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刚 《学术交流》2007,(11):33-36
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以自然无为的思想逻辑主线为切入点,把人生的幸福看作是一个效法自然的过程。他们提倡重身贵生,顺应自然,对人的生命进行积极关怀;提倡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追求人的精神愉悦和自由;提倡不悦生恶死,超然面对死亡,让人不拘泥肉体的束缚而获得自由和快乐。对先秦道家幸福观从个体维度、社会维度和精神维度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并合理扬弃,就可以凸显其现代价值:要重视人的内在精神追求;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舍得     
舍得舍得,寓意深刻: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欲求有得,先学施舍。舍舍得得、得得舍舍就充满在我们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演绎着成功和失败的故事。舍得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艺术,舍得,得舍,何得?何舍?刚者则柔不足,柔者则刚不足,勇者必戾,智者必诈,世间万物,芸芸众生,无有完美,对应其优点必有缺点。舍弃与得到之间的利弊用什么权衡?造化弄人,舍得间是痛苦并快乐着。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夫妻性生活和谐和美满,这是一门艺术,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这里仅从社会学这个角度提出几点: 第一,情感共融是夫妻性生活和谐的前提与基础。所谓情感共融是离不开“心心相印,彼此相爱”。这种相爱应包含要尊重对方的自由;彼此照顾与扶持;彼此分享喜乐忧伤;彼此要有高度信赖感。这就是互相关切、彼此满足,使你感到他(她)的生命即是你的生命,你的生命即是他(她)的生命。精神上这种融合一体,自然会促进着肉体上的亲密和谐。肉体的愉悦程度取决于心灵的愉悦程度,心灵的愉悦程度越高,肉体的愉悦程度也就越高。精神关系与性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夫妻性生活是一  相似文献   

4.
百合系指女性之间的纯精神性爱恋,是日本动漫独有的题材,其渊源深深植根于日本文化的"物哀"与"知物哀"传统中。百合现象对"物哀"的契合与发扬可以从三方面论之:百合之爱是一种"本然的人情",虽有悖德之嫌,但符合"物哀"对自然本真感情的认可;百合之爱是纯精神性的灵之爱,发扬了"物哀"中重精神、轻肉体的一面;百合之爱既体现了"物之哀",也体现了"事之哀",符合"物哀"理论所提倡的双重审美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5.
1862年,西周曾作过一次关于西方哲学的讲演。此外,津田真道也最早对哲学产生了兴趣。首先亮相的是进化论哲学。加藤弘之是日本创立自己独特哲学体系的第一人。他将自己的体系建立在一种否认神的创造的进化论之上。他认为生物进化依次包含着肉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进化,而生存斗争则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激发人前进的原动力,它使一切行动成为一种享受的过程。只要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兴趣,那么学习数学不再是被动的、枯燥的、痛苦的而是自觉去追求并努力发现数学之美的快乐旅途。  相似文献   

7.
正她被称为"行为艺术之母",用身体作材料,打破精神和肉体的桎梏。她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她居无定所,四海为家。她的根永远都是欧洲那久经战乱的一隅——前南斯拉夫,她的童年笼罩在军事化管理的阴影下。她经历旷世传奇的爱情,她挑战身体和精神的极限。她的作品癫狂、痛苦、奇幻、令人毛骨悚然又过目难忘。她和骷髅睡在一起、她将待发的毒箭指向自己的心脏、她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中外不少佛教研究者都认为佛教主张无灵魂。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本文想以研究者们经常援引的《那先比丘经》(以下简称《那经》)为对象探讨一下其中所反映的灵魂观。灵魂观念产生得很早,还在远古时代,人们不了解自己身体的构造,对一些生理现象、精神活动无法解释,他们不把人的思维与感觉看作是人体固有的功能,而把它抽象为一种寓于肉体内部又独立于肉体、可以自由活动的神秘的超自然存在,并由此产生灵魂不死的观  相似文献   

9.
7月11日晚,"双料影后"周迅现身海信广场除了电影,她仿佛是时尚界的宠儿,身黑色简约打扮,扣上一顶俏皮的帽子,仿佛比起之前更快乐了些,那是一种很难具像形容的快乐,从表情、到声音,以至到形体的语言都看得到快乐的影子,和影后的头衔无关,也不仅仅是因为爱情的甜蜜。或许正如她自己说的,经历越多,人的思路越宽广。  相似文献   

10.
杨剑锋 《社科纵横》2009,24(10):104-106,115
陈三立、陈寅恪父子对严重的民族文化危机有着清醒而又极其痛苦的认识。陈寅恪秉承陈三立以传承、保存中华文化为己任的历史重负,处处维护中华本位的传统文化,对全盘西化之思潮持抵制态度。同时,陈三立的气节也对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著名观点的形成产生了极大影响。父子二人共同承担起中国文化“托命人”的历史重担。  相似文献   

