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诗中的菊花意象大凡有三类。食菊,突出菊花的药用价值:防病保健,延年益寿;赏菊,强调菊花的观赏价值及其风骨:傲睨风霜,卓尔不群;赞菊,彰显菊花的精神价值:随性适意,心与自然泯一。纵览诗歌菊花意象之流变,可以揭示陶渊明诗歌菊花意象的意义:以菊喻人,以菊比德;无我之境,自成高格。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否可以翻译,历来聚讼纷纭.实际上诗歌是可以翻译的.中外文学理论和翻译理论及实践都证明,意象处理是诗歌翻译的灵魂.因此,发现和移植诗种,即确定和翻译主要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关键,是保持原诗风格和艺术感染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论诗歌意象理论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意象(Image)"是中西诗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中西诗学的难点,中西诗学至今对于"意象"概念还没有形成共识.文章首先以汉语语境为研究背景,通过对于中西诗学之中"意象"概念的辨析,将汉语术语"意象"明确界定为"意中之象".然后从生活基础出发,指出诗学之中的意象理论基础就是由"符号-表象-情感"所组成的关系链.之后,还从不同的角度,将诗学"意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后,着重讨论了诗歌意象的计量单位问题并提出了比较客观的意象计量方法.至此得到一套比较完整的诗歌"意象"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诗歌中的意象是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情致的契合,同时也是具有符号性特征的特殊意义系统。诗歌语篇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语类,一方面,同其他语篇一样是概念、人际和语篇三大元功能结构体;另一方面,诗歌的语篇意义和概念意义从属于人际意义的表达。诗歌语篇的人际意义是否在形式层面得到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诗歌意象创造的成败。  相似文献   

5.
朝鲜诗人李德懋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营构诗歌意象,它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创造具有联想性的复合意象,以唤起读者压抑在心灵深处的经验并与诗人作互诉及共鸣;二是创造具有实感性的复合意象,使其诗作体现绘画性特点,十分逼真地描写物象的形状与色彩;三是创造具有含蓄性的复合意象,以极其有限的"露"表现最为深远的"藏"的内涵,藉此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或造成令人省悟的境域。  相似文献   

6.
陈凯歌执导的影片不仅具有精心铸造的叙事话语、声画语言和个性风格韵味,并且运用事物相反相成的规律,反思传统文化和人性,完成影片意象美的创造,体现出主创者在电影创新与审美追求上的起步、腾跃与求索。  相似文献   

7.
古诗中与药物有关的作品,以题材论,有采药诗、种药诗、咏药诗、药名诗等类型,其中采药诗的起源最早,唐宋以来"采药"又成为诗歌的常见意象,采药人也成为隐逸的代名词,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文学和文化现象。本文拟就采药诗的源流,以及"采药"作为诗歌意象的演化过程及其意蕴略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诗人龙彼德的意象诗《止水》、《大裂谷》等深刻的思想意蕴及其成功的原因,阐述了龙彼德在诗歌创作中独特的探索之路,并在与新诗现状的对比中,提出-系列值得思考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按照诗人所选物象与离别的关系来看,中古送别诗的离别意象主要有三种类型:空间隔离型、送别地名型、飞翔运动型。空间隔离型意象主要以两地遥不可及的物象或地名来表达诗人主观情意,经常运用的意象有歧路及两两相对的背反组合意象等;送别地点是送别诗一个重要的写作要素,像浦、亭、灞陵等泛指性地名在中古送别诗中已成为成熟的离别意象;飞翔运动式意象指飞鸟与那些能够自由运动的意象,如鸿鹄、别鹤、双飞翼、幻梦、浮萍等所表达的离别意味比较浓郁。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上,威廉姆·布莱克是英国第一位藐视情理规则、反对18世纪古典文学传统、珍视个人想象的浪漫主义诗人.<虎>诗为布莱克创作并被收入到其诗集<经验之歌>中,是一首反映作者进步思想的著名中短诗.诗人在诗中运用了听觉意象、象征意象、动感意象、引喻意象来具体表现其思想,读起来使人感到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对<虎>诗进行评论,旨在领会诗中的深刻涵义、挖掘其中的美学价值、借鉴诗歌中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11.
意象是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生命。由于文化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原文作者省却的意象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对原文的理解进行还原操作,以达到与读原文作者相似的感受。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意象补白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意象以其巨大的表现力和在诗歌中象征的载体,不仅可使抽象的思想感觉具体化,更能用来营造新奇独特的艺术效果。意象可以代表诗人的艺术风格,因此译者在翻译诗歌时将源文中的意象之美等值投射到译文之中,才可能做到语言等值转换而意象美不失。  相似文献   

