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城市论坛2007年北京峰会”上,玄武区提出的“南京和谐社区的幸福指数”做法,被正式确认为“2007年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全国十个获奖者之一。这既充分肯定了该区在和谐社区建设上取得的丰硕成果,更为和谐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现在,让我们进一步走进“幸福指数”的发源地——锁金村街道,一同从细微处去感受街道居民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南京市锁金村街道,“幸福”的气息无处不在。随着一部“幸福指数”评价标准的出台,锁金村街道在全国率先将人们的生活感受与政府工作绩效挂钩,将百姓的满意程度与和谐社区的建设挂钩,真正实现了政府从行政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 从本期起,本刊推出《解读“幸福”锁金》系列报道,与读者一同感受和谐社区、幸福锁金的魅力,从锁金的实践中领悟“幸福”与和谐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对自我认识的一次重大提升,与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所理解的抽象的人不同,以人为本的"人"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是类、群体、个体三重存在统一的人,只有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才能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思想中“人”的概念应该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一个具体性的概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统一性的概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主体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张文城 《社区》2014,(25):30-31
近年来,浙江省建德市以建设“美丽和谐幸福新建德”为目标,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建德特色的社区建设之路。随着惠民利民服务不断优化,居民满意率连续六年达到95%以上,城市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的重要体现;明确指出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走出若干理论认识误区;着重提出"国民幸福指数"是全面衡量和谐社会的最重要指标;初步探索"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原则,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深刻体现和充分运用。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隐含着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持续和长远发展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民主政治体障;实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价值要求;创造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和自然环境要求;提升人的素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手段;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人的发展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8.
“人的活动”论证是亚里士多德基于对于灵魂“有逻各斯部分”的整体观点的。它与“实践”论证一道构成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是灵魂有逻各斯部分依照德性的实现”核心阐释的论证。“人的活动”论证整体地通过灵魂的思想能力和实践性的感觉-行动能力从“能(潜在)”到“实现”的生成运动来说明这一核心阐释。通过把这种“实现”阐述为“灵魂的实践的生命”,通过把这种“实践的生命”与一个“认真的人”的生命,把这个生命与他的“做得好”的德性联系起来,亚里士多德合理地阐明了整体地理解为“人的活动”的“灵魂的实践的生命”的那个善就是幸福,它的“实是”或“是其所是”就是灵魂的能力以一个“认真的人”的那种“做得好”的方式——即德性的方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在体育发展进程中促进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主体对体育的需求。从体育运动范畴解读以人为本的内涵、发展和途径,也就是进行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体育学解读,是完全符合体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精神的。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强调,对人的全面发展所给予的重视,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给予了愈来愈多的注意.得到越来越多的探讨.随着讨论的深入,原来看似清楚明晰、不证自明的理论看法,也开始出现歧义,出现问题,出现争论.这是理论研究的科学发展所致,也将进一步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以及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认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的生存、发展,以及对自然价值和自身价值认识的深化等三方面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其次.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自觉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是21世纪的重要主题,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双“慧眼”,是人类改造世界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二者相互契合,相辅相成,共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源与精神支撑,并形成其得以实现所需要的境界。倡导科学精神,高扬人文精神,这是21世纪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3.
追求现实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之初,江泽民提出了实现现实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而且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新概括;现实社会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在上述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得出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4.
新发展观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 ,把发展看成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社会———自然三位一体的全面发展 ,这种新发展观的本质是人的可持续发展 ,人的发展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 ,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 ,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界定。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当前,我们党提出了和谐社会理论,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作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蕴涵了极其丰富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16.
“斯芬克司之谜”的核心是“人是什么”的问题,即人的本质问题。要正确界定人的本质,首先要走出西方人学的误区。其次要走进马克思,深耕文本,充分挖掘马克思的思想,尤其要重点研究“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思想。再次要澄清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三个命题的误读。究竟如何界定人的本质,诸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出现了社会本质说、双重本质说、三重本质说、四层结构本质说、社会性实践本质说、整体本质说等不同观点。人的本质既没有先验的预设,也没有最终的完成,而是总在途中。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历史生成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这就是“历史生成本质说”。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互为前提和互为表里的相关性论点,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背离了这种发展观就会给人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充分认识到这种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来,其目的是追求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现阶段的中国化及其内涵的部分实现。  相似文献   

18.
“人的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于其所有思想的一条红线。他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人的发展必须有物质基础、制度保证、精神诉求及其实现的途径等多方面的要求,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发展”理论,并始终把推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他和中国共产党追求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应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是崇尚和谐的社会,但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既要从传统思想中吸取有益的思想成分,也要避免受传统和谐观中的一些消极落后因素的影响。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和伦理道德体系,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正是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影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不利因素.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是在这个矛盾凸显期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现实有效途径,并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