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美在自然”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命题,一直为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人们所提出、所探讨。“美在自然”的主旨是“自然”、“和谐”,其准则在于人的自然需要和生理快感的满足。美·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在《美感——美学大纲》一书中从人的动物机能和生理快感入手研究美感,用生物学的观点解释人的心灵,把生命看成是一种机械的、纯物质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以人的存在方式为显问题。通过对国民经济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中“非人”的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性考察,马克思建构了自己关于“人的方式”的理论架构。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和实践方式、人的存在方式是“总体的人”以具体的“全面的方式”即物质性基地的对象性方式、现实性展开的实践性方式以及历史性生成的社会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规定的立体架构和主导脉络。  相似文献   

3.
形式论再批判:苏珊·桑塔格的风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美学里的“形式”范畴容易让人产生外在物质性隐喻的概念,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如衣服之于人,并非如肉体之于灵魂那样不可分。桑塔格使用“风格”一词来替代形式,以此来改造传统批评话语,体现其批评智慧与美学思想。风格是文本的总体表现力,作为总体性的美学范畴,它超越了“形式”和“内容”的传统对立。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虽然是位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但是,他的哲学体系内却存在着许多矛盾。本文试就其哲学体系内在矛盾的原因,作些初步的分析、探讨,如有不妥之处,请读者批评教正。柳宗元的哲学体系是一个矛盾的体系。“气”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矛盾是这个矛盾体系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不同的哲学家对于“气”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从而使“气”具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多层含义。柳宗元对于“气”的理解,同样包含着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双重意义。柳宗元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关于元气是客观物质这一说法,在其著作的许多地方肯定了元气是物质性的客视存在,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唯一本源。《天对》说:“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这是说,阴、阳、天三者的结合受着元气的统一支配,元气的运动变化,  相似文献   

5.
炎泰 《社区》2009,(6):10-11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我买的香肠不合格,怎么取证?”“有没有不加防腐剂的食品?”“桶装水里长青苔属不属于质量问题?”“三聚氰胺到底是什么东西?”……一连串的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质监专家一一为你揭晓答案。  相似文献   

6.
朱熹崇尚“理”,追求“理”的最高理想境界,而“理”是“一个人生”“一个世界”的内在结构,并非远离人的彼岸世界之中的“上帝”“绝对理念”等东西,所以“理”(诚、仁、乐的统一体)与人有着一种天性的亲和力,是值得人敬仰和爱戴的世界和信念。正因为“理”的崇高性,人们在获得过程中就必须保持一种崇敬的心理状态。这种对“理”的崇敬所获得的一种自觉的深层的心理结构,也就成为朱熹所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包括审美和道德境界),“敬”是获得这种境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7.
史晋 《社区》2014,(16):53-53
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再成功、再自信的人内心中都会有一些空间是留给自卑的。所谓人无完人,一个人只有知道并了解了自己性格中自卑的一面,才能更好地反思自己、取长补短。“自卑”是小精灵,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中,关注性格中这些你不想看、不愿了解的东西,恰恰是自我超越的最好途径。结识自己内心的自卑是每个人的必修功课。  相似文献   

8.
“资料”一词已成为人们工作的口头语,诸如所说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等,显然这些资料是属于物质性的东西。在这里我不打算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仅就学术资料的概念、性质,和学报资料工作的内在规律谈谈自己的体会。资料不是随意形成的,资料的构成必须具有意识性、客观性。它是人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实践活动的记录,是人类意识的记录,是人类文明的留存。从学科来讲,资料是情报科学研究的对象,具有独特的地位,而不是某门学科的附庸。从学报资料的来源、整理与形成来看,它确实具有意识性、物质性、客观性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滕兴才  缪媛  庄庆鸿  李丽 《社区》2010,(14):61-62
大学生“蚁族”、“蜗居”,都是2009年媒体热炒的高频词。那么多年轻人用体温捂紧胸口深处的“北京梦”、“上海梦”,不愿它们破碎变凉。然而.真正对一个人重要的东西.让你活得丰润的东西,或许不只是大城市才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哲学何为的问题,哲学史上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把握人与存在合一(或者说天人合一)的整体是哲学的最高任务;一是认为,哲学的最高任务只是认识外在的客观事物之本质。本文同意海德格尔的主张,赞成前一种观点。就作为人与存在合一的整体来说,人即在整体之内,人不能像主客二分式那样站在存在之外,通过概念以认识存在、言说存在。要把握这样的整体,人只能在概念或语言不能表达的地方——在不可说的地方,通过“无”的境界,体验存在之整体的意义。哲学就是用可说的东西烘托出不可说的东西,用逻辑的、理性的东西烘托出超逻辑的、超理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人的肉体存在为关注起点,以异化为中心概念,以对物质性与抽象化辩证关系的考察为重要方法,对资本进行了一场深刻的伦理批判。伴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由于资本更多地投向身体,“生命资本”这一原本隐而不显的资本形式日渐突出而重要,并可能导致愈加深层的生命异化状态;这就需要从“身体”反观资本——对资本的抽象物进行物质性还原,并以一种强调身体在场性的伦理,尤其是将资本和技术具身化的伦理,对生命资本进行有效的伦理规约。  相似文献   

