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0-7326(1999)04-0096-02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分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武汉市委党校、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社会科学大学等单位主...  相似文献   

2.
陈家义  罗苹  黄璇 《学术研究》2004,(3):141-145
200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哲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社会发展辩证法与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理论研讨会暨纪念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20周年大会在广东东莞市虎门镇召开.  相似文献   

3.
1992年10月8日至12日.全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第七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学习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会议在江苏南通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专业分会、江苏省社科联、广东省社科联、上海市社科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与会的专家学者70余人,提交会议论文近40篇。会议围绕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部分观点介绍如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党的基本路线包心鉴(山东省社科联):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作出创造性贡献的,是毛泽东和邓小平。毛泽东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分析了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性质、特殊状况及解  相似文献   

4.
由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学会、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理论学习导刊》编辑部、四川大学哲学系、四川师大政教系、成都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四川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学会年会”于1993年11月18—19日在成都行政学院召开。来自省内各地从事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教学和宣传的理论工作者30多人参加了会议。代表提交专著、论文近20部(篇)。与会同志就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思想、邓小平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思想、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热烈探讨。现择其要者,综述于次: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是广东哲学界的优长学科之一,近十几年来,研究成果颇丰,走在全国前列,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同时,也面临着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深化和拓展的问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江泽民同志《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发表,为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在更紧密地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中深化和拓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日前,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会与本刊联合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学者们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乏启发思路之见.  相似文献   

6.
七月三十日,广东哲学界在广州市郊龙门县南昆山举行学术讨论会上,成立了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该会主要任务是:团结组织本省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研究有兴趣的专家、教授、学者,共同研究探讨社会主义社会革命和建设的辩证法问题,研究四化建设过程中的矛盾问题等。着重应用研究,同时与基础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该会计划组织撰写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史、社会主义社会质量互变等专著,并编纂有关资料。该会会长山广东省委宣传部顾问、广东省社联主席张江明同志担任。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哲学学会联合举办的专题讨论会今天在东莞市虎门镇召开,这是我们哲学界的引起大家关注的大事和辩证法界的大会。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学会于1989年12月下旬在成都成立。杨超、宋锡仁、郑瑛等理论界的老前辈和四川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社科院、省级机关党校的负责同志,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省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的代表,到会祝贺并讲了话。来自全省各地的60多位代表,对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的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进行了认真地、热烈地讨论。学会决定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四川省社科联负责主办的“第五次全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学术讨论会”将于今年5月底在我省乐山市召开。参加发起并共同召开这次会议的除上述三个主办单位外,还有中央党校《求是》杂志社和哲学教研室、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广东省社联、陕西省社联、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社联、贵州省社联、湖北省社联、黑龙江省社联以及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市社科联等二十多个单位。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的状况、矛盾演变及其发展规律——建国40年来的哲学反思。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运用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观点,总结我国四十年来的经验,论述我国当  相似文献   

10.
由陕西、广东两省社联共同发起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学术讨论会,于今年五月三日至八日在西安市举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哲学工作者共一百一十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七十五篇。会议主要讨论了:一、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问题;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辩证法问题;三、研究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方法论问题;四、观念更新与哲学现代化问题。现将会上部分论点简介于后。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对象问题到会同志一致认为,要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加以深入的研究,就要探求其研究的对象。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梁渭雄 《学术研究》2003,(11):66-66
从1983年11月在广东东莞市召开全国首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和1984年8月在广东南昆山宣告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诞生,至今20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的2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20年。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活动,就是在这样的新时期新实践中应运而生和发展起来的,从专题研究发展到学科建设并逐步形成了从广东发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3月出版了。这本论文集是从1983年11月在广东省东莞县举行的全国第一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讨论会所收论文中挑选出来的。它共收论文85篇,着重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问题。这是我国一本从多方面探讨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的哲学论集。它出版后受到我国哲学界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3.
<正> 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的研究,是我国哲学界近年新开拓的一个领域,广东哲学界最近联合召开研讨会,探讨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以及理论体系等问题。现将部分论点简介如下: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有五种不同的理解和表述:第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应着重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关系,包括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对立统一规律的新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如何经过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而不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从而揭示社会主义社会从不发达到发达、从低级到高级阶段的矛盾变化及其辩证发展规律。第二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应该  相似文献   

14.
马中柱 《学术研究》2001,2(12):159-160
由张江明提出组织并与邱金用、梁渭雄一起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现代化建设辩证法新探》一书 ,概括了张江明为代表的广东哲学界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理路和主要成果 ,对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很有启发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很有意义 ,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著作。一从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到研究现代化建设的辩证法 ,是研究的拓展和深化。广东哲学界在 2 0世纪 6 0年代即开展对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继续这项研究工作 ,开始还是对一般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研究 ,后来侧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法的研究。这本《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与时俱进拓宽视角--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卓红 《学术研究》2003,(11):68-69
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是哲学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从1983年全国第一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在广东东莞市召开至今已经整整20年。经过广东及全国同行学者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贡献。 20年来,社会主义辩证法始终立足一个基础,实现两个结合,坚持两个主题,展示研究的三大特色。一个基础,就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实践;两个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的推动下,广东哲学界解放思想,联系实际,逐步开展对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的研究,日益得到全国哲学界不少同志的关注和重视。1983年11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和广东哲学学会等单位在广东省东莞县,联合举行了全国第一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的学术讨论会。1985年4月,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社联、哲学学会和广东省社联、哲学学会等单位联合举行了第二次讨论会。这些学术活动不仅检阅了社会主义辩证法问题的研究成果,交流了有关的研究经验和方法,而且把这一研究不断推向深入。近几年来,广东哲学界在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不完全的统计,提交有关会议讨论的学术论文近二百篇,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的有七、八十篇。另外,还发表了数十篇有关的译作和学术动态。先后出版的全国第一、二次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东哲学界的同志积极开展了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的研究,并陆续组织了一些专题讨论;下面选载的是在社会主义时期质量互变问题讨论会上的二篇发言。我们希望,在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探讨研究逐步深入下去,结出硕果。  相似文献   

18.
广东学术界探讨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迅 《学术研究》2002,(9):59-63
2002年7月12日 ,广东学术界部分专家学者就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代表党中央首次正式使用“政治文明”概念及其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何论述政治文明 ,新时期建设政治文明的内涵、核心、层次、特点和规律 ,新时期建设政治文明的重大战略意义 ,新时期建设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法制文明的辩证关系等 ,展开了热烈的座谈。这次座谈会是由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会、广东精神文明学会、广东社会学学会和广东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联合召开的。张江明、…  相似文献   

19.
由张江明主编、高齐云等副主编的《社会主义辩证法新探》(以下简称《新探》)一书,最近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从理论体系上比较全面地阐述和研究社会主义辩证法问题的学术专著,是我国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又一新成果。社会主义辩证法是一门新兴的哲学学科,对它的研究,需要而且已经开始从“搜集材料”的阶段进入“整理材料”的价段,从分门别类的具体探索阶段进入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阶段。这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辩证法自身理论探索的必然趋势。《新探》适应了社会主义辩证法理论发展的这种要求,在广泛总结、吸收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辩证法专业分会、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委党校、深圳大学、深圳社科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邓小平哲学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暨全国第九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讨会”于7月20-24日在广州召开。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围绕着邓小平哲学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政治家、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