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当我进入憧憬已久的大学时,对大学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但又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是怎样的。庆幸的是,辅导员焦学峰给了我很多指引。在他的支持与激励下,我度过了三年充实的大学时光,也学会了规划自己的未来,并对未来满怀期待。记得第一次见焦老师是在新生报到之时。当天天气不好,毛毛细雨中,我在报到即将结束时才赶到学校,又花了点时间找到自己所在学院和班级的接待处。那时,接待我的人中就有焦老师。他脑袋圆圆的,身材有些发福,  相似文献   

2.
如果没有进那个中专学校学一技之长,也许我还在为生计而奔波,如果当初我没有那张电子商务助理中级证书,恐怕我还要到处投递简历……就这样人生因某种抉择而改变。目前,我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但我知道,要把工作做得更好,就要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这样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虚拟偶像”的发展从1.0时代过渡到3.0时代,逐渐突破二次元“圈地自萌”的状态,为主流媒体和大众所接受。数字技术赋能、粉丝参与打造了虚拟偶像的人设,以网络直播为主要营业方式的虚拟偶像与粉丝建立了情感并通过超真实的类人际互动长期维系,他们以更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不断圈粉。文章聚焦由字节跳动和乐华娱乐联合打造的虚拟偶像女团A-SOUL,通过参与式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探讨社交媒体时代虚拟偶像的人设塑造与粉丝的情感维系路径。研究发现,粉丝通过结成趣缘群体形成圈层的凝聚力,继而对偶像施加影响。粉丝群体不再局限于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明星粉丝,转而变成产消者参与到虚拟偶像的人设构建过程中。粉丝与虚拟偶像的情感维系则有赖于偶像活动与团队的运营,并通过粉丝二创、Cosplay等情感劳动的形式来完成,但是背后不同力量的结构性矛盾使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晦暗不明。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10,(25):79-86
“当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走了怎么办呢?”“亲爱的,那就停下来,看看全局!” 当局者迷。 国象就如同生活。停下来,站得远点。 停下来看看,看看自己还有什么子儿,对方还有什么子儿。 我们都说“学国际象棋是启智”,那么什么是智慧呢?  相似文献   

5.
新学期又来临了,有的同学升入高年级,有的同学面临实习……总之,他们都为自己的新学期做着准备。那么,你有新学期规划吗?我们继续上期的话题。扬长避短知己知彼张浩学校:上海市新闻出版学校专业:图文信息规划对于我们职校生来说格外重要。这样不仅能使自己的目标明确,而且更加有针对性,不再盲目地什么都想学,却又不知道学什么。虽然在学历上我们没有优势.但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达到扬长避短,知己知彼的效果,从而增强竞争力。今年我要毕业了,我已为自己作了规划。我的专业是图文信息专业,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我决定毕业后报考高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8,(6)
到曼哈顿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刚好他那上初中的女儿安娜在家。我与安娜聊起了她未来的选择,她非常明确地告诉我,她希望将来学医,而且希望学儿科。初中生就把自己的未来想得这么清楚!我有点儿惊异。  相似文献   

7.
问题在本刊日前进行的青年学生"生涯规划困惑"调研中,不少同学针对"专业对口",道出了自己的困惑:"不喜欢所学专业,不想做与之对口的工作。但寻找其他出路,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办?""学了三年××专业,可与之对口的工作今年受疫情影响缩减招聘规模,我要另寻出路吗?其实我对另一个领域挺感兴趣的,可以去投简历吗?可又不甘心放弃专业所学。"  相似文献   

8.
贝亚德丽采是现实与精神世界中但丁苦思苦恋着的恋人。但丁因为对她的爱而诱发了创作激情,又正是追寻这“爱”的创作使但丁崛起于文坛。贝亚德丽采是但丁树起的偶像,《新生》和《神曲》是但丁刻下的碑铭。在这偶像与碑铭之上,他袒露了自己钟情的精神之爱,并为此而感到富有充实、满足奋发,从中体味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有句话说:“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小,到了广州才知道自己的钱少,到了深圳才知道自己的人老。”其实,到了北京,又岂止是觉得自己官小,简直是连人都很小。那么大的北京,一个两个人走了进去,就像水珠融进了大海,看都看不见,影儿都没有一个。这其实也是北京容量太大所使然。一个空间,如果容量太大,纳入其中的事物就显不出“体积”来。不要说人了,就连摩天大楼立交桥那些庞然大物,在北京也显不出有多大。  相似文献   

10.
理科女生     
1. 这年头,文科和理科就像皇帝与蚩尤,天生势如水火。似乎学了文科就一定会靠二氧化碳生活,学了理科就一定不知道康熙是乾隆的爷爷。  相似文献   

