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白华的人生态度和品格要理解宗白华的美学思想,就要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他的品格。宗白华曾是“五四”时期我国最大的文化统一战线团体——少年中国学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在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的时候,他曾同王光祈一起发过誓言:“此生不再入第二党会”。他大半生始终实践着自己这一誓言。“五四”以后,少年中国学会分化解体,他的小资产阶级的  相似文献   

2.
一、邓中夏的一首《女神》体诗邓中夏是我国早期的共产党人、杰出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他在从事繁忙的革命实践活动的同时,十分关心文艺的发展。“五四”运动后,他曾写《新诗人的棒喝》、《贡献于新诗人之前》等诗文,批评当时诗歌创作上的不良倾向,对新诗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文中十分推崇郭沫若的诗剧《棠棣之花》,认为它表现了“民族的伟大精神”;认为郭若的作品,“尽象《棠棣之花》,那就好了”。一九二四年十月十三日,共产党员、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李启汉被释放出狱,邓中夏摹仿《棠棣之花》中夏嫈的唱词写过一首《送李启汉赴××》的新诗: 去吧!战士呀! 我们是为群众而入牢狱的。我们从牢狱出来, 我们仍回群众间去。战士呀!去吧!试与夏嫈的唱词相比:  相似文献   

3.
一、释《女神》一九二一年八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了郭沫若的剧曲诗歌集《女神》。作者何以用“女神”作为这本诗集的命名? 弄清这个问题,对于了解诗人当时的创作意图及其艺术创作的渊源很有关系。一九二三年,邓中夏写过一篇《贡献于新诗人之前》的短文,文章在谈  相似文献   

4.
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要建立什么样的政权这一问题 ,我党历史上有许多同志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我党早期的领导人、工人运动的杰出代表邓中夏同志就是其中之一。他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 ,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建设作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他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政权建设的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在 2 0世纪 2 0年代我党领导省港大罢工运动时期他的一系列讲话和文献中。192 5年 5月 ,在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前 ,邓中夏在《中国工人》第 5期上发表了《劳动运动复兴期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1919年五四时期,陈独秀团散发他自己起草的《北京市民宣言》,遭军阀当局无理拘捕,坐牢八十三天,在各界的营救下出狱。出狱后,仍住在北京北池子公寓。此时陈独秀已辞去北大文科学长的职务,在国史馆任编纂。在这期间,陈独秀和李大钊一同参加了“国民杂志社”成立一周年纪念会和少年中国学会在京会员欢送赴法勤工俭学的欢送会,鼓励青年们发扬革命精神。陈独秀出狱后这些活动都受到军阀当局的监视,致使他在京很难继续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6.
(一) 马克思主义是在五四运动中才在中国传播开来的。那时,中国已有了一批共产主义先驱者。他们为了唤起人民,改造旧中国,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特别注意唯物史观的传播。从五四运动到大革命时期,努力传播唯物史观的,有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邓中夏.恽代英、瞿秋白等一批人。其中,李大钊走在最前列,在理论上阐述得比较多、比较系统的,除李大钊外,要算蔡和森、李达、瞿秋白。  相似文献   

7.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北方党组织的直接缔造者。对李大钊的建党活动,史学界已经进行了许多探讨和研究,但是,对他建党活动中所体现的特点,尚无专门的沦述,我们不揣浅陋,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纪念李大钊诞辰100周年。 一、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培养马克思主义者并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是李大钊建党活动的第一个特点。五四爱国运动中,广大的青午知识分子第一次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显示了巨大的喊力和历史作用。作为青年思想领袖,李大钊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李大钊最初的建党活动就是在这人中展开的。1920年夏天,李大钊与北大学生邓中夏、高君宇等人经过酝酿讨论,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穷会,该会的成员,以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国怕是没有第二人象宗白华那样“大名鼎鼎”而又默默无闻”了,从学生到教授六十来年,除一部《美学散步》使为数不多的学人知道以外,似乎别无更多可以表明他地位的东西。不过,颇为奇怪的是,一向爱挑剔的中国文人,对于这位老先生却又都一向不曾和不敢“相轻”。四十年代美学界有“南宗北邓(以蛰)”之称,八十年代更有“散步学派”之美誉。此足以察见宗白华的声望绝非薄浅的“著作等身”四字可以妄作比类的。近来获读新编宗白华美学文集《艺境》,久久地,生了一番结结实实的感觉:“中国美学研究第一人”的桂冠,实非宗白华莫属了。尤其感到,他集积年功力探入的关于中国艺术意境的研究,更是独树一帜,完全确立了他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无可非议的地位,并且直到今天仍旧成为我们许多人  相似文献   

