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高消费现象探析叶松庆当人们还在那里滔滔不绝地争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谁是谁非时,高消费的风暴已横扫了大学校园,使愈来愈多的尤其是来自城市的大学生们,热衷于扮演“贵族学子”的角色。他们中的一些人的吃、喝、穿、戴、用等可谓上了档次,他们已把高消...  相似文献   

2.
高消费在中国大地上已初露端倪,正在蔓延开来;人们的私欲也越来越膨胀,大有欲壑难填之势。高消费的蔓延必然会给中国社会产生诸多影响,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产,会在短时期内推动有关行业的发展,解决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一是普遍高消费热情与我国民众购买力低下之间的差距;二是维持高消费生活方式所需的资源和能源与我国实际可利用的资源和能源之间的不平衡;三是高消费所提倡的消费至上的价值观与中华民族注重节约的传统价值观之间的不和谐。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而且还是一种社会行为。高消…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目前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如何消费完全是个人自主选择的一种个体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经济学上按照消费的性质,分为:“红、白、灰、黑”4种类型。所谓红色消费是指一切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消费;白色消费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灰色消费是挥霍性、浪费性的消费。具体又可细分为3种情况:1.损公肥私的消费。2迷信消费。3.超理性、超现实的消费;黑色消费是指有害社会和个人的糜烂式消费。按照这种标准,高消费属于灰色消费。但细分起来,损公肥私、一掷千金的高消费不是所…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明清江南消费经济系列探测文章的第二篇。文章在《明清江南消费经济探测之一》(载《华东师大学报》1988年第2期)对明清江南消费行为作了九大类具体考察的基础上,着重论证明清江南地区突出的高消费行为。由于它是以奢侈品消费为大宗,使手工业生产奉行的是质量竞争,而不是价格竞争,因此,无益于经济结构的突破。奢侈性消费又污染了社会主体力量的心理素质,在他们中间无法造就出一代社会变革者。更为严重的是,政治一体化的传统社会结构,政治强有力地统治着经济。所有奢侈性的高消费无不靠政治力量的支撑,更鼓励着富有者必须攫取政治权力,从而又稳固了传统的政治结构,经济难以取得相对独立的发展。因此,奢侈性的高消费,只能导致商品经济的虚假繁荣。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曾长期被贫穷困扰的国人相继实现着脱贫致富的宿愿。随着收入的增加,许多人仍然恪守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有相当部分人以高消费为时尚。然而,在五花八门的高消费背后,却是:形形色色的愚昧消费红色消费——婚姻大事潇洒走一回。“红白喜事”、“婚庆祝寿”是  相似文献   

6.
透视"新贫族"的消费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芳 《社会》2002,(10):36-37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作了一次调查 ,此次调查地区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西安、成都、青岛、哈尔滨8个城市 ,以随机抽样方法发放问卷6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5100份。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26岁至35岁这个领导市场新潮流的群体中 ,相当一部分人是都市里的“新贫族”。他们拥有最现代化的消费品 ,常常和朋友光顾高消费的休闲场所 ,但他们手头能拿出来的钱还不如那些靠紧巴巴的收入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多。社会学家给这个新兴消费群体起名为“新贫族”。“新贫族”产生的背景“新贫族”是我国近年来在“扩大内需 ,拉动消费…  相似文献   

7.
丁启阵 《东西南北》2009,(12):18-18
唐朝虽然还没有形成现代稿酬制度——报章杂志出版社和书商按照字数、质量、销量,向作者支付稿费或版税,但是,唐朝已经有许多作家,他们可以通过写作获取大量钱财,乃至成为富豪。他们钱财的来源,不是稿费版税,而是他人的谢礼、馈赠。  相似文献   

8.
现在30岁以下的日本青年,出生后就受惠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他们享受现代化的高消费生活,受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学文化教育。这一年龄组的青年约占日本总人口的15%。他们自诩是“竞争的一代”,从小起就受到“上名牌学校,找理想工作,过舒适生活,千方百计在竞争中战胜对手”的思想熏陶。在校时为得高分数而昼夜攻读,进入企业后为博得上司的赏识和早日获得提升而起早贪黑。据对一家大企业500个青年职员的调查,早晚上下班途中看书看报学外语的人约占61%。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以无记名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形式,对本省某市城区某校六年级60名小学生近3年来有关消费行为作了调查。结果表明: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水平带来更大地提高,同时,空前的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冲击波使人们价值观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一些成年人追求高消费  相似文献   

10.
《创新时代》2011,(10):78-78
人造心脏等人造器官的相继出现,极大地刺激了科学家们研制人造肾、胰腺的欲望,但如何为植入人体体内的人造器官持续供电,成了这一研发项目的关键性技术障碍。科学家们并不希望通过外部系统与人造器官相连接来为人造器官供电,他们希望未来植入人体体内的人造器官可以利用人体自身作为燃料来源产生能量。  相似文献   