13.
密切联系九叶派著名诗人郑敏1979~1999年的诗歌创作,对其富有知性的现代诗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知性诗的塑形方式:首先是运用诗人的创造力,通过多种艺术途径,将多种感知、体验转化为一个个新奇的意象;其次是运用诗人的智慧,通过多种独特的结构方式,使诗人的“知性和感性”在诗的内在结构中得到和谐的统一,使诗获得神奇的内在聚合力、弹性和张力,以增强诗的质感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阐释了意象是人们感觉到的并融入了情感与理智的个别事物及其形状与特征 ,诗的意象不可避免地组合成诗句 ,并进而组合成诗。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意象组合的主要功能是变抽象为具体 ,变一般为个别 ,变理性为感性 ,其组合的基本原则应以意为主。指出在分析诗歌意象时 ,应注意意象组合问题 ,如果孤立地进行意象统计与分析 ,势必将意象变为概念而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16.
在城市化进程中 ,现代城市面临着特色消褪和文化丧失的问题 ,如何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更好地把握城市文化特征 ,并用以塑造城市文化特色。根据这一目标 ,作者在对文化人类学学习的基础上 ,将社会、文化、城市规划融合在一起 ,提出城市文化意象的定义 ,共同探讨城市建设中如何重现再塑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7.
自晚唐论者提及杜甫陇蜀诗至今,人们逐渐加深了对其蕴涵的种种认识,形成了广义和狭义的陇蜀诗观念,其中的边地意象也概莫能外。杜甫陇蜀诗的边地意象,作为一个整体,是由若干个不同的意象群构成:意象群之一,西北边地风光与多元文化气息;意象群之二,边地殊异习俗与华夷共处情状;意象群之三,边地别致物产与艰难苦恨境况。杜甫陇蜀诗的边地意象,并不是意象群的简单排列,而是存在着“异面”与“多元”化的情况,诸如陇蜀诗的“道难”意象“、吾道”意象、归隐不遂、虚实搭配、史地印证、携家征行“、同谷”意象等,存在着“异面”与“多元”化的纠结,弥漫着漂泊之悲和时世之忧,艺术地再现了特定时期西北边地的民族关系,也成为民族融合、多元文化交融的诗史见证。  相似文献   

18.
阐释了意象是人们感觉到的并融入了情感与理智的个别事物及其形状与特征,诗的意象不可避免地组合成诗句,并进而组合成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意象组合的主要功能是变抽象为具体,变一般为个别,变理性为感性,其组合的基本原则应以意为主.指出在分析诗歌意象时,应注意意象组合问题,如果孤立地进行意象统计与分析,势必将意象变为概念而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李贺才情过人,诗歌的意象五彩缤纷,冷艳是其基本特征,此外意象的叠加、通感、跳跃、象征,又形成了其独创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20.
穆旦,作为"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创造了许多堪称经典的诗作.他的不同凡响之处更在于融会贯通之后的创新.尤其在诗歌意象艺术上,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意象增加了穆旦诗歌的新颖性和现代性,也延长了审美感觉的时间和过程.同时,它又是精确的,表达了诗人细微复杂的思想感情.穆旦晚年诗歌在意象的选取方式上有发展和变化,有对传统意象的颠覆,更显示其独特性.他晚年的诗歌创作呈现出自然的意象集中采用的特点,同时这也使诗人的诗歌意境更为深邃和悠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