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元崇福司考     
基督教各派在蒙元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元政府1289年在中央设立崇福司,负责管理境内基督教各派教徒、教堂和教职人员,并处理教徒之间词讼,地方上则由掌教司管理。崇福司和掌教司的设立加强了对基督教事务的管理,促进了其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一方福建泉州新发现的叙利亚文回鹘语景教碑铭从语文学角度进行了转写、译释。  相似文献   

3.
仆固部的兴起及其与突厥、回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九姓强部仆固部的兴起改变了漠北的政治格局,后来取代药罗葛、阿跌氏,成为西迁回鹘的可汗所出部落。  相似文献   

4.
景教在传播中国过程中往往依附佛教或借用佛教元素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泉州景教也遵循了这一规律,这可从景教石刻上得到印证。泉州景教石刻所反映的浓厚的佛教元素,不仅暗示了泉州景教徒与中国其他地方的景教徒保持着某种联系,而且许多图像组合的创新,反映了泉州景教石刻受不同文化环境而形成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黠戛斯是唐代居住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古突厥文碑铭中写做qirqiz.由于汉文文献记载黠戛斯的资料很少而且零散,对黠戛斯与突厥、回鹘的关系问题仅有很少的反映.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蒙古高原发现了数量不少的古突厥文碑铭,是研究突厥汗国、漠北回鹘汗国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黠戛斯历史的重要史料.在突厥碑铭中,清楚地记录了突厥、回鹘对黠戛斯的数次征讨,填补了汉文史书记载的不足.通过对这些碑铭的解读,可以清晰地了解黠戛斯与突厥、回鹘闻的复杂关系,看出突厥、回鹘文明对黠戛斯历史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佛教景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传中国的佛教、景教既有向中国传统文化依附、妥协、调和的一面 ,又有与之相矛盾的一面。佛教以其积极的态度 ,合理解决矛盾。加之中佛文化在文化指归上的同一性 ,使佛教逐步中国化。而景教未能或难以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是世界性宗教,它在中国的流行曾经有过漫长的历史。作为基督教的一个派别聂思脱里派(中国称为景教)最早于公元7世纪传入唐代中国,到武宗会昌灭佛(845年),在中国流行了二百多年。13世纪初,蒙古兴起后景教和天主教又传入中国,流行了一百多年。但唐元二代传入之基督教最后都湮灭了。研究基督教早期传入中国的历史,对于了解唐元二代中西文化交流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异端支派,其在中国传播的200年间,有过大量的经籍翻译。但是,对于景教的翻译活动,学界的研究很不充分。从当代翻译理论的角度对其翻译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我们研究中国翻译史提供一个视角,同时,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活动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王兰平 《西域研究》2014,(3):132-137
台湾学者曾阳晴著《唐朝汉语景教文献研究》在神学思想内容研究方面有所进步,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唐代景教的神论(三位一体论)、救赎论、基督论、圣灵论、人论、末世论,此外还将所有唐代景教文献综合起来,从纵向角度考察唐代景教神学思想传承、演变轨迹等,在这些方面均有一定独到之处,但此著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却存在较多的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0.
段晴 《中国学术》2003,4(3):311-314
源自唐代、涉及景教的文献寥寥无几,其中最珍贵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约莫不过两千字。然而,这些许文字却能成为解读历史的线索,如果将它们“放到当时社会的大气候和中西关系的特定环境中去考察”(林悟殊)。  相似文献   

11.
西安、洛阳唐两京出土景教石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洛阳出土的《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幢记》石刻,不仅证明了洛阳景教徒的传教活动,也证明唐代两京景教之间的互相联系与遥相呼应。通过从时代背景、地域空间、中外人名、民族信徒、家族信仰等五个方面,对长安景教与洛阳景教进行多角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景教在唐代虽是一个外来小宗教,传世文献很少,进入中国后又有所变异,但西安、洛阳都有景教的教区传播中心,这已是确凿无疑的了。长安景教碑和洛阳景教经幢是中国景教历史上最重要的两个出土石刻,尤其是"记"反映的社会内容信息更多,研究的焦点应集中在"记"而不仅仅是"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元代撒马尔干籍也里可温马薛里吉思家族为中心,考察其嫁接希腊医学和阿拉伯医学文化的重要作用及在中国传播回回医药文化的贡献,以家族个案佐证中古景教方伎化的华化特点。  相似文献   

13.
殷小平 《西域研究》2014,(3):95-103
爱薛是元代首位崇福使,与元代基督教管理机构崇福司的设立有密切关系。本文梳理了爱薛至元二十四年前后政治地位之变化,考察了爱薛与元代广惠司及回回司天台机构筹建之关联,认为崇福司有可能是爱薛自波斯归国后,利用自身地位上升而主动建言筹建的结果。文章还就爱薛是否为神职人员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4.
改写译经思想鲜明地贯穿于汉语景教经典对《圣经》的翻译中。这种翻译思想可大致体现为“形”与“壳”和“灵”与“肉”的改写策略。该思想与景教在唐代宗教、政治、文化多元系统中的边缘地位和翻译主体的文化立场息息相关。景教的改写译经思想与最终的译文效果形成了一个悖论:一方面只有通过“改写”才能使景教在汉文化语境中获得生存空间;而一味附会于儒、释、道的“改写”最终使景教丧失了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15.
泛突厥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股政治浪潮。它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整个中亚乃至世界的政治局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 ,泛突厥主义的整个发展历程 ,也折射出欧亚两大洲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牛汝极 《西域研究》2007,5(1):74-80
20世纪初以来新疆霍城县阿力麻里古城陆续发现了许多景教徒墓碑,其文字属景教体叙利亚文,其语言主要是中世纪叙利亚语,也有叙利亚语-突厥语双语的,但学术界一直少有人研究,本文对这些墓碑铭文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译释。  相似文献   

17.
林悟殊 《中国学术》2000,(4):239-260
明季天启年间(1621—1627年)出土的西安府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向世人披露了基督教在华传播的第一章;对该碑的研究,标志着中国景教研究的开始。陈垣先生曾指出:“要讲基督教人华史,还是要从唐代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讲起。”1而方豪先生论及中国的基督教时,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历史上。新疆的主体民族——维吾尔族。曾信奉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祆教、佛教和伊斯兰教。现在信仰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9.
学界一般认为景教经典充满儒道释味,虽然不乏一些介绍景教借用其他宗教词语的文章,但很少有人去仔细甄别这些词语的来源,更不用说分析这些词语在景教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从词语角度出发,选取了唐代景教文献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核心词语进行考察,重点分析这些词语的来源,以期探讨这些词语对景教在中国传播的本土化策略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对汉文资料的辨析入手 ,结合穆斯林文献 ,就西州回鹘同宋朝之间的交往联系 ,以及“西州回鹘”与“龟兹回鹘”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同时还考察了唐末、宋朝时期“西州回鹘”政权的辖境范围。并从理论层面上论述了高昌回鹘 ① 与中原诸王朝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