背景及主要原因。培育当代青年的道德需要,是改善他们道德行为的关键。而倡导道德信仰、树立道德榜样、改善社会道德环境和坚持社会主流道德价值引导是培育青年道德需要的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3.
李培  曹薇 《现代交际》2010,(10):52-52,51
伦理学研究中善恶问题历来为各家道德学说所重视,从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区别出发,分析人性善恶问题的道德判断与伦理选择的各自规定,以恶为人性分析的切入点,深刻揭示和研究关于恶的本质及其方法论意义,将为理论和实践超越“善恶之辨”,构建有现代意义的伦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伦理是指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遵循的各种道德准则.凡是在参与者达到两人或两人以上的活动中,伦理就不可避免.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明确地指出:"没有文化之外的制度,更没有无道德维度和伦理基础的制度,且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并建立在一定道德伦理基础之上的制度规则,才会具有现实的约束力,才会为经济增长提供充分激励."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伦理经济学的产生为背景,对伦理经济学视阈下的企业家道德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描述了企业家的伦理道德的表现与行为,以及企业家优良伦理道德表现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6.
网络伦理的困境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伦理是网络社会良性运行的必需条件,但网络社会的虚拟性、无序性,上网者的网络道德特征以及网络伦理的自律性特点,使网络伦理存在生存困境,我们必须增加网络道德实践,更新网络道德模式,促进虚拟道德向网络道德的回归,推动网络伦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空间技术的发展涉及海陆空三个空间的技术,甚至可以扩展到四维空间技术,整个技术的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空间技术的发展现状比较明朗,一般具有前沿性、先进性、高投资性等。空间技术发展遇到的伦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公共关系、人权以及保护生命安全三个方面的内容。且该内容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征,是各个国家需要引以为戒的空间技术发展伦理问题。因此,文中以此为契机,提出了空间技术发展优化措施,逐步解决空间技术发展中遇到的伦理问题,包括制定相关的技术应用法律规范,完善空间技术研发的制度,以道德约束空间技术发展的内容。另外,空间技术的发展仍然涉及伦理问题,这是科学技术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本文研究的关键,本文从论文问题本身入手提出了空间技术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道德资本是维系科技期刊发展生态环境的有效保障。在21世纪,以道德资本建设为契机,弘扬科学精神、恪守科技伦理和道德准则,增强科技期刊发展的和谐效应,能够推进科技期刊的发展。运用和激活道德资本提高人文科学素质,奠定科技期刊发展的人文基础、科技平台基础、创新基础的和谐生态环境,是办好科技期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直播的盛行,网络直播中慢慢凸显出一些伦理问题需要引起关注。主要表现为直播内容杂乱,网络直播容易诱发群体性事件,"网红"效应影响青少年价值选择。其原因主要是相关的法律监管不到位,直播平台对一些违规直播内容采取放任态度,网络主播和网友的道德意识淡薄。对此,需要各方面相互协调,解决网络直播中的伦理问题,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0.
浅谈当代青年的文化心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上,表现出二维本位的价值取向,即功利与道德评价互构。青年的价值观是青年以自我需求的价值生活经验为基本积淀、内化而铸成的一种观念形态。它在青年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居核心地位,起着指导青年的价值活动,调节和控制青年的情绪、兴趣、意志和态度的作用。不可回避的是,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它包含政治、经济、审美、职业、婚恋、道德等价值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