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身体社会学为农村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通过对农村教育场域中"活生生身体"的描述,可以把身体概念化为农村教育和文化关系性质的话语。身体不仅是一个可以窥透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性自我,还是一个能够传达农村教育发展的象征性自我。  相似文献   

3.
相较印度及东南亚,中国底层政治有其在地化特色,即主要依赖个体表演、例外话语和身体暴力作为弱者的“武器”:采用个体表演的公开极化形式而非社群的集体抗争或者个体的隐藏文本;例外话语用来指认逍遥法外的他者而不非寻求对自我的法外开恩;身体暴力是弱者暴力和自我暴力而非强者暴力和他者暴力。  相似文献   

4.
多个案例让媒体和公众开始思考炒作式求助这一社会现象。这些案例引发公众对炒作式求助的质疑,因而,对炒作式求助进行梳理和解读十分必要。从社会流动结构中的弱者概念入手,本文解读了弱者的社会抗争与社会求助方式,指出炒作式求助是弱者的武器,但却是一种不可持续的表演式抗争,是碎片化底层的一种非典型化求助方式,其效果也不可过于高估。同时,炒作式求助也面临着巨大的道德风险,因而无法成为常态。因此,在信息权力成为权力之权力的网络信息时代,对炒作式求助抱以宽容和理性的心态,为弱者留出足够的表达空间和通道,以避免激烈的社会情绪的累积和爆发,是整个社会及新闻媒体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场域中,教师通过各种常规与要求对学生身体姿势、言谈举止等进行身体规训,使学生驯服,并且对于反抗的学生通过身体塑造来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我们有必要通过在课堂场域中分析教师对学生的身体规训,来进一步认识当前学生身体的课堂生活遭遇。  相似文献   

6.
传统医学伦理学意图沟通为身的医学和为心的伦理,但受到身心二元论基础的局限,传统医学伦理学只片面强调身的机械修复而忽视心的情感体验,难以抓住医学伦理的意旨所在。现代医疗技术更凸显了对身的改造与完善,因而在传统思维模式下医学伦理困境愈发严峻。对现代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思有必要实现身体转向。在身体伦理的视域中,现代医疗技术凭借高技术的运用以实现身心的良善合一为初衷,但在实践中又往往陷入身份认同危机引发的身与心的伦理困境,以及主体间对话缺失导致的我与世界的伦理困境。因此,充分利用身体伦理的学术资源,更新伦理向导的价值基础,成为现代医疗技术发展的题中之义。现代医疗技术的伦理向导应当回归身体,在医学实践中关注与体验具体的活着的身体,在医学伦理实践中打破理性的普遍价值规范的痼疾。  相似文献   

