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吐火罗人的起源与迁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吐火罗人的族属 ,分析了公元前 2 0 0 0年至公元前 150 0年间新疆分布的几种青铜时代文化 ,认为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的克尔木齐文化、楼兰地区的小河—古墓沟文化为吐火罗文化 ,塔里木盆地中部的新塔拉文化和尼雅北方青铜文化则是吐火罗文化与羌文化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古代阿勒泰地区存在着两类青铜文化遗存:克尔木齐早期遗存和库希遗存。克尔木齐早期遗存主体年代范围很可能在公元前2千纪初至公元前2千纪中叶之间;而库希遗存的年代与境外的卡拉苏克文化的年代相当。从这两类遗存的总体特征来看,都与境外的相关文化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它们的形成与境外的同时期青铜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解决齐文化的基本特质这一重大学术问题 ,必须更新研究观念和研究方  法 ,要从历史的演进中 ,用比较和联系的观点进行把握。齐文化的基本特质与齐鲁大地上的另一文化系统——鲁文化不同 ,是与大海相关联的巫文化。齐文化的时空观念 ,与大海相连的巫文化 ,正是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产生的最好土壤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的齐文化研究 ,提出了独立的齐文化概念 ,并力图建立起真正科学意义上的齐文化学科 ,这无疑是齐文化研究史上一块里程碑。然而现有的研究成果多是竖切线条式研究 ,或横切断面式研究。上下贯通 ,左右联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尤其是齐文化发展的内部规律 ,齐文化各部分间的广泛联系、互动整合过程等重大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揭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拜读了宣兆琦先生的大著《齐文化发展史》。宣兆琦先生现任山东理工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齐文化研究院院长 ,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近二十年来 ,他辛勤耕耘…  相似文献   

5.
齐文化是一种独具鲜明特征的地域文化,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神秘性和智慧性等特征,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大量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人物自由开放、浪漫神秘、才智兼备,包蕴着丰富的齐文化内涵.挖掘其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从齐文化影响的视角探讨聊斋女性形象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齐文化作为中华早期文明先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独具的多元开放的价值特性、灵活实用的价值观念、重经验任自然的感性主义文化追求和鲜明的对外关系理念均呈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种面貌,其价值精髓在当今国际文化传播视野下具有传播的可行性。通过稷下学宫这一齐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契合点,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的多种途径,实现齐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7.
张华松是近年来在文史界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近几年 ,他那数十篇论点新颖、史料翔实、论证严密的论文 ,已经引起学术界的注意。继《水浒计谋鉴赏》、《历代诏书评析》等 1 0余部专著之后 ,他又推出了《齐文化与齐长城》(中国戏剧出版社 2 0 0 0年 1 1月出版 )。通读全书 ,我们认为这部著作具有如下几方面特色 :不囿成说 多有创新丰富而复杂的齐文化与齐长城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对一些重要问题展开争鸣 ,有的取得了一致意见 ,有的则存在明显分歧。例如 ,对于齐长城各段修建的时间及其所防御的国家 ,学术界有两种意见 :一种认为“西南…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在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齐文化中,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强烈的祖国统一的意识,如管仲、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和齐宣王的“莅中国而抚四夷”思想;表现为“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英雄壮举,如田单复国和王孙贾杀敌;表现为因国家衰败而产生的忧患意识;表现为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管仲、晏婴等人大胆地提出了殉国不殉主、“社稷是养”、“社稷是主”的口号;表现为希望并致力于祖国的繁荣富强  相似文献   

