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丧葬礼仪是人生的最后一项礼仪,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与傣族在丧葬习俗方面有较大的比较价值,就相同点而言,有临终仪式的相同;丧葬形式上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就不同点而言,有奠仪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两个民族在丧葬形式的具体操作上也存在一些差异;两民族在对待死亡的态度上存在差异。藏族与傣族在丧葬习俗方面存在异同的原因如下:藏族与傣族在丧葬习俗上造成差异的应该是两族不同的生死观;原始宗教对两个民族的影响程度不同;佛教的传入与地理环境影响了两个民族的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2.
回族的丧葬习俗深受伊斯兰教教义的影响。回族人在“归真”前,要念“讨白”,要“口唤”;“归真”后,严格恪守伊斯兰教的丧葬习俗。回族虽然散居全国各地,但葬礼大同小异,可以说,回族人每一次丧葬,就是一次民族高度内聚力的演练,这也许就是这个民族的特色部分。另外,回族的丧葬习俗,乃至于整个穆斯林的丧葬观,都是与当前中国社会所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相吻合的,因而也是合理的、值得进一步肯定和提倡。  相似文献   

3.
丧葬仪式作为人类共有的风俗习惯,它既是生存环境所造就的文化现象,又是宗教观念的文化行为。吐蕃王朝时期佛教没有传入之前,苯教为理论根基的丧葬习俗在藏区广为流传。苯教对各种丧葬习俗进行诠释,逐渐纳入到苯教的理论体系当中,致使藏区的每种丧葬习俗均趋向复杂化和规范化。佛教传入以后,丧葬仪式发生了巨变,尤其是理论根基的变化导致丧葬仪式发生变化,并逐渐与苯教理论体系影响下的丧葬习俗拉开了距离。  相似文献   

4.
丁双双  魏子任 《河北学刊》2003,23(6):151-155
佛事消费习俗是唐宋时期一项重要的丧葬消费习俗,这一习俗的形成受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影响,与时人的心态观念密不可分;反过来,该习俗又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唐、宋丧葬中的佛事消费习俗既有相通之处,又因佛道二教的发展等原因而各具特色,但总起来看,佛事消费习俗在唐宋时期的丧葬消费习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们的生死观、价值认知、社会崇尚等一系列追求倾向和消费倾向,影响后世深远。  相似文献   

5.
齐鲁地区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具有深厚且繁琐的各类服饰习俗,其中,丧葬服饰习俗是体现了齐鲁地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对齐鲁沂蒙山区、淄博与潍坊地区、胶东半岛沿海地区的丧葬风俗的实地考察,并结合地方志文献记载,可以总结出齐鲁民间丧葬礼仪中的各种服饰习俗:生后寿服的讲究、子女亲属孝服的区别等,解读了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古人对生命的崇拜、传统哲学思辨五行五色色彩观中丧仪的尚白情结以及民间对于佛道教等教义的信仰等等。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葬俗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葬礼仪和埋葬习俗是重要的民俗之一,在同时代的不同区域或不同时代的同一区域人们对死者的丧葬礼仪、埋葬习俗都是不相同的。在我国,对于死者的埋葬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考古发掘和民族学所提供的材料来看,大体上有土坑葬、土洞葬、木棺葬、石棺葬,  相似文献   

7.
丧葬习俗是一个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折射,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藏族地区的丧葬习俗极具特色,几乎存在了世界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形式——土葬、火葬、塔葬、天葬、水葬、崖葬、树葬、石棺葬、附寄葬等等。藏族葬俗具有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受藏传佛教影响大、葬式种类齐全的三大特点。藏族葬俗的形成受诸如民族信仰、民族间交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而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哪一种文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01,22(2):75-77
丧葬习俗是指不同的民族在其殡葬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 ,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民俗。这种殡葬习俗与宗教信仰、宗教观念融会贯通 ,最终形成了殡葬文化体系。研究丧葬习俗和殡葬文化 ,是今后做好殡葬工作的需要 ,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元代少数民族丧葬习俗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有一些特殊的丧葬习俗。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在汉族文化影响下,这些丧葬习俗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对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对于元代各民族的交往与融合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墓葬与古蜀人的丧葬习俗傅正初丧葬活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每一个民族对灵魂、来生、鬼神等冥世观念的综合反映。它既有社会生活习俗的特点,又有人类特有的处理死者的信仰性质。丧葬形式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而且还受到人们宗教观念的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意...  相似文献   