9.
自一九一七年新文学运动的发韧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共产主义先驱战士陈独秀、李大钊就以新文学为号召,鼓吹白话反对文言,提倡新学反对旧学,为启迪民众智慧,唤起民众觉醒振臂呐喊,在全社会激起了空前反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至一九二五年,早期党的重要领导人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沈泽民,张闻天等,则在繁忙的工人运动之余,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10.
邓中夏(1894——1933),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北方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众所周知的。但他又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对此有所了解的人却很少,因为长期以来,仅见肖三同志主编的《革命烈士诗钞》上选有他三首短诗。近年,《邓中夏传》的出版,有关革命回忆录的印行,尤其是他的长诗《孤鸾曲》(四川文艺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新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因此,研究他的诗歌创作,就成为一件颇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邓中夏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英勇奋斗、奉献青春的一生,沿着青年邓中夏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轨迹,可以看出,在其青年时期,他的思想经历了三次伟大的转变。这三次转变,使青年邓中夏最终从一个受封建思想影响较深的旧式知识分子转化为一个完全信仰马克思主义并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12.
谭双泉同志在《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论战——兼驳‘四人帮’对李大钊同志的诬陷》和《论五四前后马克恩主义反对胡适派改良主义的斗争》两篇文章中,将五四时期“问题与主义”论战具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胡适发表《不朽——我的宗教》(1918年冬)、《实验主义》(1919年春)和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1918年11月)、《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19年5月)的战斗;第二阶段是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1919年7月)和李大钊的《再论问题与主义》(1919年7月)的战斗;第三阶段是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1919年11月)和李大钊的《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1919年12日),《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1920年1月)的战斗”作者提出的新看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二八年,我国曾发生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如何看待与估价这场重要论争,历来见解不一。尤其是在“四人帮”肆虐时期,更把这场论争搞得面目全非。本文着重就鲁迅与这场论争的关系,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这场论争是从一九二八年正式展开的。但早在一九二三,二四年间,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等早期共产党人就提出了“革命文学”主张,指出作家应投身革命实践,“做脚踏实地的革命家”,培  相似文献   

14.
<正> 震惊世界的省港大罢工是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邓中夏的名字分不开的。从大罢工的发动、罢工工人的组织、罢工策略的制订、罢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以至大罢工的经验总结,所有这些都凝聚着这位中国工人运动先驱者的心血。今年是省港大罢工的六十周年,本文拟探讨邓中夏对省港大罢工的贡献。前赴香港发动罢工省港大罢工是为抗议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而发动的政治性大罢工。以香港工人为主,也包括广州沙面租界的中国工人。  相似文献   

15.
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说到,中国工人的罢工斗争发生很早,但湮没不可考,据老工人回忆,最早一次工人罢工是1913年的汉阳兵工厂工人罢工。最近我在查阅旧中国海关报告时发现,早在1895年三月,香港的码头工人就举行过一次相  相似文献   

16.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作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传播的先驱者 ,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留下光彩夺目的一页 ;不仅如此 ,他作为一位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还在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上写下万古不朽的篇章。一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中国传播的拓荒者。辛亥革命爆发后 ,李大钊运用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中所学的经济学方面的知识 ,“慷慨思投笔” ,撰写了《隐忧篇》、《大哀篇》 (《言治》 1913年第 3期 ) ,针对当时“农失其田 ,工失其业 ,商失其源”的社会经济状况 ,提出了“振农、通商、惠工”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一九年《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李大钊《国民杂志》第1卷第2号 1919年1月1日按:《试编》未著录。《张传》误“1月1日”为“2月10日”。《选集》误“1月1日”为“2月1日”。《系年》称“1月1日”为“元旦出版”。《新纪元》未署名《每周评论》第3号 1919年1月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1889—1927)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又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和著名学者。为纪念他诞辰95周年,本文根据五十年来报刊所载有关论文,资料及史实考证等,对李大钊研究的情况作一概略的回顾。 一、一九二七——一九四九年 1927年4月李大钊殉难时,北京已处于奉系军阀的血腥统治之下,只在当时的武汉和国民军总部驻地潼关举行了群众性悼念活动。5月4日,汉口《民国日报》曾以《五四与李大钊》为题发表社论,号召人们从悲哀中生出更大的勇气与反革命派决一死战。5月16日汉口举行万人追悼大会,张太雷代表中共湖北省委致悼词。同时在潼关也召开了追悼集会,冯玉祥在唁电中称李大钊为“新思想界的泰斗”,“伟大的革命导师”。同一时期,维经斯基(共产国、际代表)、孟冰(袁玉冰)、高一涵等也先后在《响导》和武汉《中央日报》发表文章,介绍李大钊的生平事迹。三十年代,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的李乐光同志,在极困难的情况下收集李大钊遗文。李乐光1933年被捕后,文稿辗转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准备发表,并请鲁迅作序。为此,鲁迅写了《<守常全集>题记》一文,高度评价李大钊的遗文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  相似文献   

19.
一九二○年《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李大钊《新青年》第7卷第2号 1920年1月1日按:诸家目录著录皆同。《美利坚之宗教新村运动》李大钊《星期评论》第31期 1920年1月4日按:《张传》未著录年代日期,另又著录一题为“《美州的新村运动》《人道月刊》第2期1920年”。《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流云》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诗人宗白华先生于1923年结集出版的一部诗集.宗白华是“五·四”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小诗,曾和周作人,谢冰心的诗作齐名.《流云》这部诗集被誉为小诗派的殿军.对宇宙,人生的自觉探索和对艺境的哲理性的体验,是宗白华诗作的重要特点,正如宗老所自言:“诗文虽不同体,其实当是相近的.一为理论的探索,一为实践的体验.”(《艺境》)宗先生一生致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