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元骏 《东南学术》2021,(2):199-204
对《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历来主要有两类解释.其一以“言”为世俗言语,认为此句意指言语导致了畛分的出现;其二以“言”为“至言”,将“为是”理解为“只因执了一个'是'字”云云.后一类解释对“为是”的理解,不符合先秦时的语词用法.且该句上承“一与言为二”之语,考察其语脉,应将此句之“言”理解为世俗言语,不宜将其视作“至言”.  相似文献   

2.
史经鹏 《理论界》2012,(6):86-88
中国佛教一直被认为是大乘佛教的代表。鸠摩罗什在姚秦时代传译了大量的大乘佛教经典,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那么,鸠摩罗什本人的大小乘观具有什么样的形态呢?通过综合研究鸠摩罗什的生存环境及其在《大乘大义章》中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鸠摩罗什在认识论的立场上将大小乘学说统一起来,并对小乘阿毗昙学说表现出一定的包容性。鸠摩罗什持有一种包容性的大小乘观。  相似文献   

3.
4.
湖南益阳方言中的“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炜 《云梦学刊》2006,27(1):137-140
益阳方言中的"阿"使用非常频繁."阿"在句法位置上,附着于体词性成分之前,在语义上表有定,具有提示与语音修饰功能.通过与汉语其他方言的对比和"阿"的语源考察,我们发现"阿"具有类似于定冠词的作用,是汉语量词功能泛化,语义虚化和语音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李进超 《兰州学刊》2010,(6):176-178
梁斌的《红旗谱》在塑造出朱老忠等众多鲜活的革命英雄形象的同时,也塑造出了一些典型的女性形象。严老奶奶身处苦难的"老世界",心中时刻牵挂着老伴和儿孙,唯独"无我"。贵他娘身处战乱频发的年代,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存,是"有我"的中年女性。青年女性春兰、严萍身处新旧交替的革命时代,追求思想和爱情的自由,显示出了对女性独立"自我"的渴盼。她们分别代表了20世纪上半个世纪中国北方农村老中青三代妇女的典型形象,她们个性的差异根源于中国历史的巨大变革。《红旗谱》由此也深刻地揭示了时代历史变迁对女性命运的影响,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亚斌  郭赫男 《兰州学刊》2008,(6):139-141,53
自王国维提出“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以来,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不同,至今争论不断。从中西文化融汇的角度去梳理这段色彩斑驳的学术历史,对于深化当前的研究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阿Q正传》的以往研究主要集中讨论鲁迅如何通过该作品描绘中国人的国民性以及阿Q个性特点分析等。本文关注的重点有二:其一,借助西方经典叙事学的"叙事"、"叙述者"概念,分析作品中叙述者的身份、功能及参与叙事程度,阐述鲁迅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确立该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其二,本文依据修辞性叙事理论中的读者建构理论,探讨处于特定场合、特定语境下作者、读者、叙述者、受述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论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修辞交流,以实现对该作品叙事策略较为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是用全民性的广场狂欢和加冕脱冕仪式来实现对权威的反抗和消解。鲁迅的《阿Q正传》就充满了这种巴赫金式的狂欢化因素。通过阿Q的行为与语言的狂欢,鲁迅把丑恶与善良、高雅与粗俗、悲剧与喜剧等因素融为一体,实现了对统治权威的反抗和消解。  相似文献   

9.
10.
王国维论诗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说.在诗歌中,"有我”易于抒情,所谓"以我观物”,带有明显的作者主观色彩;"无我”则纯为写景,所谓"以物观物”,作者不介入,却有利于读者身临其境,实现物我交融.小说亦与此相类.近代小说中"有我”之作品大多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说教色彩浓厚,但艺术感染力稍逊."无我”之作品纯以客观之笔表达作者的创作意识,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1.
陈春敏 《兰州学刊》2011,(2):149-151,168
王国维的“物我观”,始终坚持“物”“我”对举,“物”只有在与“我”发生联系才具有存在的依据与意义,而“我”在“物”的经验感召下唤醒“我”关于“物”的普遍意识从而抵达“物我”合一,并将此思想运用于文学,提出景引发情情寓于景的“情景说”,在“有我之境”以“我”之自由意志观“物”和“无我之境”以“我”之物化心理观“物”中突出了在“我”的把握下达到的物我相契。  相似文献   