7.
媒介技术、身体真实与学习三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即身体与学习不可分割,媒介技术在学习场域中的运用需要身体的参与,媒介技术的不同与身体参与的程度又决定了身体真实的层次类型。基于“补偿性媒介理论”,从媒介技术的变迁出发考察身体真实可以发现,从印刷媒介技术到电子媒介技术再到数字媒介技术,身体真实相应地呈现出“去身真实—具身真实—拟身真实”的变迁过程。在此过程中,新媒介技术弥补了旧媒介技术的缺憾,通过对身体真实进行生理上、心理上与时空关系上的补偿,以一种新的尺度改变着学习者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理解环境的框架。因此,人们应该认识到媒介技术对身体真实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正确处理媒介技术与学习变革的关系,并充分发挥媒介技术的补偿性价值,推动学习智能化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8.
自理查德·舒斯特曼提出“身体美学”的学科提议始,相关的知识生产便呈逐级递增之势。舒氏“身体美学”思想恰如身体美学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性“事件”,不期然地联结起了传统与当下两种不同的身体美学研究范式。如果说舒氏身体美学及其之前的身体话语研究是对西方美学中身心二元对立传统的解构与超越,那么后人类时代的身体美学研究则是对身心统一的技术化践行与反思。因此,从“身体美学”到“后身体美学”的转换,从根本上说是知识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变革,即由在二元论框架内展开的以思辨为主的知识言说方式,向科技与人文大融通的“反身性”言说方式的转变。这种身体美学研究范式的位移,更新并重塑着我们的知识地图,让我们对“自然人”与“技术人”的本质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也为当下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具有紧迫性和必然性。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建立教育投资多元化制度,建立多种办学模式,开展“短、平、快”币口“宽、适、合”的实用技术培训,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语境是技术的现实存在场域,传统的研究虽然关注到了技术的语境维度,但将技术与语境分离的研究方式具有其不能解决之问题。语境不是外在于技术的,而是技术的内在构成要素,是孕育和解释技术的载体,现实的技术表现为技术—社会系统。技术只有在现实的语境中才能获得其结构和功能,实现其意义。从语境的角度反思技术,其实质是具体地、系统地和综合地研究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乡村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指乡村学前教育系统的内生发展,它不仅与城市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而且要突出乡村生态与文化特色,形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跨越式发展。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政策逻辑确立了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要重塑乡村学前教育质量观、完善乡村学前教育资源分配制度、深化乡村学前教育特色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创建“家园社”三级联动体系,最终形成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向农村延伸,为乡村振兴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基于高等教育普及化和乡村振兴的视角,追寻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逻辑,认为发展农村高等教育是文化逻辑、社会逻辑、教育逻辑和公平逻辑使然,是普及高等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进程、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城镇化建设的使命所在。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推进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方略,即:政府科学规划布局,创建农村高等教育体系;高校办在农村,创新农村高等教育模式;社会积极参与办学,创造条件促进农村高等教育发展;倡导学习型社会,促进民众逐步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传统危机治理模式在应对新时期复合型风险中存在诸多积弊。创新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转变传统“工程能力”的应急治理理念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面向。韧性概念的提出在丰富公共治理理论内涵的同时也为建构“中国之治”乡村危机治理体系提供学理支持。依据“解构建构”的逻辑理路尝试提出“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这一学术命题。基于“协同”和“信任”双重维度系统阐释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认为“多中心自组织协同”的网络结构形态强调党建引领下的“一核多元”;而“契约信任”是现代乡村公共秩序维系的前提,能够激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基于系统内部各要素联动融合的作用机理与实践应用,从多元主体的协同组织机制、政社互动的秩序维稳机制、长效常态资源冗余机制、社区数字技术赋能机制和动态调适持续学习机制等方面探究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运行机制,旨在重塑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拓扑型治理共同体结构,接续推进乡村韧性建构与风险治理体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乡土场域的信任逻辑与合作困境:定县翟城村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散的小农必须合作起来才有出路,这在理论上已为学界所公认,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但在实践中,农民往往难以合作。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这一困境,但都忽视了信任这一重要因素,因此难以解释农民合作中的种种复杂、甚至矛盾的实践。文章从转型期乡土场域中特有的信任逻辑出发,探讨农民特有的合作理性,而这些合作理性解释了我们在合作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乡土社会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关系形态锻造了小农特殊的信任逻辑——差序信任和具象信任,而当前传统村庄的急剧转型使得乡村社会的信任结构发生失调,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民特有的合作理性和合作行为。  相似文献   

15.
论农村弱势群体的媒介话语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分化越来越明显,媒介话语权在社会各阶层间的分配模式也产生了显著变化。农村弱势群体缺乏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手段,基本被排除在媒介表现内容之外,他们的媒介话语权被漠视和挤占,成为信息弱势群体。而解决农村的贫困与发展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让农村弱势群体拥有媒介话语权,有效表达自身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6.
依形式逻辑推导出结论,是现代语境下刑事审判该当的逻辑技术.但中国传统刑事司法,奉行的是实体主义原则下的实质逻辑推理,即非形式逻辑操作.其中,甚至包含了反逻辑的思维和推理.该种非形式逻辑操作,在本质上是对法律文本的解读中注入具有道德情感色彩的因素.这种惯常的、屡见不鲜的非形式逻辑推理过程,体现了传统司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国家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制度引导者、体系创新者、要素调配者和安全维护者。依循国家逻辑,要科学、理性地肯定、强化国家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即要突出国家设计的数字乡村建设理念,突出国家主体的数字乡村建设规范,突出政治引领的数字乡村建设路线,突出制度主导的数字乡村建设方式。防控乡村返贫,推进数字强国进程,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是数字乡村建设国家逻辑的价值取向。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国家逻辑应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协调城乡建设步伐,提高干部责任意识,追究违法违规责任,践行制度价值功效。  相似文献   

18.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乡村振兴全国积极推进。作为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育起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筑牢乡村全面振兴基础的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规划,探讨乡村振兴理论的生成逻辑和发展脉络,并结合北京科技大学脱贫攻坚阶段的教育帮扶实践经验,研究教育在实现乡村振兴总体目标中的现实意义,探究教育对乡村振兴的内在推动力,旨在为新时期高校发挥教育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通过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