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同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孙子兵法》之所以辉煌无比,魅力永存,是因为它是包括吴文化在内的华夏诸文化的结晶。它植根于中原,萌芽于齐国,开花结果都在吴地。本文从《孙子兵法》成书年代、孙与阖问的君臣关系、及其文化特质等角度论述了吴文化对孙子及其兵法影响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其具体表现。认为《孙子兵法》之重智、崇美、尚文,实为精致优雅的吴文化熏染所致。 相似文献
2.
杨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6)
从人文地理学的维度对吴文化进行考察,进而寻求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上把握吴文化的历史价值。泰伯奔吴不仅在中华文明腹地上产生了对角线的文化效应,而且体现出一种崇高的品德,开启了此后吴文化的三个第一。在中国古代南北冲突中,吴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后方和后劲之所在,它提供的回旋之地,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的关键。经过2000年吴地民众的经营,最终形成了粮仓、商城、智库三位一体的吴文化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6)
甘肃地区是彩陶文化的发源地,其史前时期的彩陶文化发展脉络清晰可辨,大致可分为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三个阶段,其中马家窑文化是彩陶文化发展的高峰。在史前时期的文化大碰撞中,于仰韶文化中期开始逐渐形成了一条以彩陶为媒介的交流途径,并且黄河流域的彩陶呈扇形向四周渐次扩展,并形成西线、南线与东线等三条主要传播线路。甘肃地区则是彩陶之路的核心地区,不仅发展和丰富了彩陶文化,而且是彩陶文化向西、向南传布的必经之地。甘肃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文化魅力,促进了史前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也为华夏文明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4.
钱耀鹏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从聚落考古学的角度认为 ,中国史前尤其龙山时代有相当数量的城址当为中心或次中心聚落 ,集中体现着当时社会政治变革方面的重要内容。其中史前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龙山时代已逐渐形成了以筑城建国为基本特征的“王国”林立局面 ,从而为夏商周王国联盟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黄碧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2):167-169
岭南农耕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前时期,岭南农耕文化的形成是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和原始先民开发等因素共同的结果。从文化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的角度,综合概括了史前岭南农耕文化的内涵,以期对岭南农耕文化和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有较明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卢德佩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宜昌地理环境独特,是人类生息活动的理想之地,因此,地下埋藏有极为丰富的文物资源。史前遗存丰富,文化繁荣发达,发展序列清楚,地方特色浓厚,是研究我国原始文化史,特别是长江流域古文化发展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孙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2):157-160
在河南各地以及陕西、山西等省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大量史前乐器实物,作为珍贵的原始音乐文化的物化形态,不仅标志着史前音乐文化重大的艺术成就,而且以其音乐艺术创造的多样性、音乐实践的连续性和音乐文化的先进性等诸方面的文化特征,充分体现了中原地区史前音乐文化的较高文化内涵和深广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家窑文化对中国史前考古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史前考古中,特别是对远古人类文化的发展史研究中,马家窑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对马家窑文化内涵的研究确立了甘肃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马家窑彩陶上新近发现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马家窑彩陶画为我们提供了龙起源于蛙的有力证据以及马家窑彩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等四个方面就其最为突出的贡献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9.
王心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3(1):40-46
研究表明,日本早期绳纹文化和弥生文化的若干因素,都可以从我国江南地区史前文化中找到渊源关系或相似特点。江南居民从杭州湾出发,借助季风、海流移动的力量以及天文、地文导航直接东渡日本,并非没有可能。不过,江南史前文化由海路输入日本,是自发的,断断续续的,应当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多次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杨义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5):8-20,191
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维度考察吴文化,认为对于吴文化的考察,应该有一种整体性和过程性的眼光。泰伯开吴,从陕西即黄河流域的中上游出发,来到长江中下游的太湖流域,即在中华民族黄河长江的土地上走了一条对角线。这条对角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本质性的重要性,打开地图从陕西岐山一直划到了长江的太湖,牵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命线。华夏文明、炎黄文化是发源于西北,对角线的效应,使其发达于东南,从而使得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良性的互动互补,在承受各种强烈的挑战和震撼中,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华民族由此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徐国源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95-99
吴文化孕育下的吴地俗文学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宝贵资源。本文从文化传播学角度,论述吴地俗文学与当地稻作文化、民间信仰及民情风俗诸要素之关系。揭示各种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因素对于吴地俗文学兴盛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并进而深入文学内部探讨吴地俗文学的审美意涵和地域个性。 相似文献
12.
孙勇才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3):33-36
佛教文化是昊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伦理型塑了吴地人的性格,渗入吴地人的生存方式中。吴地人生活在“去恶向善”的佛教氛围中,具有“善”的品性,表现为吴地人的生存方式就是“知足”。吴地人对世间的一切都能抱持知足的心态,具体体现为:不比较、不计较;不贪求,不铺张;有节制,善于精打细算;有理性,善于在夹缝中生存。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吴越文化研究会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7(3):60-62
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观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全新视角。文章以交易成本理论分析拥有3200多年历史的吴文化,指出吴文化的开放兼容减少了交易成本,成就了无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无锡旅游文化建设引入吴地茶文化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付照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6):49-51
吴地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茶文化对有效提升旅游文化品位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以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今天,在无锡这个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深入挖掘、传承吴地茶文化,对发展无锡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史云波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5-20
十多年来,吴宓研究有日渐升温之势.<吴宓日记>的整理出版,为正确评价吴宓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提供了可能.吴宓痛恨五四新思潮提倡者的言论,常常是恶语相加,是一种典型的非理性式的批判.他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不正确"做法,但并不反对新文化,也不反对引进西学,而是主张新文化建设要探本求源、融会古今中西.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吴宓视作顽固、守旧的反动文人,他的学养足以使他具有了与新派人物对话的可能,可惜的是对话没有成为现实,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相似文献
16.
邵继勇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9(5):50-54,65
古代中日交流源远流长,吴越文化与史前日本关系密切。文章旨在探索先秦至魏晋六朝间吴越文化对史前日本的影响,如吴越移民东渡与日本弥生人的形成关系;稻作文化的东传与流布;铸铁纺织技术的传播等。古代吴越文化大量东移,对7世纪后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韩格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49-54
三国时期,孙吴文人关心国事,建言建策,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政治主张的著作,但这些著作大多已经散佚.集中审视现存孙吴子书残文,归纳其政治主张及其文化内质,以及对于孙吴文学创作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孙吴政权中的文人心态,以及与这一心态相关的社会意识和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8.
根据清康熙年间著名作家蒲松龄诗文中有“巫风”、“巫戏”的记述。本文利用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的资料,论证明清及近代山东和江苏傩文化区傩祭、傩戏流行和传播的区域、特点和遗存(如山东微山湖地区的“端鼓腔”,江苏北部的“香火”、“香火戏”,辽宁的“民香”等),并同时探讨戏曲史上迷失了的“齐剧”、“山东姑娘腔”(又称“姑娘戏”、“唱姑娘”等)的踪迹。从而解决蒲松龄诗文中所说的“巫戏”、“巫风”的性质,及其存在的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9.
吴新雷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1,38(1)
作为吴文化的结晶,昆曲自明代经魏良辅革新后,即以苏州为中心传播到南北各地,但始终以苏昆为正宗,形成了“四方歌者皆宗吴门”的局面。在昆曲的剧本创作和演艺方面,也以苏州派及吴中的昆班为上乘。特别是“虎丘中秋曲会”,更显示了昆曲发展中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深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