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梗是一种常见于青年群体的文化现象,它的生成、传播和使用具有多源性与随机性、多变性与互动性、封闭性与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在文化属性上,梗有着明显的狂欢化特点,既热衷于戏谑,又突出情绪宣泄。梗不仅体现了青年群体“弱者的反抗”式的文化批判,也反映了青年创造个体价值、渴望社会公平、表达爱国情感等的基本追求。梗文化在流行的同时也造成了烂梗和滥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政府、媒介平台、青年群体等多个层面进行治理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以当前电视恶俗广告越来越多地成为品牌传播和销售促进的方式为背景,从恶俗广告的概念界定入手,以近年网民选评的上榜恶俗广告为案例,总结恶俗广告的元素表征,着重从注意力、记忆及知名度效应等角度分析阐释恶俗广告发挥效用的原因,举证其效用所在,以期为企业拟运用恶俗广告营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按“权威”的说法,如今电视收视率成了万恶之源。我在庆幸自己前段时间没有被央视据说有两亿多人收看的电视剧“污染”的同时,我又感到十分地没面子,我竟然不可救药地收看了一个更加“恶俗”的“超级女声”节目,我甚至怀疑自己的心理是否阴暗了?在这一场“镜头无限前移”的真人秀表演中,电视机前最初的我,所有关于美感的心理底线被彻底击破。我承认,我确实是恶俗地从“审丑”开始我的超女历程的,而且成了一个参与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曾有一首很流行的朦胧诗,名字叫“生活”,内容只有一个字——“网”。诗人只着一字,却道出了生活被盘根错节的矛盾所充斥的真相,可谓智趣。  相似文献   

5.
察己今 《社区》2008,(21):4-4
曾因“四大恶俗”受到网友猛烈批判的重庆洋人街,近日又挂出“你将老婆、情人、二奶弄在一起,你想不精彩都不行”的标语。路人评论说:“洋人街的所谓文化其实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其恶俗文化有损重庆直辖市形象。”过分的是标语上面还有英文翻译,不但重庆人觉得不雅,还会给外国游客留下不良印象(《重庆晚报》6月28日)。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中伴随热点事件广为流传的“梗”具有解蔽与遮蔽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梗”解蔽着人们对热点事件的感性认知,从“人寓于梗”的具象化存在,到“人追寻梗”的趣缘结构,最终形成“人输出梗”的感性意识形态,充分彰显了公众对于热点事件的感性认知与价值认同;另一方面,过度抢占公众视野的“梗”使人们陷入人云亦云式的共在关系与巴赫金式的狂欢中,遮蔽了公众对热点事件的理性之思,引发理智缺失、盲目跟从的舆论乱象。克服热点事件中“梗”的遮蔽问题,需要发挥“梗”的“技术调节”作用,形塑人们对热点事件的正确认知,这也为新媒体时代处置热点事件舆情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7.
冯小刚是我所喜炊的导演之一,我之所以喜欢他的原闪就是他的恶俗。恶俗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句文质彬彬的骂人话,一旦背上这个骂名就意昧着你这人毫无品位,不人流。但就我个人来说,恶俗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东西,比如王朔的小说整个一恶俗的集大成,被雅士(多为  相似文献   

8.
纵观口语媒介变迁的历程,不难发现其中跃动着人类“民主、自由、互动”的传播理念.这种传播理念诞生于以“口头传播为主”的小众传播第一阶段;而在“以文字为主”的小众传播第二阶段,文字成为特殊阶层的特权,口语媒介及其平等互动的传播理念被颠覆;大众传播将传播的垄断推向巅峰,然而“电子口语”的出现却标志着口语传统走向复苏;当网众传播勃兴时,“网众口语”的流行则进一步折射出人性化传播理念的高度回归.  相似文献   