12.
《阿Q正传》和《太平天下》两部作品的主要人物阿Q和尹直员身上存在着一些共性。首先是性格上的固执和荒谬 ;其次是将虚妄当成现实 ,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再次是都被欲望冲胀头脑 ,且欲望不可实现。从美学意义上讲 ,两个人物都具有喜剧性。两个人物存在的共性 ,是由于作者鲁迅和蔡万植所处社会的社会状态、他们在世界观、美学思想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共同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老子》的“知”论是立基于这样一种“常道”观念:“常道”并不外在于天地万物,而是作为其本性寓于天地万物之中.老子“知常”论的核心观点在于:对“常道”的认识应当且必须通过“自知”途径来达成.这种“自知”以“致虚极,守静笃”的修心功夫为基础:一方面是遵循“既得其母,以知其子”的认知逻辑而达到“得道”与“知天下”相互统一的“知常”;另一方面是遵循“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行动逻辑而达到“知天下”与“守道”互相统一的“观复”.“知常”是“观复”的前提,“观复”是认知主体在自适其本性的生活实践中自我体会其本性的妙用,并借助于这种自我体会来达到对“道”的妙用的体认.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明清时期山东方言文献中前缀"阿"的使用情况的分析,并以同一时期与山东方言邻境的其他方言中"阿"缀的使用情况为旁证,可以看出,"阿"缀在明清山东方言中已经是一个非能产的词缀成分,在现实方言中已经消失,这一时期文献中的"阿"缀附加式复音词基本上属于用典和拟古用法。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作"无我"、"有我"二境界分别为"优美"、"宏壮"的判断,不仅与我国古典诗词创作和欣赏的实际相乖违,而且从学理层面看也存在两大理论误区:一是片面解读叔本华的"优美"、"宏壮"论,并以此为前提,单凭把握"无我"、"有我"二境界的主体心理特征分别与"优美感"、"宏壮感"相似之一端而遽下断语;二是在移用西方美学概念来讨论我国的文学现象时,忽视了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费尔巴哈批判了思辨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二元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与你”的理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既不从物质实体出发,也不从精神实体出发,而是从“我与你”的关系出发,是一种关系本体论。“我与你”的关系根本上就是“我与你”的对话,所以,“我与你”的关系本体论与对话辩证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吐谷浑谓"阿柴虏"的考证,认为吐谷浑迁至西北被称"阿柴虏"是西北土著羌人对其的一种蔑称,这与吐谷浑吃狗肉的习俗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朝、韩三国对《阿Q正传》的朝韩语翻译各有不同。在翻译的历史上,朝鲜半岛最早出现朝文译本,后来由合而分,韩国也有了韩语译本;在翻译的重心上,韩国多放在小说艺术的再现上,朝鲜更关注作品的思想价值和革命性;在人物称谓、注释以及汉字使用上,三个国家的译本所采取的策略也各具特色。这主要是因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个国家的接受语境不同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酷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发生于特定的个体或群体之间。在虐/被虐的二元对立结构中,呈现特定个体或群体的现实处境、生存状态、生命状态和精神状态。处于二元对立结构中的个体或群体往往以强/弱、施虐/受虐、杀/被杀等主动/被动浑然一体的形式出现。“酷刑”作为“酷虐”文化的重要表现方式,更着重于施刑者使用特定刑具和行刑手法,通过一定的刑罚程序,实现对受刑者肉体的惩罚、戕残乃至毁灭,从而在观刑者及更大的社会范围内达到对身体、思想、心理和精神的警戒、规训和控制。“酷刑”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艺术文本中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以往的<阿Q正传>研究忽略了鲁迅的个体性思想、情感以及艺术追求,从而忽略了鲁迅在<阿 Q正传>中开拓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这种传统主要体现为 一、深广的生活积累 ; 二、切身的情感体验 ; 三、现实的批判精神.它对于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在于 作家应该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积累和切身的情感体验,从民族的、社会的健全发展层面构筑艺术形象 ; 应该始终从"追寻人的天性"角度对任何束缚、限制人的发展的现象进行批判的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