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从此走向了文明。网络技术从性质上讲是中性的,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伦理等诸多道德失范问题,衍生了如网络色情、金融诈骗、窃取机密、造谣中伤、制造社会混乱等网络异化现象。网络主体道德行为失范,生存空间的二元性是前提;不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基础;病态心理是动因;网络无法可依、主体教育脱节是外在条件。把握这些成因,对扭转网络主体道德行为失范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建忠 《社科纵横》2012,(4):221-222
网络技术蓬勃发展,正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整个社会,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大学生作为最大的网络群体,因其特殊的心理特征,受到了网络这把"双刃剑"的深刻影响,本文从大学生网络利用调研数据入手,揭示大学生网络休闲的实际状况,初步探讨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休闲教育。  相似文献   

3.
夏慧  刘婉婉 《社科纵横》2020,35(1):23-2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凝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共创幸福生活的思想基础,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关系到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新时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方面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要正确认识当前增强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具体分析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干扰的原因,提出增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策略。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社会基础;增强意识形态话语主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建设一支优秀的网络理论宣传队伍;加强网络空间的舆情监管。  相似文献   

4.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和交互的媒介,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网络技术所具备的快速便捷的优势,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生活.但是错综复杂的网络安全威胁以及风险,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造成了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部分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缺失,道德素养及法律意识薄弱,网络心理健康素养有待强化.新时期提升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需要重视思想引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强化内容引领,依托校园文化凝聚精神动力;关注心理引领,树立正确价值导向;注重规范引领,构建和谐网络秩序.  相似文献   

5.
许洪文 《社科纵横》2013,(2):231-232
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大学生成为接触网络较为集中、活跃的群体。网络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在给大学生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伴生着一系列潜在的道德危机。本文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阐述基础上,探究其成因,并从大学生、高等教育者和社会这三个角度提出了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8,(7):129-133
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与应用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深刻影响着青年网络道德教育建设。互联网在为青年网络道德教育带来丰富的线上信息、多样的网络媒介、优质的网络文化、先进的网络技术等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道德信息污染、网络依赖现象蔓延、双师型网络人才匮乏、网络监控管理漏洞化等问题。因此,青年网络道德教育必须从思想导向、基本内容、教育方式、传播途径、评价机制和监控方向等方面创新发展,以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期刊网络出版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期刊网络出版的时代已经到来。电子版期刊具有高效、快捷、方便、节能、省钱的优势 ,使传统期刊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期刊出版者 ,谁能尽快地进入网络 ,谁就能在未来的出版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国家有关部门在完善《著作权法》的同时 ,应抓紧制定与电子期刊有关的编排、检索、信息交换等规范与标准 ,以保证出版单位的网络出版与印刷出版形成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邱宗国 《创新》2014,(3):117-121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地方性网络论坛也在不断加速发展。广西地方性网络论坛从星星之火走向燎原,其对地方网络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地方特色不鲜明、论坛社会文化影响力不强等问题。因此,目前仍然需要采取推动广西地方性网络论坛的措施,扩大论坛的社会文化影响力,使其更好地为文化广西建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郭玉红 《生存》2020,(7):0211-0211
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学习。网络技术具有很多优势:有助于缩小不同地区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师知识结构的不足、有助于缩小传统教学内容与现实需要的差异。我们应该积极拥抱网络技术,充分信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自制能力。如果有能力的话,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制作精品课程,为学生们上网创造优良条件。  相似文献   