11.
初入新校,如果能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想在大学学些什么”,那你在离开大学的时候,就会少一些遗憾,多一点收获。做好心理准备1.应该迅速融入新校的学习生活,不诅咒,不抱怨。要知道,考场如战场总会有输赢。如果高考失利,进入了自己不理想的院校,千万不能总停留在失败的阴影里。当然,也不能总把曾经的辉煌挂在嘴边,过去的一切都不代表未来。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作文》2007,(2):84-85
一、名人效应 楚留香无疑是个名人,是个明星,是超人气的偶像。其在江湖上的地位不亚于天王刘德华,是追星族尤其是mm心中的白马王子。相信不管是深居闺中的小家碧玉还是策马江湖的女中强人,可能不知道当朝的皇帝是谁,但绝对知道楚留香。  相似文献   

13.
陈栋渊 《成才与就业》2012,(Z2):105-106
案例小张,30岁,某校通讯工程专业毕业生。由于不喜欢所学专业,毕业后陆续做过营业员、推销员等工作,但此类岗位需要翻班,且经常会有突发情况出现,小张终因承受不住压力而放弃。小张说,自己对择业方向还是比较模糊的,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何种岗位,因此参加招聘会看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岗位就投简历,可是真的参加面试的时候,又不知道怎样和考官沟通、交流,更不知道该怎样展示自己的特点,所以屡次失败使他渐渐失去了信心。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科学系城市园林专业2005级学生。因为从小就喜欢植物,所以在初中毕业后我就选择了园林这个专业。当时到学校不久,我才知道学这个专业今后工作不一定好找,工资又比较低,怎样应对这种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虚拟偶像的社会力量建构与潜在隐患,采用身体空间为研究视角,并借助空间和身体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从技术、资本和粉丝三重建构力量出发展开对虚拟偶像这个流动可变空间的研究。发现作为身体空间的虚拟偶像肉体上的缺失将导致其与真人的情感连接成迷思;沦为商品的虚拟偶像加速了资本逐利下的同质化生产;虚拟偶像与粉丝的情感连接成骗局,粉丝劳动力成为免费商品。  相似文献   

16.
不喜欢所学专业,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是笔者在生涯规划课上常听学生抱怨的。比如,小张同学说:“我认真进行了思考,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我是学会计的,但目前挺喜欢心理学,以后说不定还会喜欢其他专业。因此,我觉得现在学会计是在浪费时间,我应该怎么办?”小张同学的问题很有代表性,笔者建议他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7.
1、不言而喻,教师要有一颗教育的心灵,敏感、细腻、坚强、执著、明确、美好,教师甚至“要比热爱自己的党派、教会更热爱自己的学生“(罗素语),教育确实要以爱为底色,谈起教育就是谈论我们的孩子和未来--然而,只要一静心我们就知道自己实在被扭曲得太厉害了,也许更需要询问的就是我们还有多少真挚的热情,承担的勇气,能够在各种困难中坚持应当坚持的执着,可是我知道这样的询问很多时候也是苍白无力的,莫名的焦灼与恐惧盘踞了我们的生活,太多的指标、任务、功利已经控制了我们的心灵,我们渴望着美好,内心却变得越来越无望与冷漠--坚冰时期仍然延续着,有时我们几乎无法越过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一、名师指路1.要写自己亲身经历过、认真学习的一项本领,要弄清楚学习的过程和自己的体会。2.重点放在写“学”的过程上,可写我是怎样学的,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等。注意把开端、经过、结果交待清楚,选择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深入描写。3.让自己的感情自然流露,写出真情实感。二、佳作引路泡茶暑假的一天,我去外公家玩,正巧碰上外公在泡茶。茶,我很喜欢喝,却不知道茶如何泡法。于是我就向外公请教泡茶的技术。外公说“:好哇,我14岁开始学泡茶,对茶有些研究。今天就教你一招‘蜻蜓点水’吧。”(简述学泡茶的起因。)外公先将茶具洗干净,接着…  相似文献   

19.
消费时代的明星报道:消费偶像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的消费主义特征明显的当代社会,作为传媒娱乐最突出的内容,明星报道的目的和结果是塑造一批又一批的消费偶像。消费偶像的特征主要从两个方面得到体现:明星是被消费的偶像,作为一种典型娱乐消费推给大众的明星报道首先促进了传媒产品(内容)的消费;明星是引领消费时尚的偶像,通过对大众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促进了社会商品的消费。在消费偶像的塑造中,体现了媒体、明星与商业三方面的利益及合谋关系,并且因此忽视了受众的整体文化利益。  相似文献   

20.
1、不言而喻,教师要有一颗教育的心灵,敏感、细腻、坚强、执著、明确、美好,教师甚至“要比热爱自己的党派、教会更热爱自己的学生“(罗素语),教育确实要以爱为底色,谈起教育就是谈论我们的孩子和未来--然而,只要一静心我们就知道自己实在被扭曲得太厉害了,也许更需要询问的就是我们还有多少真挚的热情,承担的勇气,能够在各种困难中坚持应当坚持的执着,可是我知道这样的询问很多时候也是苍白无力的,莫名的焦灼与恐惧盘踞了我们的生活,太多的指标、任务、功利已经控制了我们的心灵,我们渴望着美好,内心却变得越来越无望与冷漠--坚冰时期仍然延续着,有时我们几乎无法越过它瞭望到自由和有活力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