9.
老音乐家们号召抵制网络歌曲的恶俗,恰恰成为另一种恶俗前些天,老音乐家们开了个会,集中批判网络歌曲的恶俗化倾向,这个会开的有点晚,而且了无新意,去年俺们相声界就开过反三俗的会了,今年俺们电视界也发文打压了低俗化,老音乐家们唯一的贡献是发展了"三俗(庸俗、低俗、媚俗)",加上"恶俗"之后成了"四俗"。"四俗"是非常有杀伤力的概念,拿这个网往下一撒,基本上文化市场里就剩不下什么活物了,拿音乐界来说,如果网络音乐叫恶俗,港台歌曲叫庸俗,老音乐家擅长的晚会歌曲则是彻头彻尾的媚俗,不是一般二般的媚,媚得恶心,媚得姥姥不疼爸爸不爱,窃以为,谁都可以跳出来骂网络歌曲,唯独这些老同志们不适合,大伙儿都是俗字辈,相煎何太急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是针对网络环境下人们对网络语言“网语”的认知、使用情况、“网语”与汉语言关系、“网语”评价等问题而进行的一项调查。着重从男女、城乡、学生与非学生等三组数据提出分析,指出网络语言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社会及语言的发展不能拒绝“网语”;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网语”,并将之深入到工作、学习和日常交际之中,对此现象应当重视并细致分析,进而有效地规范和引导,并特别注意到学生人群的认知变化。  相似文献   

11.
《新天地》2007,(6)
据《法制日报》报道:曾打算在去年“五一”黄金周开门营业而被叫停的黄山市西溪南村金瓶梅遗址公园,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高调开门迎客。耗资两千多万元重现《金瓶梅》场景作旅游卖点,金瓶梅遗址公园再次成为争议的焦点。在经济利益驱动之下,争戴《金瓶梅》故乡的帽子“热”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向恶俗文化屈服,还是现代人宽容?  相似文献   

12.
网友     
曾断断续续看过一篇《我们终将被一“网”打尽》长篇连载文章,题目取得很有趣,这个网自然就是“intel”网了。 我不知道人们是否会被一“网”打尽?反正我是入网了。  相似文献   

13.
“微博”、“微信”、“微小说”、“微剧”……自从微博流行火热起来之后,但凡被冠以“微”字的都能撩到不少眼球,赚到许多点击率。正是这种“微”效应,也让一年多来“微电影”风生水起,迅速飙红流行。  相似文献   

14.
侃爷小传     
王玉 《北京纪事》2010,(3):47-49
老北京人习惯把一些能说会道的,上至国家机密、下至油盐酱醋,无所不知、无所不谈的人称为“侃爷”。而我高中时代就有这样一位“侃爷”。侃爷人如其名,还真就单名一个“侃”字,他的姓氏在哪朝哪代都绝对属于恶俗的那一类。  相似文献   

15.
“网红直播带货”作为一种新兴平台经济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群体的青睐,成为互联网消费的新增长点。在“网红”直播间里,人的消费境遇时空被重置,即时即地的交易互动、情感体验和组织动员,渲染和放大了用户的消费情绪,同时压缩了其理性反思的时间。“网红”对“粉丝”而言成为一种价值符号和情感皈依,直播带货使“网红”与商品构建起一种背书关系,随着“网红”的符号属性被不断放大,商品的功能性价值逐渐被象征性价值所遮蔽。在“网红”直播间消费,本质上是一种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被主播和电商平台共同操纵的符号消费。“网红直播带货”能够有效利用私域流量变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拉动消费的作用,但其亦可能成为操控话语秩序、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权,需要以辩证和审慎的态度引导和规范其发展。  相似文献   

16.
烂柯传说产生于晋宋乱世,其中蕴涵着“时光易逝”、“求仙慕道”等思想内核,既为当时的道教徒所利用,以神其说;也被后代大量的诗词作品所引用、阐发,成为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相似文献   

17.
网格纹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上非常流行的一种图案,反映的内容大致与远古时期网猎经济有关。中国甲骨文和汉族史料中有大量关于网猎和网崇拜的记载,藏族苯教中有崇拜“垛”的习俗,这些都是远古网猎文化的延续。  相似文献   

18.
徐斌  崇真 《社区》2004,(5):61-61
如今,许多年轻人流行网上“虚拟婚姻”,认识不认识的网友在网上虚拟结婚,两人在网上称妻道夫,并利用网络提供的场景和平台过日子,生养、教育孩子,如果双方闹崩了还能离婚。目前国内几个门户网站都开通了网婚的平台,进行网婚并不算难。在一个可以“网婚”的虚拟社区里注册成为社  相似文献   

19.
文学评家者应以追求真理为己任,执守道德操守,可是当下文学评论已呈现恶俗化、庸俗化甚至媚俗化,分析“两韩之争”,对于消除功利评论的危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如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流行的“结婚四大件”,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中也流行“进校四大件”——电脑、手机、MP4或MP3、电子词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