10.
汪丹 《社会工作》2014,(6):91-9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慈善作为一种新的慈善模式在慈善事业壮大发展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网络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慈善事业常态化和平民化,有助于公益机构的自我提升,但网络慈善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如募捐信息真假难辨、发起人法律地位模糊不清、网络慈善监管乏力、网络慈善组织发展困难重重等困境。因此,网络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走可持续发展之道,即网络慈善的各个要件是良性的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包括加强网络慈善募捐主体资质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网络在网络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健全和完善网络慈善的内部自律机制,建立健全网络慈善外部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学习新知识,思考新问题,更为全面地认识世界;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缺乏足够的辨别力与抵御力,很容易沉溺其中,对自身良好网络道德意识、网络责任感的养成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为此有必要加强网络德育工作,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使其更好地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2.
李卫东 《唐都学刊》2012,28(2):53-58
社会发展与互联网络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网络传播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日渐深刻;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社会伦理也面临网络传播的挑战,黑客和病毒、知识产权、有害信息及网络成瘾等问题不容忽视;探索网络传播中伦理问题的出路,是网络业科学发展进而服务于社会进步的迫切问题。扭曲的网络观的矫正、宽容和干预的互补、技术与人文的融合、适用与脱敏的调节,是整饬网络伦理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对人类沟通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技术的兴起对人类沟通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所引发的信息媒体革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世界.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网络技术的特质使沟通空间、沟通背景、沟通距离、沟通对象等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引发了若干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4.
世界海运网络从零星的贸易路线到遍布全球的贸易网络的形成,经历了长达5000多年的时间,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初现期、均衡发展期、剧变期及平稳发展期。本文以1763年为重要分界线,从地理位置、资源优势、政治状况、航海技术、供需定律、航运中心的形成等六个方面,分析了世界海运网络的演变过程,进而对世界海运网络的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认为亚太地区有望成为新的航运中心。作为主要海运大国的中国,更应当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应对世界海运网络演变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15.
当今网络空间里充斥着反智、反精英、反权贵的话语体系和因此带来的狂欢情绪。生活中受到挫败的弱势群体在虚拟世界里却表现得异常活跃,其现实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转而以网络为宣泄出口,借此表达维权意图和对于优势阶层的愤懑不满,虽偏于情绪化却折射出底层参与范式的转换新取向:体制内途径不可靠时,可选择的体制外途径除了以命相搏的“传统”抗争方式外,开始借重网络公共平台这个“阿基米德支点”结成“意见同盟”以实现其网络逆袭。阶层撕裂代替了个体原子化的抗争趋势,虚实、强弱之间的错位增加了阶层对抗的烈度和复杂度,也导致了阶层对抗的异动,即文化断裂危机的浮现与加深。  相似文献   

16.
Social enterprises, which have been dramatically increasing all over the world for several decades, are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how best to develop strategi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growth. In South Korea, the government has supported active networking among social enterprises as a tactic for overcoming insufficient material and human resources. However, it is unclear whether active networking activities among social enterprise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performance. In this study, a network survey of certified social enterprises (= 78) in Seoul, South Korea was conducted.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s examined whether degree centrality, closeness centrality, and betweenness centrality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performance of social enterpris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organizational factor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 social enterprise with higher degree centrality in the network of regular meetings achieved higher soci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网络生存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跨越地域或时间限制的网络从正负两方面影响着人类世界 ,最终会引发全社会生存形态的深刻革命。这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变革时代的到来。人类只有掌握稳定的网络空间 ,谋求有序的社会控制 ,才能主宰自己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I aim to critically evaluate the epistemological position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y main point is that while the two main schools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 formalism and relationalism – claim to be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ir respective comprehensions of the ontology of social networks, epistemologically they both rely on network actors' commonsensical comprehension of social ties to conduct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llowing critical realists' insights into the depth ont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 I argue that social network analysts must break from their and network actors' commonsensical comprehension of social ties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objective principles of social networks. I suggest that one strategy for doing so is to treat the current networks of social actors under investigation as a product of historically shaped and state-mediated contests among social actors to define hierarchical features of their social relations. I present my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social networks in Indian politics during the early postcolonial period (1947–64) in support of my points.  相似文献   

19.
虚拟世界的出场使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世界,由网络所支撑的虚拟世界已然成为国际社会诸多领域和行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平台。但网络中虚假信息、欺诈等非诚信现象屡屡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其主要原因在于功利主义思潮的网络蔓延及网络的虚拟性使一些网民诚信缺失、相关法律法规滞后、网络技术自身缺陷及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等。基于制度伦理学的视域,从根本上治理网络非诚信问题,必须既注重网络诚信伦理规范的践履,又注重网络诚信伦理的制度化,使诚信的内指形式和外指形式相统一,以构建互联网诚信公德。  相似文献   

20.
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冲击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发展使我国政治安全机制面临巨大冲击 ,政治安全机制的有效性面临空前挑战。回应这些冲击和挑战 ,必须更新观念 ,确立适应政治安全机制创新要求的新意识 ;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政治安全宣传网络 ;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 ;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发展自主的网络安全高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