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乡 《小康生活》2000,(1):55-55
《专业户》99年第9期“建议与咨询”栏内(见第48页)发表“叶华君”抄袭稿件“黑旋风莫乱刮”,此稿是我发表在《内蒙古商报(扶贫专刊)》(见该报99.6.9第1075期),一字不差的照抄,特向贵刊反映。请对这种不道德行为予以揭露,并在审稿中严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年十月,汪曾祺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受戒》,这是一篇无论题材或风格都与近年来常见作品迥异的引人瞩目之作。小说以作者的家乡高邮县为背景,通过描写一个刚步入空门的小和尚明海和农家少女小英子之间的纯真爱情,逼真地反映了解放前的高邮社会生活,诗意地展示了秀丽俊美的里下河风光。值得注意的是,自《受戒》开始,汪曾祺的以家乡人民解放前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竟一连写了八篇(已发表六篇),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这些作品,不仅引起国内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而且引起了国外读者、学者的注意。虽然汪曾祺早在四十年代初就发表小说  相似文献   

3.
<正> 吴组缃是一位清醒的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早在中学时代,就开始用短篇小说试笔,曾发表过《不幸的小草》(1923年)和《鸢飞鱼跃》(1925年》两个短篇。三十年代初,他叩开了文学创作之门,连续发表了《离家的前夜》(1931年),《两只小麻雀》(1931年)、《栀子花》(1932年)、《菉竹山房》(1932年)、《卍字金银花》(1933年》、《天下太平》(1934年)、《樊家铺》(1934年)、《一千八百担》(1934年)、《女人》(1935年)、《某日》(1936年)等十多个短篇小说,这些抗战前的作品,全属于他的早期作品。吴组缃抗战前的小说创作,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革命传统,并且有了新的发  相似文献   

4.
《邦斯舅舅》是巴尔扎克于一八四七年写成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在他的现实主义巨著《人间喜剧》中属于“风俗研究”的“巴黎生活场景”。这部小说,是“巴尔扎克的后期的最代表的作品之一”(穆木天译《从兄蓬斯》第3页),“达到了他的艺术的最高峰”(支魏格《巴尔扎克传》第450页)。在这部小  相似文献   

5.
未德尔顿(1925—),新西兰小说家.出生于克莱斯特维奇,就读于新普利茅斯男子中学和奥克兰大学。16岁开始独立谋生,当过小职员、建筑工人、园林工人、话务员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服役于新西兰皇家空军和陆军部队。他游历很广,到过欧洲许多国家以及美国.1955—1957年,在巴黎大学深造两年。1970年在奥塔戈获彭斯研究员奖.他的主要成就为短篇小说,其中不少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发表.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1953);《石头及其他故事》(1959);《海滨漫步》(1964),《孤独者》(1972);《米德尔顿小说集》(1972);《拉尔夫·霍特策的画》(1972);《短篇小说选集》(1975);等。此外,他还发表过《诗六首》及儿童读物《从江河到潮汐》。  相似文献   

6.
一八五一年,美国作家斯托夫人所写的揭露奴隶制度的著名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黑奴吁天录》)发表后,曾经轰动美国,闻名世界。当时,美国南(?)盛行奴隶制,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着关于奴隶制废存问题的大辩论,小说以形象的手法对残酷的奴隶制度进行了生动的揭露和控诉,很自然地得到广大黑人的共鸣和废奴派的注(乙心)。林肯曾  相似文献   

7.
苏修《星火丛书》杂志一九七四年三十六期发表了尼·阿赛诺夫的一组短篇小说。这是一批奇文。作者被苏修文坛吹捧为“写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作家。然而读一读这几篇小说,就可清楚地认清此人是货真价实的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豢养的御用文人,他站在资产阶级特权阶层的鲜明立场上,以揭露现实为名,采取小骂大帮忙的手法,欺骗读者,为苏修特权阶层服务。  相似文献   

8.
诗人黄东成,自1953年发表第一首新诗起,迄今已在海内外发表长短诗两千多首,出版了《冬蛙》(1980年)、《花魂吟》、《青春的旋律》(1984年),《爱的琴弦》、《香港多棱镜》(1988年),《黑风暴》、《山魂》、《黄东成抒情诗》(1989年),《早春奏鸣曲》(1990年),《北方北方》(1991年)等十本诗集.本文拟仅就黄东成的抒情诗,掇英谈片,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9.
鲁迅一九八一年四月二日写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通过一个“狂人”的自述,深刻地揭露了几千年来吃人的封建社会的罪恶,发出了“救救孩子”的革命呼喊,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声响亮的春雷。它比俄国著名作家果戈里的《狂人日记》还要忧愤深广。果戈里的《狂人日记》共分二十段,是二十天的日记。各段的日期大多是不接连的,混乱的。小说里的狂人是一个部里的九等文官小书记(抄写员),过着穷苦的生活。他幻想部长的小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创作的三百余篇短篇小说里,一八八三年发表的《珠宝》是引人注目的篇目之一。它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颇具深度,加以构思的巧妙、冷静的描写和意外的结局,鲜明地体现出莫泊桑短篇创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坛上,与当时俄国社会反农奴制的斗争相适应,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家及作品,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运用各自独特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反映生活。普希金以其众多激情洋溢的自由诗篇,在俄国解放运动中起过重要的奠基作用;果戈里以其“含泪的微笑描写了地主们那种“动物性的、丑恶的、谑画的生活的全部庸俗和卑污”(别林斯基:《论俄国的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深刻地揭露了专制农奴制的黑  相似文献   