11.
丧葬观念和丧葬礼俗有着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新疆史前和汉魏晋时期考古中,发现广泛存在着墓葬用火现象,这种丧葬用火现象一般被解释为火葬习俗。本文对新疆早期丧葬用火的考古材料进行了全面收集和整理,对各种用火痕迹和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总结,发现其隐含着更为复杂的行为背景。通过对墓葬用火目的和方式的研究,认为新疆早期的墓葬用火,实际上包含三种不同类型的丧葬礼仪和习俗,即重在对死者尸体进行火化处理的火葬,做为埋葬环节的墓室焚烧和体现生死观念的墓祭行为和做为埋葬环节的墓室焚烧。它们又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背景,并且在分布上呈现一定的地域特点。火葬主要流行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其文化显示一定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因素,主要分布于西北边境从帕米尔至伊犁河谷至阿尔泰山一线。以火祭祀习俗分布于克里雅河上游昆仑山中的流水墓地和塔什库尔干河畔的部分战国以前墓葬。墓室焚烧习俗是继火葬习俗之后出现于丝绸之路沿线绿洲的新葬俗。  相似文献   

12.
孙文福  王占琦 《理论界》2006,(4):154-155
丧葬习俗是俗民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集体行为模式。本文拟从祖先崇拜、宗法制度、风水信仰、儒家的孝道观、道教佛教与丧葬禁忌的关系来阐析丧葬禁忌形成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13.
墨家“节葬”学说,从习俗比较、制度成本、标准、外在权威等审视丧葬之礼的制度设计,与儒家、道家的丧葬思想形成了对比关系,并对后世的制度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我们今天从情、理、利的均衡看丧葬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区的礼仪习俗,是在上海独特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它大致上经历了古代、近代与现代三个重要的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古代时期,上海的礼仪习俗还没有完全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它受吴越文化的深刻影响,表现出了与整个吴越文化圈较为一致的文化风格与特性。古代上海礼仪习俗的形成大多具有浓重的封建色彩,较为鲜明地体现了封建主义的宗亲血缘关系与道德伦理思想,这在婚姻、丧葬、寿庆、祭祀、交际等各种具体的礼仪习俗形式上都有明显的表现。其内容大多与封建家族利益相关,形式大多十分繁缛复杂,它们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族制度和血…  相似文献   

15.
孙文福 《理论界》2005,(10):145-145
丧葬习俗是俗民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集体行为模式。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丧葬禁忌已深深地植根于俗民的精神深处,代代相传,直至今日仍大量存在。本文拟从文化心理等方面来阐析丧葬禁忌存续至今的原因,并以此为契机,谈谈由此而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 (1)民族习俗,即民族的生产、生活(饮食、居住、婚姻、生育、丧葬、信仰、衣着、服饰、节庆、娱乐、好恶、禁忌)等方面的传统习惯。对民族习俗的研究表明,民族习俗的功能是两方面的。它既是民族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反映出民族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精神风貌),又是民族物质文化建设水平的反映(体现了民族的知识水准、劳动技能、生产力状况)。民族习俗的这种双重功能,决定了它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民族人口的身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各民族的进步和繁荣,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民族习俗的优劣,影响着民族现代化的进程;对落后的民族习俗进行改革,理所当然地应摆上民族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议程。这是在近年开展的民族传统与现代化的讨论中,民俗改革的问题引人注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苯教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多藏区丧葬中的占卜、灵魂崇拜、神灵崇拜、白色崇拜等习俗文化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这些习俗皆是苯教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遗存和反射。文章通过历史渊源、遗留现象分析了苯教文化在安多藏区葬俗中遗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藏族的丧葬习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初是土葬,在藏文化的核心地带,逐渐从传统的土葬过渡为天葬,另有部分水葬、火葬、塔藏和树葬等.与其他藏区相比,处于汉藏文化边缘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奔子栏村藏族的丧葬习俗多种方式并存,其中土葬和树葬要进行二次葬,具有明显的无等级差别性、文化多元性和地域性,其独具特色的丧葬文化特征既源于这一地区独特的生态、人文环境以及历史文化的变迁,又源于他们对生与死的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是多元文化特别是汉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腰坑"葬俗一直以来被考古学界认为是商族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一葬俗在商代墓葬中普遍发现,并延续到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本文通过梳理考古资料,试对商周时期腰坑本身的功能、意义做一个总结和阐述,以期对商周时期丧葬习俗的认识提供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20.
死亡与中国的丧葬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葬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民族的宗教观念、灵魂观念等紧密相关。中国的丧葬文化大体遵循着“生死如一”、“聚族而葬”和神人相通三个原则。多种多样的丧葬形式和礼仪与我国各民族的生活条件以及早期的图腾崇拜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在丧葬文化中有直接的体现,像天人合一、等级观念、人生观等等。因此,我们对丧葬文化的多面性作用应有一个客观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