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经济全球化以及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有很多 ,按照国际学者比较公认的解释 ,所谓经济全球化 (Globalization) ,是指商品、服务、信息、生产要素等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与形式不断增加 ,通过国际分工 ,在世界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简言之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 ,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过程。经济全球化背后的根本经济逻辑是 ,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配置。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和…  相似文献   

2.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的规模和形式不断增加,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这种趋势,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局面。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全球化经济是一个事实”,可口可乐、好莱坞大片、麦当劳、WINDOWS98,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反映。在21世纪,全球化将以新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客观分析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  相似文献   

3.
陈诺 《管理科学文摘》2012,(10):243-243,25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放眼世界,各国联系愈加紧密,“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全球化,不同民族的价值观、思想意识,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在全球范围内交流、碰撞和融合,从而不断形成共识。由此,必然带来对我国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却同时也带来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4.
关注科技实力的评估、指标和排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科技、教育日益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驾驭日益复杂和迅速变化的科技系统,各国决策者必须依靠同样比较复杂的指标系统和定量分析。对综合国力、科技实力的计量分析,不仅在国内,即使在国家外,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为了科技兴国,为了改变我国总是处在被评估、被解释、被冲击的“三被”地位,我们必须关注和建设起基于自己数据资料和分析的科学计量学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各国在贸易交往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殊文化背景与文化环境日益为各国重视,认识文化差异并采取恰当策略使国际贸易在文化融合的推动下实现真正全面的自由化是我们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6.
世界著名的经济评论杂志《财富》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球企业的“大比拼”,选出本年度的“世界500强排名”。这种企业评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逐渐成为各国上榜或是争取上榜的企业之间实力的显示和对比,以及各企业所在国家力量的较量乃至各国经济状况的显示牌和晴雨表。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经济已连续4年(2003年~2006年)保持超过4%的快速增长。世界经济的这一快速发展趋势,使世界各国都从中受益。那么,在这场“盛宴”中,到底是谁得到的油水更多呢?我们必须看到: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导者,发达国家从中受益更大。  相似文献   

8.
王静娅 《决策探索》2010,(10):35-36
金融脆弱性的特征使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难逃金融危机的厄运,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让世界各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都受到巨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场源于次级贷款产品的金融危机,多年积累的破坏性能量很大,世界经济增长格局、政府的公共职能、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监管模式也都发生了适应性变化,但是我们也看到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 信息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使我们生活的世界日益变小。不断扩大的商品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的资本流动,飞速发展的技术传播和信息交流等等,这一切都使得各国经济日益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经济生活的高度国际化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发生在世界经济范围内一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化浪潮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术发展和创新能力建设是世界各国谋求经济增长的主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产业、提升“软实力”已成为各国提升综合国力、抢占全球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必要手段。然而,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我们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1.
<正> 全球一体化与跨国公司的形成 随着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的生产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市场的迅速扩大,使得企业经营也日益卷入国际市场。世界经济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那就是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又表现为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各国家、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竞争也更为激烈,突出地表现在众多跨国公司的形成与日益  相似文献   

12.
刘伟 《决策探索》2010,(12):42-42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前言明确提出.“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和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13.
三论对日关系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日关系新时期: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当今国际战略大环境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在日益取代传统安全(军事安全)问题而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的主要关切。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鉴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利益日益相互渗透(当大国之间相互成为重要市场的情况下,把导弹瞄准对方国家即意味着瞄准自己必不可少的市场),鉴于现代武器技术破坏力的空前增强(如果在拥有先进武器的大国间发生战争,即意味着相互毁灭,同归于尽),[1]使得大国之间兵戎相见、大打出手的情景…  相似文献   

14.
财富中国     
北京赢了; 我们出线了; 2001年金秋季节,我们结结实实地火了一把,收获了一把。而“入世”指日可待,又将使我们欣喜与振奋:从申奥、冲击世界杯到“入世”的成功与辉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在走向新世纪之时令世界瞩目的尊严和骄傲,我们清晰地听到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民族,正生机勃发迈开伟大复兴步伐坚定而有力的脚步声。 如果说举办奥运会和冲击世界杯是参与“体育王国”的竞争,那么“入世”无疑是参与“经济世界”的竞争。“入世”意味着什么?“入世”将带给我们什么?本期专家论坛:《入世后…  相似文献   

15.
谢祖墀 《经理人》2009,(6):59-59
“全球化”,在世界各国各自救市举措之下,已经多少有些改变。由于各种潜在的经济利益、技术以及牵连的经济因素,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还将继续,不过人们普遍对全球化的信任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企业不仅经受着来自于国内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新形势的压力,同时,也经历着来自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跨越国界的无国界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它可能使有些经济活动绕过国界直接进行,使某些国家的经济主权形同虚设,这对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将造成巨大的冲击。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相关企业要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战略。国内外名牌主导经济现象纵观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活动轨迹,无不是以一批名牌产品来支撑的。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调查结果显示,名牌…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我们必须参加竞争——与世界强手的竞争。因此在“狼来了”的时候,我们自己必须是“狼”是“虎”是强者,至少在竞争中有信心把自己打造成“狼”与“虎”,如果你甘以羊羔自居,企求谁来给你一份同情或怜悯,那就有点可悲了。  相似文献   

18.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全球化实际上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我们这一时代的最重要特征。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是一个人类历史的转变过程,其基本特征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内在的、不可分离的和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全球化既不是“西方化”,更不是“美国化”和“资本主义化”,它是一种客观的世界历史进程。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喜欢与否,害怕与否,它必将深刻地影响中国与世界的命运。唯有深入研究全球化的规律,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才能在理论与实践上掌握全球化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更正     
1999年底中国与美国就中国加入世贸达成双边协议以来,“双赢”一词已深刻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自那时起,“双赢”一词在媒体、舆论以及人们口中出现的频率颇高。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江泽民主席提出“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所有国家。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都应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不是谁吃掉谁.谁战胜谁。  相似文献   

20.
刘杰 《领导广角》2000,(11):23-24
世界各国越来越感受到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之势。但是,经济全球化带给世界各国的决不仅仅是经济生活革命性的改造,它还不可避免地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面对西方的文化霸权战略,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把文化主权的维护放到战略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