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个体的道德动力应作为一个伦理学概念提出 ,并从内在道德动力、外在道德动力以及内外道德动力的结合上加以研究。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由物质驱动力和精神驱动力构成 ,个体的外在道德动力由外在激励力和外在惩罚力构成。实现外在道德动力和内在道德动力量与质的整合 ,才能不断增强个体的道德动力 ,造就具有自律精神的道德个体。  相似文献   

2.
道德情感是道德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极致形式 ,在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传统德性论对道德情感的功能期待过高 ,导致对个体修养的过分依赖而忽视社会制度层面上的道德安排。人的情感是易变的 ,人际沟通是困难的 ,加上道德环境的恶劣和道德控制的失度 ,都会影响道德情感功能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3.
人们可遵循的共同道德准则在和谐社会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而和谐社会对之有着强烈的诉求,然而现实生活中道德准则的构建却面临尴尬。构建一种注重实质内容与实现途径、做到义与利兼顾、公与私兼顾、能够对公共权力进行批判、并立根于中华民族传统而能汲取外来精华的共同道德准则当是可行之举。  相似文献   

4.
论道德蜕化     
道德蜕化是人们将曾经内化的合理道德原则规范又外在化的过程,它是外在道德情境变异与主体内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变异共同作用的结果。道德蜕化是个体精神败落的机理所在。因此,在社会腐败不断漫延的今天,如何从社会制度支持与个体道德修养提升的角度积极阻滞道德蜕化的发生,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康德将他的理性批判事业推广到宗教领域,限制宗教于纯然理性界限之内.“道德上恶的人能否弃恶从善以及如何弃恶从善”成为批判的宗教哲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匍匐在信仰之下的理性依靠信念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只能在纯然理性界限内联系道德信仰由实践理性来解决的问题.康德通过批判实践理性,证明了道德情感是一种尊重理性自律而产生的对道德法则敬重的情感,又以“动力一关切—准则”三个连贯的概念分析道德的纯粹性,并依据“责任”概念批判基督教伦理原则——“爱的诫命”,最终基于人之有限性原则证成人只能在实践理性所限定的道德领域实现弃恶从善的心灵转变.康德所完成的批判考察,理性地解决了宗教与哲学、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为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奠定了必要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反映了人们缺少应有的道德动力。道德动力缺失固然与个体的内在道德动力状况有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外在道德动力不足。外在道德动力不足的实质是公正不足,德行得不到公正的对待,社会没有给人的内在道德动力的外化提供"得其所得"的公正保障。因而,道德动力的诉求实质上是对公正的诉求,而且首先诉求的是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7.
面对 2 1世纪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 ,应该建立一种全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学习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用“大教学观”重新审视当前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环境 ,充分认识适应新世纪社会与科技发展的教学系统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8.
道德情感培育的社会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情感培育是一个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 不能完全依赖于个体的修养, 必须有社会的参与。从我国目前道德生活的实际出发,要培养和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感,必须着力于道德教化的深度走向、道德环境的全面优化、道德控制的合理适度。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是各种动力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来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非常有必要的.经济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动力,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动力,文化整合与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动力,公民素质的提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空洞的政治宣传对实践是非常有害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弱势群体的拆迁户,在与政府、开发商悬殊的利益格局对弈中,"钉子户"有其特殊的个体原因,一是道德认识薄弱,存在攀比心理、观望从众心理、趋利求富心理;二是道德情感困惑,他们对弱势地位的困惑、对公平正义的失望,对积怨的发泄需求。文章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阐述"钉子户"的各种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表象,进而分析拆迁户各种道德行为的原因,并试图探讨和谐拆迁的伦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以德治国、法德并举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社会道德建设出现滑坡的不良局面 ,迫切要求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和高层次的社会道德规范 ,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应该坚持把一般性要求与特殊性要求结合起来、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坚持与时俱进结合起来 ,在理论与实践、法治与德治、道德自律与法的他律之间找到自己的最佳契合点。《领导者道德建设论》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关于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除了继续坚持道德教育外,也必须针对现实情况,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和道德立法建设。这样,道德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金融危机下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在我们的心理上留下了浓重的阴影,表面看来好象是自由市场竞争的失败,但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却是道德的缺失造成的,而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就金融危机的实质,分析道德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道德的缺失将会带来的危害,尝试通过培育一个良好的企业道德环境,构建和谐的经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4.
关于道德建设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不仅是一个单位或一个国家生存、发展、振兴的需要和标志,而且是道德主体自己健康生存、全面发展、成就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和标志。道德的基本定位应该是人(主体)通过行为(实践)而显现和确证的一种品性,道德的本质属性是行为对人对己的利害性和行为的自主自觉性,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升主体的道德品性。道德品性的养成主要有三个方面和环节:努力学习,提高道德智慧;经常自省,增强道德信念;重在实践,操守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5.
论新时期的公仆道德和百姓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仆道德和百姓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内容的两个不同层次。公仆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主导道德,它直接影响着民德民风,也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败的关键。人民群众的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现以德治国的基础。百姓道德不但包括社会公德,也包括个人私德。在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区分公仆道德和百姓道德两个层次,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6.
网络的迅猛发展,传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网络削弱着人们的道德责任感,自由意识泛滥,道德冷漠现象产生和人际情感疏远。如何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带来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抵御其消极作用?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和管理,引导入网者时信息持扬弃的态度。尤其是青年学生,要教育他们增强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警觉能力,要教育入网者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样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因此,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面对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不能简单化认识,而要从社会对诸多不和谐现象的反思和中国迈向现代化社会所必然提出的要求去理解。要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确立和谐社会所应有的道德基础,寻求道德建设的现实途径,切实推进社会道德风尚的优化,营造和谐社会应有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18.
学术职业具有其自身的道德特征,它以时代性、创造性、自由性、诚实性作为基本内核,从而构成了学术职业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类型的道德意识。学术道德建设不仅包括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道德建设,还包括育人、教学、社会服务过程中的学术道德建设等多个方面。探讨学术职业的道德特征,旨在为学术道德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当前网络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人们在网络上畅所欲言,这就导致其真实性受到质疑。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外在的制度约束尚不够,还需要内在的道德控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包含着优秀的道德思想,可以对网络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建设,不仅要宏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主旋律,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确立社会主义道德的主导地位,而且要倡导与杜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构建起多层次、多侧面的道德体系。这一道德体系既要充分体现向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趋势,又要在现实功能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和顺利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