11.
曾良玉 《生存》2020,(7):0062-0062
随着语文教材编排上的变化和使用引起了很多师生和家长的关注,在教育上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那么在新教材的阅读教材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教什么、怎么去教、让学生怎么样产生兴趣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更是教师们关注的重中之中!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培养抓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上的兴趣,并让他们爱上阅读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更是他们的义务。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2008,(15):13-13
婴儿和儿童虽然幼小却能够记忆他们经历的灾难。在可怕的事件发生后,他们的行为常常会出现变化。他们可能更多地啼哭,变得非常粘人,会发脾气,打同伴,失眠,为以前从不担心的事情烦恼,或者失去以前学会的本领。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了,说明他们需要心理帮助,而你可以这样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都市的外来人口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指的从农村考入大中专院校进而步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这些人果真跳出了农门?果真将自己融入了现代都市生活?婚恋门前的徘徊从农村考入大中专院校,对农家子弟而言,可谓彻底跳出了农门。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毕业后被留在城市里工作,这对他们来说,生活的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下终于成为一名城市人了,可他们在短暂的喜庆之余,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陡然推到了他们的眼前: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们已进入了婚恋的年龄了。恋爱结婚,在一般人看来,他们是再容易不过了,手上有文凭,自…  相似文献   

14.
更正     
地震灾害改变了老人群体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其中许多老人失去家人,成为孤老,他们面临经济来源、生活照料、精神陪伴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救助。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系统视角、兼顾宏观与微观、利他主义的价值观等使得社工在介入灾后孤老群体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专业优势,有利于保障救助工作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历来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十分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这也是我们无法简单地将其划归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原因。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较多地注意了他们对现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国家和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的一般批判,却较少地去研究他们这种批判得以发生的内在根据和历史性的逻辑演进线索。我以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深层理论逻辑中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卢卡奇经济“物化”理论到后期法兰克福学派心灵的“支配”理论的重要递升过程。我发现,这一变化并不仅仅是在他们的头脑中发生的认识转变,而是他们关…  相似文献   

16.
吃龙虾     
去年秋天,我和几位老友在一起聊天,谈到当前社会上一些富裕起来的人赶时髦,吃、喝、玩、乐无所不用其极。高开支、高消费,实在令人瞠目。特别是在吃上,什么鲍鱼、燕窝、鲨鱼翅,鹿肉、熊  相似文献   

17.
<正>经过近几年的改革,现在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很难用“劳动收入”这一种收入来概括了。由于农民的自有生产资料增多,城市里个体户和私营工商业学增多,资产收入由原来的国家和集体两家所有,变为现在多家所有。经营收入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劳动收入在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中还是主要的,但劳动者除了拿劳动收入外,还享受着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他们还通过储畜、购买债券和股票获得利息、股息。因此,现在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分配,形成了一种有资产、经营、劳动、社会保障和其他收入这样五种来源、五种收入并存的新格局。分配格局的变化,使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而且,与物价问题、货币问题紧密联系。所以,必须进行综合考察,才能找到分配不合理的缘由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以其直观性、形象性等优势,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合理、恰当地运用课件,使学生通过图像、色彩、声音去感知事物的变化,去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演变过程。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加强写作方面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感。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首先放映了一段春天的录像,各种花草树木、山水雨人等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让人感到美不胜收。此情此景,马上吸引住了学生,唤起了他们的学习激情。录像播完了,他们还意犹未尽,禁不住发出“好美呀!”的赞叹。在朗读欣赏课文时,笔者设计了配音、配乐、配图片的课件,优美的音乐加上精心挑选的一幅幅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精美图片,再配以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课文朗读,充分调动了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9.
少儿电视节目创作刍议王平少儿电视节目的对象,就是那些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和初中生。少儿电视节目要面对他们,适应他们,引导他们,塑造他们,服务他们。这一节目宗旨决定了少儿节目工作者必须了解对象、接近对象、把握对象,以期通过努力,来完成...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之上的“华夷之辨”或“夷夏大防”的观念。鸦片战争后,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民族主义的这三种观念虽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开始萌发出新的世界观念和民族意识,但作为一种已根植于民族血液之中的思想,它不仅没有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在20世纪初这一特定的历史场景下,还和西方的近代民族主义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西方的近代民族主义首先是由梁启超介绍到中国来的。就梁启超和知识界的其他一些人对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介绍和宣传来看,第一,他们都认为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的实质就是“民族建国”,而“民族建国”所要建立的是单一民族的国家;第二,他们介绍和宣传的主要是德国和意大利的民族主义;第三,他们都视民族主义为救亡图存、建立民族国家的不二法门。但到了1903年后,梁启超的民族主义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于20世纪初。推动这一时期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有两种力量,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辛亥革命前后,建立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共识并得到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