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战后发达国家阶级结构中,旧中间阶层减少,新中间阶层增加,整个中间阶层在数量上不断扩大。马克思所预言的中间阶层的两极分化只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的长远趋势,并不意味着否认中间阶层的某些集团衰落而另一些集团兴起的现象。中间阶层的新变化也不表明发达国家出现了一个取代其他阶级的"中产阶级",所谓"中产阶级"是资产阶级人为拼凑出来的一个概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极对立的社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由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新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既不同于传统的资产阶级,也不同于无产阶级,即所谓的中间阶级。从总体上说,尽管存在着中间阶级有所扩大的现象,使得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呈现较为复杂局面,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呈两极化的态势并未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3.
如何评估当代西方出现的“新中间阶层”,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我国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本文认为,这种阶级结构的新变化,是由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工人生活水平提高和资本主义所有权同经营权的分离引发而出的。文章列举种种理由提出,“新中间阶层”属于体力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仍然逃脱不了工人阶级的一般命运,只不过他们具有不同于传统“工人阶级”的新特点罢了。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国家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引起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依然存在, 但同时出现了阶级结构多层次化的变化.尤其是在两大阶级之间出现了庞大的中间阶层,社会阶级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中型分布.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对当代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阶级矛盾、社会冲突及解决方式发生了变化,工人运动走入低谷;对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提出了挑战,导致传统左右翼政党出现了中间化趋向;当代西方国家的职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并推动了西方民主一定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家宏观经济调节机制的形成及其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作用的空前增强,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代的一大新特征,在国内外学术界已得到广泛认同。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是,这一资本主义的国家宏观经济调节机制,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才得以形成的?其在当代资本主义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本文即试图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实际资料,对此二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6.
中产阶级在西方社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然由于其阶层“边界”的不确定性,群体利益的异质性,故在西方社会两极贫富分化的现状中也难以避免其自身的分化。因此这种外在与内在的不稳定性,使中产阶级在社会经济地位上具有脆弱性和敏感性、文化生活上表现“中间性”和多重性、政治态度上存在矛盾性和复杂性。这不仅使西方中产阶级理论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而且也使其难以成为一个自觉、自为的阶级或阶层。尽管如此,中产阶级在当代西方社会经济发展中仍有其积极意义,作为人力资本抗衡金融资本的代表,其必然成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载体;而新中产阶级的兴起在意识形态上也具有潜在的反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的阶级与阶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社会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同时,阶级与阶级结构分析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也越发复杂而尖锐,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应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阶级与阶级分析理论;新中间阶层及其特征;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及性质。  相似文献   

8.
要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必须培育中间阶层。赖特基于罗默的一般剥削理论,提出了“中间阶级”的理论,并把“中间阶级”定位于一种“阶级关系内矛盾的地位”,而且认为“中间阶级”的扩大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也是中间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十六大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阶层的收入,赖特的“中间阶级”理论无疑对我国中间阶层的培育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新保守主义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8 0— 90年代 ,科技革命掀起新的高潮 ,整个西方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经济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劳动市场结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都发生了剧烈变动 ,加上 80— 90年代之交 ,苏联东欧剧变、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等都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即由福特主义资本主义时代向后福特主义资本主义时代过渡。与新时代相适应的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新保守主义正是上层建筑领域对于生产力、生产关系范畴内各种新变化不断适应的结果。新保守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全面渗透 ,引发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危机和劳动社会危机 ,为极右翼政治思潮的泛滥提供了经济、社会土壤 ,尤其是“9·11”事件后 ,美国新保守主义外交政策日趋强硬 ,整个西方社会政治钟摆不断向右倾斜  相似文献   

10.
在法国,新中间阶层是指地位介于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受雇佣的中级科技人员、中级管理人员、中级公务员、中级专业人员。新中间阶层是法国知识分子的主体,它的兴起是战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深刻变化的必然结果。它是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突出表现在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进步要求上。本文对产生新中间阶层的七个方面要求的原因作些评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阶级分析法没有过时,仍然适合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但必须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变化进行发展、创新.在当代社会转型期,应坚持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相结合.实践表明:中国已有"中间阶级"产生的趋势.因此,必须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注重平等和福利,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管理,从而建立起以"中间阶级"为主体的现代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社会是怎样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和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在目前已远远超出了理论探索的范围。这个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互相关联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所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它同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派别的区别在哪里?二是社会主义应当怎样进行建设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本文所要讨论的是第一个问题。后一个问题,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以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3.
今天,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双重变化的世界:外部,是一个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世界;内部,是一个亟待变化且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的世界.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经济、政治发展的新情况,50年代中期开始,以批30—50年代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为契机,出现了色彩斑斓的复兴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画面.这一历史画面,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已经或正在摆脱左倾教条主义的陈旧观念,汲取历史教训,创造性地探索各国走向社会主义的特殊道路,探索新的革命战略和策略.二是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本身的社会功能以及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影响.三是重视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研究.怎样认识当代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发生的变化,如何看待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些变化中的命运?这是人们关注的理论焦点.在这股马克思主义复兴的历史趋势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利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它使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资产阶级学者以科学技术方面的这些变化为理由,提出了一些所谓的“新观点”,即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不再是一个阶级对立的社会,而变成各个阶级融合为一体的“新型社会”了。目前,这些论调在资本主义世界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告别阶级”理论的要义,旨在依凭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阶级斗争形式上出现的新变化,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理论开辟非阶级、非革命的理论空间;其政治图谋在于强调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的基本原理已然失效,唯有用后政治理论予以强力补充才能实现某种层次上的跃迁。然而,由于它给马克思主义注入了太多的异质元素、置换了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核心内容与基本特征,因而其非但不能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增值,反而对之进行了各种巧妙的消解,在实质上构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疏离与叛逆。  相似文献   

16.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 ,新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飞跃发展 ,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型和阶级结构的变迁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剥削和统治形式更加完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显著的特征 ,从凯恩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再到“第三道路” ,都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为遏止利润率下降趋势而不断调节其资本积累模式和统治结构的结果 ;国际垄断资本势力借经济全球化之势日愈控制世界经济 ;金融垄断资本加紧全球性金融投机和金融掠夺 ;西方发达国家还推行新殖民主义和“新干涉主义” ,以维护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自我调节和改良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制度性质、基本矛盾和危机趋势 ,反而在新的基础上积累和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为 2 1世纪社会主义的复兴提供形势和条件  相似文献   

17.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军问题,是无产阶级组织和调动政治队伍的问题,是无产阶级在革命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正确划分敌友、配备阶级力量、打击当前一最主要的敌人的问题。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都需要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它是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成败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客观阶层地位是居民在社会分层中的结构位置,主观阶层认同是居民对自身所处阶层的主观态度.运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3年的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和交叉分析发现,客观阶层地位与主观阶层认同总体上具有微弱的一致性,但在内部结构上存在差异.客观阶层地位中经济收入和职业地位呈现金字塔型,主观阶层认同呈现下偏的橄榄型,主观阶层认同具有中间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向可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分为战前及战后两大历史阶段。战前主要以哲学理论为主,战后主要以当代资本主义理论为主。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的嬗变是与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阶级关系等一系列明显的新变化同步发生的,是对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与外部的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新变化在理论方向、理论探讨等方面的说明。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热切地关注和深入地研究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危机问题等。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的嬗变,一方面说明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研究与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们对于推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的观点与见解  相似文献   

20.
与战前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资本占有形式、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和社会阶级结构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社会主义要正确应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确立起与资本主义长期和平共处的发展战略,借鉴别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不断挖掘自身生产力内涵,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抓住机遇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