11.
马丹丹 《社会》2010,30(1):205-235
本文回顾了“诉苦”的中国经验,以诉苦文类涵盖丰富的诉苦文本,意不在诉苦本身,而是透过诉苦的权力谱系开展民族志批评,指出诉苦权力塑造的主体性包含的被占有支配能量,吸附了庶民研究者与主体欲望同构的缓冲地带。尽管如此,由于民族志批评者的寄生性,诉苦谱系的节点拆解了封闭的现代性寓言,苦痛的延展使得属下呈现出差异性、延迟性的庶民性裂痕,从而揭示知识分子“中介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秦俑雕塑与秦人的务实作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静 《唐都学刊》2010,26(1):53-58
秦俑雕塑具有整齐有序、壮观磅礴的外观气势和细致入微、严格写实的细部特点,秦俑雕塑对于整体气势的塑造与局部细节的把握恰到好处,使观者在壮阔的军阵中欣赏到精微细致,在宏大的场面中看到了个性差异,在统一的群雕中见到了复杂的性格,很好地减弱了整体雕塑群的雷同感,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秦俑艺术不论是从宏观上看整体,还是微观上看个体,均反映出严谨刻板、一丝不苟的特点,这与秦人一贯认真求实的作风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丁世鑫 《唐都学刊》2005,21(2):96-100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个体自由问题。他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自由与和谐、自由与理性和自由的辩证法。在他看来,和谐、理性实质上都是对人的生命欲望和自由意志的控制与压制;人们一方面渴望并追求自由,另一方面又承受不住自由所带来的重负,由此引发自由与苦难、少数与多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狂:泰州学派的审美归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文放  童伟 《求是学刊》2006,33(3):115-119
泰州学派发扬光大了王学“狂”的本色。创始人王艮以“大人造命”开拓主体自由的审美心意;颜钧的“制欲非体仁”毫无忌惮地承认欲望之美;何心隐的“育欲”与“寡欲”则转向实践乌托邦社会理想的狂热情感。“狂”围绕着主体心、性、情、欲的觉醒、生长这一核心发生变异、转换和断裂。“狂”是放纵感官享乐的欲望结构与渴求理想实现的情感结构之间生成的张力。  相似文献   

15.
祝菊贤 《唐都学刊》2005,21(5):125-127
在工业化时代,人性的不和谐首先表现为人的感性欲望与精神追求的不和谐。工业化及现代科学技术使人内在的时间体验被压缩,人性更多地倾斜到外在感官欲望的满足和享受之中。人类物质消费欲望无止境地增长,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许多社会的不和谐。审美在人心灵最深处滋养和培育一种对别人生命、对万物生命的同情、怜惜和大爱,它能培养人的生态意识,使人以一种音乐的心境与他人及万物和谐相处。高科技时代,人性的不和谐还表现为理性过分压抑感性,使人成为思想的机器或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而审美教育是造就心智和谐的一代新人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刘明艳 《唐都学刊》2012,28(4):42-47
1840年柏林时代的马克思在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中"读到了从一切中分离、分割的近代原理(chōrismos)",开启了经由某种结合获取个人自由的奋争之旅。循绎着马克思的思想踪迹会发现,当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成为当代人类生存不可超越的一段宿命时,或许我们只有从青年马克思自由哲学所昭示的实践智慧——现实的单个人何以自由、在哪里追寻自由、依凭什么而自由、谁之自由中获取精神滋养,在当下全面物化中继承发展马克思的自由事业。  相似文献   

17.
Positive aging may be more dependent on spiritual well-being than physical capacity. Understanding the spiritual perspective derives from the dichotomy between the perceptual and the spiritual realms of human awareness. Awareness of spiritual process in relationship to positive aging may also offer counseling addition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cluding: a balanced perspective on life issues, a sense of humor,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internal strengths, and resources for growing through life losses and crises, and compensation skills that focus on current capacity and chosen pathways rather than dwelling on lost abilities.  相似文献   

18.
“红色经典”现象与大众文化认同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妮娜 《唐都学刊》2005,21(3):103-107
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化转型进程中的"红色经典"改编热,除折射出了国人对信仰缺失、人心不古、道德淡化的消费主义时代的失望和不满,以及为解除精神困顿和信仰焦虑而产生的对英雄、崇高、理想的精神需求外,更重要的是,透过政治话语的参与和大众审美文化对红色改编的关注,发现国人在全球化进程中日益显现出的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Positive aging may be more dependent on spiritual well-being than physical capacity. Understanding the spiritual perspective derives from the dichotomy between the “perceptual” and the “spiritual” realms of human awareness. Awareness of spiritual process in relationship to positive aging may also offer counseling addition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cluding: a balanced perspective on life issues, a sense of humor,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internal strengths and resources for growing through life losses and crises, and compensation skills that focus on current capacity and chosen pathways rather than dwelling on lost abilities.  相似文献   

20.
刘党库 《唐都学刊》2012,28(5):12-15
以王宏撰两次理学答论为主要线索,以理学范畴的逻辑先后为次序,分别从本体论和工夫论两方面加以探讨,可以发现王宏撰理学思想之真趣。王宏撰理学之本体论属理本论。就理气关系而言,他认为“理气本一”,反对“理能生气”说。工夫论方面,着重探讨了王宏撰的“格物”论。其“格物”坚持朱子“即物穷理”说,反对“格去物欲”说。王宏撰是明代关学学人中既坚持朱子而又修正朱子的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