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读者:你们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仅27岁,公司招聘时是不是以"校招"为主?什么样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你们的青睐?姚欣:"校招"是我们非常重视的招聘方式,公司里的很多核心员工,都是通过"校招"招来的。学生就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在挑选企业时,一定要注重企业文化,这对刚刚进入社会的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也在挑选学生。有些学生简历写得越来越花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大学扩招后首届毕业生就业年,由于扩招和受“非典”的一定影响,2003届毕业生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其一,扩招使高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12.2万,其中本科生91.9万,毕业生总数比2002年增加67万,增幅达46.2%,就业压力急剧增加;其二,中国已加入WTO,国外企业纷纷涌入,就业“门槛”不断提高。面  相似文献   

3.
正在上海市教委日前颁布的《2011年上海市中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上海市93所中职校共计毕业学生44529人,就业率达到97.95%,比上年提高0.51%;超过八成毕业生所修专业与就业岗位对口,七成毕业生对当前的薪资持满意态度,55.74%的毕业生初次就业月薪集中在1500元~2500元(税后)之间。近年来,上海中职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整体良好,就业率逐年攀升——2009年为95.96%,  相似文献   

4.
《成才与就业》2023,(5):F0003-F0003
据教育部统计,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58万人,比2022届增加82万人。网友对于就业季的形容,从“最难”升级成了“最‘卷’”。那么,在最“卷”就业季,毕业生应如何求职?在由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指导下出版的《成才与就业·学生发展研究》专刊中,来自7所学校的教师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这里,摘录其中4位教师稿件中的重点与亮点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数字     
《成才与就业》2023,(6):51-51
95.66%2022年,上海中职在校生校均满意度为95.86%,保持在较高水平;应届毕业生校均满意度为96.21%,毕业3年内毕业生校均满意度为95.98%,毕业生满意度较高。这一年,上海中职毕业生总数为29533人,就业(含升学)学生数为28251人。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就业率仍达95.66%,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成才与就业》2009,(8):26-27
新一轮就业高峰又将来到。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薪资指导价位的具体情况,不仅是毕业生与家长,也是社会所广为关注的。在此,综合近期各媒体及本刊的相关报道,特将要点摘编如下,以供读者参考。令人鼓舞的是,上海市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签约率、签约薪资均高居首位——  相似文献   

7.
新闻学专业必须强化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学专业是为新闻媒体培养记者、编辑的,当新闻媒体伴随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之时,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却面临巨大压力,一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目前,闻传播类专业教学点已达661个,在校学生已有12万多人;二是新闻媒体不愿招新闻学专业毕业生.  相似文献   

8.
又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不期而至的国际金融风暴无疑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而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将高达千万人。那么,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该怎么求职?什么样的大学生最受用人单位欢迎?  相似文献   

9.
<正>又到“金三银四”,应届生求职应聘的关键期。那么,这届毕业生的求职情况如何?在这场从校园到社会的“大考”中,他们如何才能把握关键期,更好地开启职业生涯?体会到“就业难”对于很多打算一毕业就工作的应届生而言,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当下,尽管各自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但或多或少地切身体会到了“就业难”。最早的一批学生,从2023年上半年就开始求职了。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应届生贺然,从2023年春季就开始投递互联网大厂的暑期留用实习。通过实习转正后,他获得了校招offer。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毕业生就业形势由于受到经济增速放缓、产业规模调整、大学扩招等方面因素影响,以33.6%的签约率被喻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本文从招聘新员工的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校园招聘相对于传统招聘方式的优势,并且结合案例和IT行业的发展特性,特别是针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校园招聘效果需要长期的培训、考核机制来保障,健全的培养和管理机制才能促使企业和员工共享发展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每名毕业生在求职时都会关心自己的薪资水平,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他们对社会上的薪资标准不太了解,这样有可能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薪资。校园招聘时经常有这种现象发生:许多应届毕业生参加面试,当被问及期望工资是多少时他们往往会不知所措。或是由于道听途说,盲目抬高身价,给人留下"自视过高"的印象;或是由于自己不谙行情,把薪资开得过低,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上海市大学生就业流向在区域上很不均衡,而且在流向区域内就业单位的分布也呈现不同的特点。以2011上海市大学生的就业数据为样本数据,使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因素,选用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在上海市就业对毕业生就业薪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上海市生源毕业生流入量远远大于流出量,非本地生源在上海就业的毕业生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及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较高的薪资收入是高校毕业生流向上海市就业的重要原因。分析结果可以针对不同地区特点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能够最快地缓解上海市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3.
许曲 《成才与就业》2014,(Z3):41-42
正4月23日,上海市教委召开了2013年中职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状况发布会,介绍了本市2013届中职生就业情况以及2010~2013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报告显示:1.近年来中职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就业基本保持稳定。2013年,上海市86所全日制普通中职校共有毕业生39719人,就业人数38852人,待业人数867人,总体就业率为97.82%2.直接就业的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有所提高。2013年,本市职校毕业生直接就业的人数是22694人,直接就业率为57.1 4%。毕业生专业与就业岗位对口情况为53.89%对  相似文献   

14.
浅析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指导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医学毕业生规模急剧扩大,医学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就业竞争与挑战。文章通过介绍我校近3年来医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了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开展医学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意识教育、就业政策教育、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应聘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就业指导对策,以期帮助医学毕业生树立"合理定位,及早就业"的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5.
《成才与就业》2009,(10):26-27
2004年以来,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最近3年就业率以每年3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令人鼓舞,教育部已下发通知,2009年中等职业教育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在去年招生810万人的基础上,再扩大招生50万人,达到860万人——  相似文献   

16.
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来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好坏,最为牵动人心。近日,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对国内高校44.5万名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工作能力展开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2.3万份,其中包括高职毕业生4万多人。  相似文献   

17.
下列岗位招聘薪资信息,由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对5月(下半月)部分招聘单位发布的薪资进行统计得出的最新薪资价位导向信息,供应聘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才市     
《人力资本》2009,(5):94-95
人保部促百万毕业生就业;中等职业人才就业寒流中走俏;科研领域人才严重匮乏;对外汉语数学成为海外热门职业;数字艺术人才招聘 千个职位万人争抢;管理类岗位需求大幅攀升。  相似文献   

19.
“招聘信息”中公布的招聘对象主要为应届毕业生。每一类职位分“岗位解析”“一般要求”“薪资风向标”“证书装备”“招聘信息”等部分。更多的招聘信息请登录“i才网站”(http://i.relia.org)查询。本栏目职位分类参照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由陈栋渊提供。  相似文献   

20.
穆东 《成才与就业》2008,(Z2):13-17
近年来,上海市的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竞争愈加激烈。政府各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广开渠道,积极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本文结合已运营多年的政府专业网络招聘平台——上海公共招聘网(http://jobs.12333sh.gov.cn)的有关统计数据,选择对近几年应届毕业生需求较大的十五类岗位予以评述,供广大应届毕业生参考。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家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择业方向并进一步做好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