9.
齐、鲁地域文化,分别促成泰山宗教性神山和伦理性圣山形象。秦泰山刻石的“法家辞气”和始皇求仙活动,明显受到齐文化濡染。汉代封禅典礼的完备,得力于齐文化阴阳五行理论框架。封禅特重祭“天”,具有帝王自显和自警双重意义。鲁文化“亲亲尊尊”观念,导致汉封禅突出帝王权威和祖考之祀。“国泰民安”则是齐、鲁文化共同营构的泰山文化主旋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一书的文本学解读.在阿多诺看来,克尔凯郭尔首先是一个哲学家,其无客体的内在性概念的本质是唯心主义,这一点是由克尔凯郭尔自己的生存境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齐文化与秦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秦两国文化属于两种类型不同的异质文化,齐偏功利,秦重战功;齐人治,秦法治;在经济、文化、风俗等理念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同时二者也存在着文化的同质性,从整体而言,二者均属于顽强进取的文化类型;从质的方面看,两国文化都注重务实。纵观东周,最早称霸的齐却被后起的秦国所吞灭,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作用。任何一种区域文化都有其自身特定的规定性和一定环境、时代的适应性,而无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为了生存与发展而有意识地进行的物质创造与精神创建。先秦齐、楚两国作为周王朝的诸侯国,不仅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不同,而且奉行的治国策略也有差异,因而在文化上就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齐文化旅游的发展框架需要调适 ,基本目标是把齐文化旅游建设成为山东省文化旅游平台的骨干支撑点 ,基本对策是 ,打造一个品牌 ,建立五个支柱 ,优化区域环境 ,发展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一书的文本学解读。在阿多诺看来,克尔凯郭尔首先是一个哲学家,其无客体的内在性概念的本质是唯心主义,这一点是由克尔凯郭尔自己的生存境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齐国的灭亡固有其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失误等原因,但是,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探讨,就会发现,那些决定着政治、军事上诸多因素的最根本的东西,还是文化、思想的因素。特别是国民风气对国民战斗力的影响,价值观念对政治、军事决策的决定作用。齐败于秦,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说,应是秦、齐文化撞击、较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郭林 《浙江社会科学》2015,(1):80-85,24,159
如何提供价格合理的墓地应为老年福利体系建设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当前我国城市墓地危机亟需解决。从现代化的理论视角分析,西方工业化国家墓地危机是其殡葬改革的契机,我国近现代以来的墓地危机伴随着殖民主义文化冲突、现代殡葬制度初步设计以及系统的殡葬改革,当前城市墓地危机主要表现是墓地的数量不足与价格虚高甚至导致死无所葬。墓地危机是殡葬改革的转机,本文运用文化转型的理论,认为传统殡葬文化中祭祀文化转型是解决墓地危机的关键。在系统殡葬改革基础上,探索家祭文化的发掘与规范,公祭文化的培养与拓展,以及社会组织的整合与引导,以期促进祭祀文化转型从而解决城市墓地危机,抓住殡葬改革的转机。  相似文献   

17.
庄子思想的核心概念"逍遥"(即"道")内含由低至高的三个层面,即"无已"逍遥、"无功"逍遥和"无名"逍遥.和这三个层面相对应,庄子"齐物论"思想亦有"齐物"、"齐论"和"齐语言"的三层不同内涵.作为分别达到三个不同逍遥层面的途径,"齐物"、"齐论"和"齐语言"也有着由浅入深的先后之分.  相似文献   

18.
张光明 《殷都学刊》2000,(4):101-102
由宣兆琦研究员和李金海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齐文化通论》,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齐文化研究力作。该书分上下两册,含绪论、三编,凡18章,计81万字。《齐文化通论》的开拓性就在于:该书的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当代文化学理论,自觉地把齐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从而使齐文化成为一个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全书的立意看,《齐文化通论》的作者自觉地把齐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作为一门学科,它必须有自己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对克尔凯郭尔的哲学观进行探讨,即对克尔凯郭尔孤独个体的哲学的讨论。通过对克尔凯郭尔思想中的“孤独的个体”、个体存在状态及对存在理论和人本主义的影响等方面的阐释来展现其独特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塔什库尔干县下坂地AII号墓地的文化因素,对墓地的文化属性进行了辨正,认为其与塔扎巴格雅布文化共同性较少,总体上接近谢米列契地区青铜时代末期库勒萨依类型。墓地文化属性的确认,对于理解中亚地区史前文化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