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疆哈密五堡艾斯克霞尔南墓地因位于1999年发掘的艾斯克霞尔墓地以南的南湖戈壁而命名。墓地地处哈密五堡乡西南32千米、艾斯克霞尔墓地东南14千米处的南湖戈壁深处,2009年下半年已有部分墓葬遭到盗掘,2010年1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文物局的协助下,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2.
<正>比孜里墓地位于洛浦县山普拉乡比孜里村东南侧的二级、三级台地上。2016年3~4月,为配合墨玉县至和田市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资料。墓地北距洛浦县城22公里,东北距山普拉墓地约16公里,地处玉龙喀什河谷东岸。墓地中心点地理坐标北纬36°58'43″、东经79°57'26″,海拔1488米,墓葬主要沿台地西缘南北向片状分布,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1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为沙砾戈壁,  相似文献   

3.
拜城多岗墓地位于拜城县亚吐尔乡都干买里村东北约3千米处,地处天山支脉博依尼山南麓、喀拉苏河西岸戈壁台地上.地理坐标:北纬41°53′09.29″,东经82°04′52.86".2013年4月13日~6月11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拜城多岗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墓葬210座,出土遗物530余件(组).  相似文献   

4.
<正>喀拉苏墓地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阔克塔斯村西北2.5公里的戈壁草场上(见示意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队于2014年5月12日至7月14日,对喀拉苏墓地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53座,出土石器、骨器、陶器、铜器、铁器、金器等文物约六百件。喀拉苏墓地墓葬分布不集中,地表形态清楚。封堆多为岩石堆积,直径6~38米,有的封堆下有石圈。墓口多  相似文献   

5.
新疆尉犁县营盘古墓群考古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11—12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新疆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营盘一处汉晋时期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墓葬32座,清理被盗墓100余座,出土、采集文物约400件。同时对该地古城、佛寺、烽火台及古城北穆斯林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1996年至1997年间,考古工作者对这批墓葬资料进行了整理。这次考古发掘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被评选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现对墓地埋葬方式、出土文物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经济形态以及墓地年代等试作分析研究。不妥之处,敬祈指正。一、墓地概况营盘墓地位于罗布泊西…  相似文献   

6.
殷墟西区墓地,位于安阳小屯村以西,今安阳钢铁公司厂址范围内,包括白家坟西,北辛庄南,梅园庄及郝家店北,安阳发电厂西。这一墓地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发现的,共发掘墓葬约有2000座,1960年以前,探出150余座,发掘了约60余座。1969年至1985年间,发掘殷代墓葬1800多座...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月,王炳华先生编著的《古墓沟》一书,作为《新疆通史》研究丛书之一种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古墓沟墓地位于新疆孔雀河下游北岸台地上,是罗布淖尔荒原上一处保存完好的原始社会遗存,墓葬的年代距今约3800年,是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的典型代表。《古墓沟》是这一墓地的考古发掘报告。书中首先记述了墓地位置和所处的地理环境及当年墓地调查情况,然后逐一介绍了全墓地42座墓葬的发掘情况及出土文物,在此  相似文献   

8.
2012年8月29日至10月4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阿勒泰哈巴河县加朗尕什水库淹没区的加朗尕什基地、哈拜汗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发掘墓葬44座.两处墓地周围分布有大量的岩画,墓葬分布在别列则克河两岸台地上.墓地所在地是加朗尕什村牧民冬牧场. 加朗尕什墓地共发掘墓葬16座.墓葬地表封堆有石堆、石圈石堆两种,封堆直径3~12米.有的墓葬封堆上立有石柱.墓室有竖穴土坑墓和石棺墓,墓中人骨均不全,有的墓葬内不见人骨,另有无墓室墓以及疑似祭祀的遗迹.出土遗物有铜器、一件夹砂红陶罐和一件石拍(图1).石拍表面粘附着疑似金属的细微颗粒,这件石器可能是矿石冶炼的工具,陶罐内壁附着残留物.墓地北侧的岩石上有大量的岩画,主要为羊、牛、马等动物和射箭、舞蹈形象图案.  相似文献   

9.
营盘墓地位于尉犁县城东南约150公里,孔雀河故道之北约5公里,库鲁克塔格山山前台地上,届汉晋时期。因供水的常年冲独,使墓地形成许多道沙梁,墓葬集叩分布在台地东部数道沙梁的南缘,排列无规律,亦不见打破关系和迭压关系。1995年11月至1997年年底,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此处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及整理。共发掘古墓32座,清理被盗墓100余座,获重要文物约。400件,该墓地的发掘被评办“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营盘墓葬形制分有长方形竖穴全境和竖穴生土二层台两大类。技墓室大致范围棋入木桩。木质葬其形制在木港形馆、船形…  相似文献   

10.
周小明 《西域研究》2004,(4):102-104
加勒格斯哈音特墓地和铁木里克沟口墓地是吉林台古墓群中的两处重要墓地。吉林台墓群位于新疆伊犁河上游支流喀什河上游两岸台地上。喀什河河水丰足,河两岸山前台地上植被茂盛,这里很早就是游牧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为配合当地的基本建设工程,2001-2004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吉林台墓群进行了全面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先后发掘了穷科克一号墓地、二号墓地、呼吉尔台沟墓地、乌图兰墓地、别克巴斯陶墓地、加勒格斯哈音特墓地、吉仁托海墓地、铁  相似文献   

