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一年,非典肆虐曾让中国的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但非典之后,中国的经济又很快恢复,并保持不错的增长速度。于是有国内外评论说,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真的过热了吗?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认为——  相似文献   

2.
资讯     
<正> 吴敬琏提醒警惕资产泡沫 据悉,从1998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GDP增长加上通货膨胀率相比,有一个缺口。这个缺口说明有大量没有实现的货币被积累起来。这些没有实现的货币积累起来,没有表现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以强劲的竞争力示人,并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回顾2007年,中国经济和企业亮点很多,如GDP持续5年以两位数进行增长;迎来大牛市;人民币升值;等等。而隐患也不少,如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物价上涨,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超过3%的警戒线;等等。  相似文献   

4.
韩国:增长依旧缓慢。过去两年间,韩国政府着力于抑制国内需求,以减缓通货膨胀、改善国际收支。而眼下,韩国政府正为去岁的“巨大成就”而感头痛。在1992年的头11个月内,韩国年通货膨胀率由1991年的9.3%降至4.5%;经常项目逆差则由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压力巨大,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平稳运行。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是描述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否具有较为显著的相互影响,不仅可以作为判断我国经济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而且对于政府制定相应经济政策以进行宏观调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来分析通货膨胀压力的产生及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2007年GDP增速将达11.6%或创12年新高12月4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蓝皮书指出,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更猛,自第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有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进一步明显,预计全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上年水  相似文献   

7.
国民经济中最核心的指标是GDP.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2003年,我国的GDP增长了9.1%,达到了11.67万亿元(居世界第七位),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达到了1090美元;2006年我国G D P更是达到20.94万亿元,增长10.7%,成为自1997年以来GDP增长最快的一年,为中国步入"全面小康"发展阶段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经营管理者》2023,(5):36-37
<正>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年四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2%。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成绩单。其中,多项数据的逐月快速回升成为了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主基调。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从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情况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形势继续保持2003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呈现高增长、低通胀、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特点。从经济增长9.3%左右、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约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等宏观指标来看,当前的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导致的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也很突出。中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现象加剧,外汇储备也随之增加。本文分别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两个方面进行顺差原因分析,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内需不足拖累中国进口增长、加工贸易占出口主导地位、外资大量涌入、资本流出渠道狭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这种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经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在总结双顺差可能对中国造成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双顺差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力为  赵越 《管理科学》2006,19(5):58-65
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首要问题,国际收支平衡表作为对外开放的事后会计性记录,它的结构及各组成账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把国际收支平衡表作为对外开放的事后会计性记录,从内外均衡的视角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研究贸易账户、资本账户和外汇储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进口、出口、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储备与中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国经济增长是出口、进口、进出口、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及外汇储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较之于出口,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4,(7):135-136
正中国经济仍为粗放型增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认为,2013年GDP达到56.88万亿元,同比增长7.7%,超额完成任务。但依然主要是靠粗放型投资增长来支撑的,投资增长19.6%。从纵向比较来看,2013年1元投资带来的GDP是1.3元,而在10年前的2003年,1元投资带来的GDP是2.11元,而在1998年1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保证经济建设中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也随之建立。所谓竞争性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GDP优先战略指导下的地方经济竞赛。客观地说,GDP优先的政绩考核为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没有增长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同样没有发展的增长也是不可取的。随着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GDP优先战  相似文献   

14.
数据     
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8% 2003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实现GDP22912亿元,同比增长8.0%1-2月我国进出口贸易逆差5.7亿美元 海关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两个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中国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平均年增8%,90年代9%,2003年达到9.1%。投资率,2002年到40%,2003年更超过50%。2003年物价突然上升,结束了5年的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预期将带动消费投资和高潮。基础设施能力有很大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创400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峰,可通过进口缓解国内物价上升的压力。中国经济已具备动力,可能出现20世纪90年代美国那样的连续8年的低通涨高增长。按照年增8%,2009年GDP比2004年初提高70%,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那么以美元计算的GDP将提高1倍,人均GDP超过1500美元。总量膨胀,财富增加是好事,但可能产生坏的结果。财富分配如果失衡,中国发展前景将面临风险。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出现了多方面的不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国防和公共教育卫生发展不平衡;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平衡;经济改革与政治社会改革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发展不平衡;社会各阶层发展不平衡;经济与思想文化不平衡。失衡的核心是新增利益和原有利益如何在社会各集团之间,在局部和整体之间、在眼前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中国经济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极为复杂,各类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极为严峻。总体来说,这一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是高增长、高通胀。一季度经济出现局部过热的迹象,GDP增速达11.9%,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二季度和三季度经济增长率逐季下滑,经济在健康稳定运行区间。而物价飞涨,相信是中国百姓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的最直接感受。  相似文献   

17.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贸易顺差的逐年扩大,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包括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利率、通货膨胀率,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然后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这些影响因素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加以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今年初公布的2004年度经济数据.似乎可以让管理层长长地松一口气:9.5%的GDP增长率、3.9%的通货膨胀率。中国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效果似乎不错。低通胀、高增长的兆头好像再度光临中国。然而。“两会”期间有代表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的实际通胀率不仅严重。且局部通缩的矛盾也会随时显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还潜伏着另类通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本文着重对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成因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调节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谢伏瞻 《管理世界》2005,(11):1-3,21
一、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当前宏观经济正朝着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调控目标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从200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看:GDP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既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也没有通货紧缩;就业增加(1月 ̄6月新增城镇就业59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8万人),消费增长,国际收支保持顺差,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运行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处高位。这些指标的组合表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是好的。但从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看,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新情况和新趋势。一是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从2004年5月以来平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