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亦伟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3-34
楹联已有千年历史,是中国独有的文学体裁。然而长期以来,楹联的发展始终存在着一个怪圈:一方面是因其概括力强、雅俗共赏、适用范围广泛、实际运用价值高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另一方面却因缺乏理论的支撑而在文史上难见其踪影。 相似文献
2.
论关联方及其交易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界定关联方和关联交易是规制关联交易的前提。关联关系的界定标准是关联交易界定的前提。关联关系的最终落实少不了主体的存在,因此,关联方的界定殊为重要。我国的立法有必要对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界定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任先大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
清代联学大师梁章钜秉承师说,认为楹联作为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文体肇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实际上,唐代才是楹联的真正产生时期.楹联产生于唐代,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梁章钜还对应制联、庙祀联、寿联、挽联、切姓联及集句联等楹联子类的起源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5.
办理刑事案件是复杂的智力活动,任何司法模式和司法制度都不能避免错案的发生,最近媒体频频曝光的刑事错案引起了社会广泛的探讨和反思.从刑事错案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刑事错案的两种不同类型——冤错和疑错.为了实现刑事案件错误定罪最小化,实践中应该严格贯彻疑罪从无的规则,其重点就在于疑罪的认定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6.
肖卫华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2-65+73
书院楹联是书院有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书院楹联在内涵上呈现着丰富的意蕴美:它饱含敦教深情,颂扬教化伟业,指点治学门径,追绍先贤道统,彰显书生意气,参究天人性理,闪耀着儒家的浪漫与理性光辉,是后人了解江西古代教育和学术研究的一扇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古代楹联广告的艺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29-33
楹联广告是以文学、语言艺术为基础的楹联艺术与招牌、店堂广告相结合的产物。楹联广告分布在店铺、酒肆、茶楼、书院、寺庙 ,反映经营特点、突出行业特征、渲染文化氛围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
11.
张洪兴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3-117
楹联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文学样式。楹联的产生,是受汉字特点、民俗文化、骈文繁盛、摘句品诗、格律诗成熟、政权推动、书法与建筑支撑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关于楹联是何种文体,历来争论不休。笔者以为,从文体的构成要素体裁、结构和风格等方面来看,楹联与词的产生发展一样,是五、七言格律诗的变体;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它是从格律诗中发展、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2.
纪国泰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4-21
"桃符"是对联的"渊源",似乎已成为联苑行家的共识。本文则认为,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文章指出:先秦文献中的对偶句式,是对联的原始形态;使对联的原始形态最终发展成为独立的文学形式的,先后是六朝的骈文、唐代的律诗、宋代的词和元代的曲。若论渊源关系,只有它们才称得上是对联的"渊源"。"桃符"不过是使对联"推而用之楹柱"从而获得"楹联"之称的媒介而已。 相似文献
13.
朱净之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0-33
本文阐述了楹联这一汉民族独创的文化形态所体现的汉民族的个性品格和文化特色,阐述了构成这种特色的物质素材、艺术母体、心理条件、载体渊源以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16.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把当前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分为特点迥异的三个大类予以界定:其一,知识灌输型。其弊端在于置学生于被动地位,只重书本知识的生硬灌输。其二,理解内化型。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着力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内化的能动理解性学习。其三,智能开发型。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和教学效果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7.
陈高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4):94-96
洗钱是指将不合法、不道德的收入演化为形式上合法收入的金融犯罪行为.司法部门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法律的角度、经济的角度对洗钱行为作出界定,以更好地打击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8.
戴海光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4-61
新文学受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影响很深,因而长期以来研究者习惯于从"西方"资源中探索新文学的文化渊源,而《楹联传统与中国新文学》则跳出这种研究模式的束缚,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发现了楹联与新文学之间的潜在关联:楹联传统不仅影响了新文学作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而且对新文学的主题意蕴阐释、艺术表达及叙述结构的建构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对于楹联文化的认识偏见,重构了楹联的文学史形象,拓展了对于新文学文化渊源的认识,对于今后的楹联与新文学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柴书毓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7-42
厕联是一种独特的楹联,古代社会就有书写厕联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社会,厕联以城市公厕为载体,成为公厕重要的文化景观。临汾市公厕景观叙事主要包括外观叙事、雕塑叙事与楹联叙事三种,其中楹联叙事是彰显公厕文化的重要内容。厕联承载着楹联文化传统,叙说着卫生文明观念、民生需求与人文关怀、地域文化特色及城市文明建设等内容。厕联既为城市建设增添了文化元素,构建了民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楹联非遗活力的唤醒、楹联文化的展示、楹联习俗的传承提供了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20.
李传明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1,(4):41-46
中国清真寺楹联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有着独特的穆斯林民族风格,是中国古代楹联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清真寺楹联高度概括地反映了中国穆斯林特有的心理习俗、价值标准及审美情趣.它有着内容广博、种类齐全、形式多样等诸多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