11.
循化阿哈特拉山卡约文化墓地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正> 阿哈特拉山座落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公社托隆都村的南端。“阿哈特拉”系撒拉语“白土”之意。1980年4月,省文物考古队前往该地区进行考古调查时,在该山山顶发现了一片青铜时代古文化的墓地。同年5至11月对该墓地进行了正式发掘。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东部。县东靠近甘肃省的临夏,两县县城相距约80华里;县北与本省民和、化隆两县为邻;其西、南两面与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尖扎、同仁两县相接。循化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平均海拔高达3000米左右。黄河蜿蜒流经本县北部,向东经积石峡进入甘肃。托隆都村东距县城约十一华  相似文献   

12.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伊犁特克斯县恰甫其海古墓群第三次抢救发掘工作于近日结束。此次共发掘大型土堆墓26座,其中最大的一个墓直径达61米,是新疆已发掘墓葬中最大最宏伟的墓室,距今约2300年至2500年。同时还出土了亚述式银罐、乳钉压花花纹式铜镜,均为新疆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区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新疆察吾呼》,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新疆考古所在察吾呼沟附近五处墓地发掘的墓葬资料。这些墓地大多属于史前时期,在新疆地区出版此类田野考古报告还是第一次。《新疆察吾呼》的出版,是新疆地区史前考古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察吾呼沟位于和静县城西北的天山南麓,1983年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两处墓地,并对其中的一处墓地进行了试掘。同年及1984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新疆队在这里发现了第三处墓地,第一次对这些墓地进行了较大规模发掘,发掘墓葬140座。1986—1989年…  相似文献   

14.
小双桥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20公里的石佛乡小双桥村附近,北依索须河,地势较高,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近年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商城工作站对此遗址进行了勘查和发掘。在遗址的断面上,发现有属于二里冈上层时期的灰坑、壕沟、夯土建筑残迹及石质柱基等。出土遗物  相似文献   

15.
1992年12月至1993年元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疆洛浦县山普拉汉晋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墓18座,采集、出土文物千余件,其中成形器物近600件。经多年努力,现已基本整理完成。该墓地出土文物丰富多样,反映出汉晋时期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情况,以及繁荣的丝路经贸与文化交流景象,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现就本次发掘情况作一介绍。墓地概况 山普拉墓地位于和田洛浦县山普拉乡西南的戈壁滩上,西临和田河 的东支玉龙喀什河,南距洛浦县城14公里。整个墓地由若干相互独立 的小墓地组成,东…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为配合新疆伊犁地区的水电、城市等基本建设工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尼勒克县、特克斯县、新源县等多处墓地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获取了一批珍贵文物和重要考古资料。一、发掘概况2010年度伊犁地区考古发掘的墓地有尼勒克县的铁勒克萨依墓地、铁列克布拉克墓地、汤巴勒萨伊墓地、特克斯县的库克苏河西2号墓群、新源县的别斯托别村墓地,发掘墓葬139座。  相似文献   

17.
《中文信息》2008,(5):53
拉甫乔克故城位于新疆哈密市西约60公里的四堡乡喀尔鲁克渠两岸。故城由渠东面的南、北两城和渠西一城组成。渠西一城仅存长约100米的东城墙遗址。渠东之北城,南北约180米,东西约150米,城墙残高2米,宽3米,城四角有残存的瞭望台,  相似文献   

18.
<正>巴仑台至伊尔根铁路位于和静县境内,全长93.5公里,为配合该线路的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3年7~8月、2014年7月~9月两次对哈布其罕萨拉沟、哈尔哈提沟和巴音布鲁克草原小裕勒都斯盆地东北山前地带内遗迹用RTK进行详细调查和测绘,共调查、测绘石构遗址和墓地40余处,对位于施工区域内的9处墓地、11处石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见示意图)。共发掘墓葬121座,祭祀遗迹9  相似文献   

19.
<正> 柳湾墓地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它位于乐都县高庙镇柳湾村北湟水中游的第二台地上。它的考古发掘工作于1974年开始,至1980年结束,而后又经过小范围的清理,先后共发掘墓葬1730座。1984年出版的《青海柳湾》发表了1974年—1978年发掘的1500座墓葬的资料,在这些墓葬中包括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墓葬257座,时代大致相当于公元  相似文献   

20.
艾尔根敖包墓地位于蒙古国中北部鄂尔浑省吉尔嘎朗图苏木。2008年,该墓地被首次发现。2014年至2017年,在鄂尔浑省省政府的资助下,蒙古国国立民族博物馆与鄂尔浑省博物馆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连续四年的考古发掘。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重大规划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漠北草原考古"正式启动,自此拉开了中蒙双方对该墓地进行联合考古发掘的序幕。文章主要介绍了自2018年以来中蒙双方在墓葬结构、文化内涵及遗存年代等方面取得的初步认识和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