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毕业季的来临,新一批毕业生即将迈入职场。面对陌生的职场环境,面对初入职场的压力,你准备好了吗?每个进入职场的新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段职场阵痛期,只不过有的人能很快渡过,进而逐渐在工作岗位上崭露头角;而有的人会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他们像泄了气的皮球,缺乏心理回弹力,继而造成工作不顺、情绪低落。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中,总是将自己最精华的岁月、最主要的精力投注在了工作上;一天中,也总是把最精彩的时刻交给了工作。我们对工作付出了何其多,而工作能回馈我们多少呢?其实,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常听到初入职场的同学在抱怨新工作的种种不是:上司苛刻,同事功利,做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法显示自己才华……难道这都是对方的“过错”吗?职场新人们该做点什么来改变这样的窘境呢?下面的一些职场故事也许会对你有些启发。  相似文献   

3.
乐天 《人力资本》2009,(10):62-63
职场榜样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作用无须多言。学榜样对于职场人,也是通往职业生涯更高阶段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在现实中,很多入却为找不到自己的榜样,或是找到了榜样却“越学习越糟糕”而感到困惑。其实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只不过是当事人没有找到适合的办法而已。  相似文献   

4.
“折腾”一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在学习中,不经受“折腾”就不能取得优秀成绩;在职场中,不经受“折腾”就不能成为合格的职场人。所谓“折腾”即不断地磨炼自己,因为只有敢“折腾”才会有机会;经。“折腾”才会有成长;善“折腾”才会有成功。在这个要求的激励下,我不断成长着。  相似文献   

5.
《人生与伴侣》2011,(1):50-51
职场上,我们每天和同事、领导之间难免有话要说。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有“讲究”。可以说,在职场上,“说话”也是一种艺术。很多时候,有些人吃亏就是因为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巴。  相似文献   

6.
做自己的CEO     
告别校园,步入工作岗位,开始朝九晚五的职场生活。在上班之前,作为职场新人的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上班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这两个案例——最近,领导交给小A一个新项目。可刚接手,小A就遇到不少难以把控的新情况,他踟蹰不前、磨磨蹭蹭,差点让项目夭折。好在领导及时亲自下场,才挽回事态。领导事后问责,小A回道:“我不懂啊,也没有人来教我。企业应该来培训我呀。”这回答把领导气得直想骂街。“遇到不懂的事情不自己想办法学,事后竟然还推卸责任!”可以想象,以后小A再也不会得到领导交予的新项目了。  相似文献   

7.
初涉职场     
《成才与就业》2012,(Z2):73
又到一年毕业季,很多学生即将迎来紧张而又充满挑战的职业生涯。在职场,他们可以尽情地施展自己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最终将结出累累硕果。本栏目给职场"新人"营造了一个吐露心声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讲述自己的职场初体验:有辛酸,也有欣慰;有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因为不适应从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角色转换,通常稳定性不够,跳槽频繁。在与这些员工做离职面谈时,总有些人抱怨,"我的工作一成不变,觉得没多大发展空间"。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笔者之前就职的公司曾试着结合PDP(Professional Dyna-Metric Programs行为特质动态衡量系统)来帮助员工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粗略看了下各部门及基层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总体上来说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和对自己今后的晋升、发展关注度都很高,可  相似文献   

9.
栀子飘香,菁菁校园里充满离愁别绪,新一届的毕业生即将从“操场”走向“职场”,挥别学生时代,迎来职场生活。在人生的拐点,伴随着幢憬与忐忑、兴奋与迷茫.当下大家可能正在思考:如何尽快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如何更好地适应、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职场上有一些岗位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前几年还很吃香,可转眼间,又成了过剩品甚至是淘汰品,不再受人欢迎。初入职场的人,尤其是正在求职的人,谁都不希望自己所选择的岗位在几年后也出现这样的情形。其实职场上,岗位的这种变化也是可以预知的。只要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结合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就可以及时发现哪些岗  相似文献   

