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政治社会转型,分离主义思潮泛滥,使台湾青少年的政治认同呈现疏离化倾向.增进台湾青少年的中国认同应从多方面着手,应当营造良好的两岸交流交往的大环境,加强两岸青少年在各方面的交流,促进两岸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2.
台湾问题之转机与出路在于 ,台湾当局应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调整过时的“戒急用忍”政策 ,回到“九二共识”、承认“一中”原则、重启协商机制的轨道上来 ,并以“先易后难”的务实原则 ,优先发展两岸经贸技术合作 ,以化解两岸对峙僵局 ,纾解台湾政经危机。  相似文献   

3.
试论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认同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关系理论一直忽视认同问题,晚近兴起的建构主义主要从国际层面分析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变化,对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甚少涉及。由于国家发展不充分和国际社会中认同霸权的存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双重的认同危机。这些国家必须争取时间在发展中获得所需的内外认同,即用发展的手段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台湾军队的国家认同,指军队组织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一命题的整体态度:认可,回避,还是反对。深入研究台军国家认同问题,有助于我们适应台海形势新发展、提高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的针对性;有助于加强和平年代我军战斗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更深入揭露和批判所谓"军队国家化"的实质,坚定我军官兵拥护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立场;有助于我们丰富马克思主义军事政治学理论,构建中国特色的军事政治学。  相似文献   

5.
自公共行政学科恢复设立以来,公共行政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其它的社会科学分支相比,已有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应有的学术影响与广泛的社会效应,难以在学术共同体内获得广泛的认同。究其原因,主要是本土化研究不足、研究问题的空疏性,以及研究方法的不规范,致使公共行政的研究难以产出具有较高学术品质的作品。公共行政的学术共同体必须充分认识既有研究范式的负面影响,提高研究作品的质量,力争使公共行政研究步出初始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国家认同是国民对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产生的归属感。在客观环境和主观操纵的双重作用下,“国家认同”逐渐成为港台两地同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问题。考察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现状,不仅能够检视“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的效果,而且由于港台两地存在的诸多相似性,有助于我们了解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状况并预测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8.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政治文化基础,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迁所引发的体制性危机、群体性危机、文化价值危机、合法性危机等危机是改变、重塑国家认同的重要诱因.同时国家认同危机也是地域主义得以兴起的重要因素.现代化进程中地域主义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在利益结构、制度化水平、现代政治观念体系等变量因素的作用下,地域主义将从分离性认同转变为归属性和功能性认同,从而与现代国家认同的建构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一系列社会现象或事件引起的广泛道德争议,凸显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价值冲突及其认同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道德失范、道德冷漠等道德困境。重建道德价值认同、走出道德困境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强制性地划清个体情感、意义价值与社会规范价值的边界,建立规范价值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形成社会规范性价值共识,为个体生活提供公正的社会秩序;二是个体保持清醒的价值理性,依靠文化自觉,为自我的生活价值和生命意义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建、湖南与贵州三省1735名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滋生自杀意念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的重要表现,而先赋性社会网络与自致性社会网络能有效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中面临的“扭力”,为其遏制自杀意念进而防止自杀行为提供双重保护;而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滞后性”与对市民身份认同的“超前性”之间的结构性张力对其自杀意念施加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身份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与自杀意念之间的负向影响起着路径截然相反的调节作用。因此,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实现社会网络结构从“先赋性社会网络”到“自致性社会网络”的转换,并通过加快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与其市民身份认同的“同步性”,消除两者之间的结构性张力,是有效遏制其滋生自杀意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政治认同是政治合法性的一个主要来源,关乎政权稳定,政策实施。政治认同也是政党、派系、国家政权、组织机构、施政理念等得以存续发展的基石。为回应现实关切,从政治学、传播学的双重视角解读了网络时代的政治认同的变化。在厘清政治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尝试着梳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政治认同的异同及其变化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当今网络环境下面临的政治认同危机,以及这种危机所以出现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灵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当代大学生受其成长的文化背景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提升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以自觉主动的态度去面对全球化语境,在积极的适应中理性地建构自身的文化认同,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道课题。  相似文献   

13.
民族体育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民族体育的自我意识,是对民族体育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把握,它关系着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发展.但是,目前出现了民族体育文化认同危机,人们对民族体育文化认知出现了隔阂,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评价趋于两级分裂状态,进而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工具色彩的增强和情感的淡化,传承链逐步开始出现断裂.因此,应该对民族体育文化认同进行重构,充分挖掘民族体育的现代价值,重塑民族体育文化的自信.  相似文献   

14.
人的认同是人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手段。认同的主要形式是生产和消费。其中,消费成为最为强烈且最为直接的途径。然而,人毕竟不是消费的动物,过度依赖消费认同达成与他者的区分会导致炫耀性消费和符号消费,结果是人受货币与符号奴役。消费认同非但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还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这便是当代大众认同方式的危机。马克思曾指出人的生产劳动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人的生产活动才是反映人本质的实践形式。因此要消解认同危机,必须正确认识消费认同形成的根源,重建大众的消费批判意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建构合理的认同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价值多元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急剧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出现了许多认同危机,特别是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然而,核心价值认同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和文化因素。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和潜在力量,因此,考察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的表现形式,分析产生核心价值认同危机的原因,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塑大学生价值认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台独"势力的增长已成为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现象,而在这一现象背后反映着台湾社会在"国家认同"问题上的深层次危机."台独"势力图谋"法理台独"的行为所带来的台湾民众在"国家认同"上的混乱,已成为中国和平统一之路上的重大障碍.<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既是以"合法"对抗"非法",而且对台湾民众的中国认同有着正式的规定性、引导性以及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7.
台湾社会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具有歧异:以国民党为代表的泛蓝阵营认为台湾文化属于中华文化的范畴(仅在李登辉主政时期出现过混乱);以民进党为代表的泛绿阵营则认为台湾文化已超越中华文化的范畴,"中华文化只是台湾文化众多组成元素之一";"台独"顽固分子甚至故意抹杀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认为台湾文化是"新生文化";另有一些人认为,文化与政治、与民族认同是两回事,认同中华文化不等于认同"中国"、"中国人",更不等于认同"一中原则"和"两岸统一"。总体来看,国民党、民进党都对台湾文化有"自身特色"和"优越性"不持异义,但在总体认知上还是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18.
关于网络技术与人的自我认同之间的关系,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的视角表明:网络自我认同危机问题的出现,建立在独特的网络行为的基础之上,并具体表现为网络依赖、网络综合症、网络空间角色混乱、交往中的信任危机、自我价值的否定,等。网络自我认同危机的基本特征为:多极主体性、非常规人际互动性、非信任性。鉴于自我认同危机在前现代社会隐匿而在现代社会凸现的发生发展特点,网络自我认同危机根源的实质在于,在网络社会情境中,人的自我恒常性(稳定性)与适应性(变化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相似文献   

19.
农业院校学生的学校认同危机及化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认同是学生对学校价值观等精神文化的认可而产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农业院校学生对本校认同危机的具体表征主要有:方向感丧失与定位的偏差、对教师权威的怀疑以及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等;影响学校认同的相关因素包括学生个体、学校内部、学校外部环境;学校应开展心理辅导、增强学术氛围、丰富实践活动、实施典型示范化解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的普遍推广,文化多元主义的不断兴起,世界霸权体系的去中心化和政治分裂的碎片化,多民族国家出现了诸如多元文化认同、多元价值认同、多元政治认同和多元身份认同等多样化认同形式,导致多民族国家面临严峻的国家认同危机,这主要缘于异质文化的互斥、民族认同的强化、经济发展的失衡和国家构建的滞后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