12.
诗人、儿童文学家柯岩的报告文学《船长》,1979年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相继被选入《优秀报告文学选评》(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范文读本》(北京出版社出版)、高中语文课本(节选第一节《汉堡港的变奏》)等书刊。今天重读此文,仍然使人感奋、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并得到社会生活美和结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3.
1760年左右,狄德罗写成了长篇小说《修女》。这部大胆抨击社会现实、揭露教会罪行、宣传启蒙思想的作品,在狄德罗生前未能发表并不使人感到奇怪,因为狄德罗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一种对行将灭亡的反动势力的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使反动统治阶级对之既害怕又恨之入骨。狄德罗因写出《论盲人书简》而受监禁,他主编的《百科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晚年专力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活动,编创了中国史学史上最早的学术思想史专著《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此外还编纂了大量宋明历史文献,在历史编纂学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1663年(清康熙二年),他写了一本著名的政治理论著作《明夷待访录》,揭露了明朝政府的种种弊端,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封建“君权”,表现了他的民主思想和史学思想。在其它一些史论著作里,也时常发表他个人对历史的看法。明清之际的社会大变动,意识形态领域里经世致用实学思潮的勃兴,都对他发生了很大影响,这就使他的史学思想具有了比较丰富的内容。本文试就此点略作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小说《看不见的人》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成名作,发表后曾获美国1953年全国图书奖,受到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高度评价。《看不见的人》以一个黑人青年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广泛地接触了美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露了在种族歧视制度下美国黑人的悲惨生活。但这部小说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反对种族岐视的范围,实际上小说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提出了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都面临的问题:即人的异化问题,作者通过小说中那位无名姓的年轻叙述者试图寻找真正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到清末光绪年间(一八七五——一九○八),随着改良运动的发展,出现了繁荣的势头,在数量上,据《涵芬楼新书分类目录》统计,有翻译小说四百种,创作约一百二十种。《小说界发行书目调查表》(载一九○七年《小说林》东海觉我作),就一年著译统计,有一百二十余种,阿英认为:“实则当时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上,约三倍于涵芬楼所藏”。在质量上,既出现了揭露官场黑暗的谴责小  相似文献   

17.
《乡村神甫》(《Le Cure du Village》)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陆续发表在一八三九年的《新闻界报》上的一部长篇小说。它同《乡村医生》(1833)、《农民》(1844—1852)等小说一样属于构成巨著《人间喜剧》的《乡村生活场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小说虽然并没有描绘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可是针对社会弊病,提(?)了作家的  相似文献   

18.
保尔·拉法格是法国工人党创始人之一。从1871年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前一个多星期为止,恩格斯同拉法格夫妇保持经常通信。恩格斯的信,已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译本)第33—39卷中发表。结合法国史研究工作,历史系沈炼之教授根据巴黎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与保尔和劳拉·拉法格通信》(Friedrich Engels Paulet Laura Lafargue Correspondance即恩格斯与拉法格夫妇通信集)第一卷(1868-1889年)中拉法格致恩格斯的信译成中文,并选择一部分在本刊发表。下面这四封信的主要内客是关于拉法格为捍卫马克思学说,揭露和反击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反动报纸的恶意诽谤和疯狂挑衅所进行的斗争。  相似文献   

19.
建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集中力量发动组织工人的同时,也开始探讨中国的农民问题。一他们发表文章论述农民问题,利用所编辑的报刊登载关于农民问题的文章、社会调查和通信,开展关于农民问题的讨论。《新青年》1918年3月发表的第一篇社会调查就是《震泽之农民》,1920年1月又发表《山东的一部分的农民状况大略记》。在1919年12月发表的《长沙社会面面观》、1920年4月发表的《山西底山西一部分的社会状况》及1921年1月发表的《海属社会面面观》等社会调查中,都论  相似文献   

20.
南北战争后的美国黑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八五一年,美国作家斯托夫人所写的揭露奴隶制度的著名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黑奴吁天录》)发表后,曾经轰动美国,闻名世界。当时,美国南卩盛行奴隶制,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开(尸一)着关于奴隶制废存问题的大辩论,小说以形象的手法对残酷的奴隶制度进行了生动的揭露和控诉,很自然地得到广大黑人的共鸣和废奴派的注忌。林肯曾把斯托夫人称为“发动南北战争的小妇人”,这当然未免过分夸张,但她的确从一个侧(?)触及到当时美国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奴隶制的罪恶。十年后,南北战争爆发,经过广大人民的浴血奋战,终于以当时比较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