11.
“招,还是不招应届毕业生?”这个问题每年都会困扰着人事经理。如今的我已是公司人事部门中的一员,回想当年走出校园、初入职场的种种情形,一路走来,对于应届毕业生为什么会遭遇一些企业冷落,感受到了很多,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虽然如今为应届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的文章很多,但在这里,我只想就自己的求职和工作经历来谈一下,希望能给刚进入职场打拼的同学和即将就业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参考。应届毕业生的身上到底有什么毛病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1.工作不踏实由于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很多应届毕业生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总是单纯地觉得自己的薪水应该高点再高点,公司应该大点再大点,于是对于第一份工作,很多人只是把它当作了跳板。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应届毕业生入职后,普遍表现不踏实,总是在伺机找寻下一  相似文献   

12.
乐天 《人力资本》2009,(8):76-77
每个职场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就算你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得再怎么井然有序,但难免还是会在无意中多出一些预计之外的“时间碎片”——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某种原因使自己预定好的行动或者计划出现短暂的空白期。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2009,(7):42-43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在如今的职场上,个人“职场性格”因素的确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你的职场表现,影响着上司对你的看法,左右着你的职业发展空间,因此,了解自己的“职场性格”,并对症下药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有助于你更好地把握职场机遇。  相似文献   

14.
李琼 《女人世界》2008,(3):26-33
多少年来,女人都重复着一个愿望:和男人真正平等,走人职场并与之平分天下秋色。这样.她们就可以不听家人唠叨去向往的城市闯荡;可以用自己的钱去换来想要的一切美好;可以在谈判桌上叱咤风云尔后,换上晚装风情万种地品红洒……。职场女性---这个令当今女性最感荣耀的称谓,真正让希望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5.
领导交代的会议发言稿怎么写?如何将枯燥的统计数据变得简洁生动?第一份年终总结要写些什么?初入职场,大小挑战接踵而至,成为职场新人们的压力源。面对各式各样的策划、报表、总结汇报和团队会议,你是否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你是否感到心中"花团锦簇",落笔却只剩"一地黄花"?  相似文献   

16.
杜建立 《21世纪》2009,(8):46-47
虽说大多数的人都身处于职场之中,但他们的职场EQ有多高呢?有多少人是在职场中“混”得八面玲珑,多少人的工作成绩是被老板知道的?又有多少人会主动把自己的成绩告诉老板,以便让自己的努力不付诸东流呢?  相似文献   

17.
辞旧迎新之际,正是广大职场人写年终总结之时。在笔者看来,年终总结,应以“上干货”为要义。职场新人大多对此较为陌生,笔者送上三条建议:第一,把写年终总结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加强学习。年终总结的写法没有固定模板,但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通用规则,新人不妨从入职起就有意识地去了解、学习、领会。具体来说,可以向领导及同事请教,可以看书自学,也可以参考职场博主们的分享。  相似文献   

18.
叶耘 《人力资本》2010,(6):15-15
报喜不报忧,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见怪不怪的社会现象。初入职场就会有前辈跟你分享如何避重就轻、如何表功的各种技巧。  相似文献   

19.
初涉职场的大学毕业生,往往会被冠以“职场婴儿”之名。在充满竞争的职场里,等待他们的成长道路是一帆风顺,还是处处有陷阱?有哪些陷阱防不胜防?又该如何破解呢?  相似文献   

20.
请不要烦姐,姐自闭了……最近,在一家大型企业上班,一提到工作就有点郁闷的夏秫小姐换上这样一句QQ签名。心理专家认为,像夏秫小姐这种状况,多半是患上了职场自闭症。生活中,那些习惯独处,不愿与人沟通,也不爱说话的职场人,都很有可能被打上职场自闭症的标签。心理专家指出,这种自闭其实是对职场关系的一种逃避,要摆脱其困扰,就要多肯定自己,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