12.
人最初是从自己的自然个性( 需要和能力) 出发去进行活动的;但在满足需要的活动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障碍。为了克服各种障碍,人一方面将“是怎样”的自然需要转变成“应当怎样”的价值性需要( 价值意识) ;另一方面又把自己内在的各种能力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外化、延伸为各种工具,从而使障碍的克服、价值的创造成为可能。根据价值性需要和实际的可能,人在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克服障碍、创造价值的几种基本的方式,如利用( 或拒斥) 、沟通( 或隔绝) 、改造( 或保护) 、创造( 或消灭) 等方式。人要生存下去,就必须通过克服障碍创造出自己所必需的一系列的东西。而一旦一系列能够满足需要的东西在活动中被创造出来,一个支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体系也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13.
说『东西』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讲解了“东西”这个词,告诉大家“东西”,除了解释东边和西边外,还泛指各种事物,有时可特指让人喜欢或讨厌的人或物。  相似文献   

14.
“人”尤其是人的自我问题是中西文化、哲学历来所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中西文化对人我观的理解和体验,最显著地存在着“人天(自然)相合”与“人天相离”,“趋善与求真”的认识论与价值论差异。了解中西文化在人我观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对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真切把握,有助于我们寻找中西文化融合的切合点。  相似文献   

15.
很多长期研究异常现象的科学家都对不明飞行物(UFO)的存在毫不怀疑,但他们眼中的UFO与被神秘化了的UFO是不一样的.在他们看来,所谓“不明飞行物”中的“不明”,具是意味着目击者看到了某一样东西,但没有立即认出那是什么而已。通常来说,在某个时间段,在某个环境里,一般人只是简单地扫一眼,可能真的分辨不出天空中出现的许多东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犯罪结果”之传统定义存在着极为明显的矛盾和漏洞。一是将“犯罪结果”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混为一谈甚至等同起来,二是使犯罪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和作用处于两难境地。实际上,“把罪结果”并不是指危害行为给客体造成的一般损害,而仅指其中的物质性损害,即有形损害,因此不应包括非物质性的无形损害。在犯罪结果中,既存在定罪结果,也存在大量的量刑结果,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指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犯罪结果才是犯罪构成不可缺少的要件。  相似文献   

17.
记者:马教授,听说这两年您在做一部电视专题片叫作《中国老三届》,您是怎度想起搞这部片子的呢?马小军(中共中央革校教授,以下简称马):我对“知青”(知识青年的简称)题材一直比较关心,从1979年开始的“知青”热大概经过了几个浪潮,我一直都很关注,因为自己是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那些年的经历对于自己的影影不管怎样,至少它给每个个体留下的东西一定是终身难忘的。你想把它忘却,想把伤疤抹平、淡忘都是不可能的。我从1978年开始一直讯书、教书,在文化知识圈子里,对有关“知青”的文学活动、社会活动都比较关注。…  相似文献   

18.
李泽厚认为自然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 ,但反对把“自然的人化”的过程解释成为非物质性劳动实践的精神活动过程 ,他的“人化”主要含义是“人力化”。他“创立”“广义自然人化说”是为了无限制地扩大“人力”的辐射范围 ,但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概念魔术。通过解构这一“魔术” ,可以看出自然美的美在于“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契合” ,其单纯本质———“自然的宜人化” ,是对这种主客体契合关系从主体感受角度进行表述的通俗提法  相似文献   

19.
“实践”作为实践美学体系构架的基础性范畴,对其发展和完善应是实践美学的当务之急。目前实践美学的最大局限正在于实践范畴界定的模糊性,对实践美学的质疑大多也可归结到对实践理解的差异上来。因此实践美学应解决好“实践”中物质性与精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等关系,弥补自身的缺陷,以显示其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自我超越的开放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考察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 ,借用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 ,解读出马克思“自然与人应在对立统一中和谐发展”的唯物主义辩证自然观 ;重点阐述了其主要内涵应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二者的本质统一 ,分析了其四个基本特征 :即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性、客观物质性、劳动中介性和社会历史性 ,并揭示出其丰富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