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武装。在东北人民抗日战争中,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抗日联军为世界人民战胜国际法西斯所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简析抗日根据地商业的构成、特点和作用张秀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和配合下,先后建立了十九块抗日根据地,面积达九十五万平方公里,人口共近一亿。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中国军民实行坚决抗战的基地。抗日...  相似文献   

3.
情报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地下抗日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选派人员赴苏接受特种训练,然后由共产国际和苏联远东军情报系统派回东北从事情报活动。1938-1945年间,东北青年救亡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入日伪内部,获取了大量重要而机密的日伪情报。抗战后期,中共中央为加强东北工作,通过多渠道派遣人员到东北开展地下工作。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情报活动为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边区社团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并具有一系列明显的特征。边区社团在党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战胜帝国主义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坚持持久作战的战略方针,放手发动和武装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的结果。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共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伤亡达600万人。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中共创建的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华中等抗日根据地,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老友》2006,(5)
高举北上抗日旗帜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红军长征,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全国抗日救国运动不断高涨,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总形势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以民族大业为己任,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全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人民的英勇抗战和各抗日阶级、阶层、党派、团体的联合奋斗,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基本原因。不仅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永垂青史,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党派、团体,也在这部宏伟的画卷中占有一席之地。新桂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新桂系在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新桂系的抗日主张和实践与蒋介石中央统治集团、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和中国共产党三者的抗日言行的比较中,探讨新桂系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是本文的主题。我们认为,这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中共南方局在国统区工作的历史功绩彭承福关键词中共南方局,国统区,党的建设,统一战线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K265·l·19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敌人后方开辟、建立了一个广...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三年五月崛起的以冯玉祥为首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历时达半年之久,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地方武装集团在局部地区为了抗日反蒋而实行的一次国共合作。它对于推动华北的抗日民主运动,推进全国的抗日反蒋斗争,都起了重大的作用。抗日同盟军的革命斗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共合作共同进行的,总结这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当前第三次国共合作,无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华北地区民众建立了各式各样的传统自卫组织,其中封建意识较浓厚的联庄会、会道门组织一直为中外学者所关注合本文集中探讨了抗战时期这些传统武装组织的基本状况,剖析了中国共产党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将其改编成抗日武装的历史过程,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主力部队,在抗日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东北救亡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由东北爱国民主人士、流亡民众、东北军爱国官兵共同发起的抗日爱国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以宣传抗日爱国、支援东北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为宗旨,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统战性质的救亡团体,直接参与和协助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促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场运动汇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为推动全面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东北救亡运动谱写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中国抗战史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2.
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做出的英明决策.晋察冀地区历史悠久,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聂荣臻领导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一部在此建立了晋察冀军区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在对日伪军的艰苦作战中,不断扩大和发展了解放区,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为坚持华北抗战和争取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位于华北腹地的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历来是灾荒频繁的地区,抗战时期更遭受了严重的水旱灾害及其它自然灾害。边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发展,从而战胜了灾荒,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的“工合”运动,自始至终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支持、指导、帮助,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迅速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抗日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工合”运动发展的历史,就是与中国共产党相互支持,共同推动,积极合作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中,高度重视文化出版工作,对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活动从整体性观照、区域性探讨、报刊史重点突破、其他专题史广泛研究、出版史料的搜集整理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全面梳理和总结三十年的相关成果,对推动中国共产党出版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民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重要的,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抵抗日寇疯狂的军事进攻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力量,只有他们才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真正源泉.  相似文献   

17.
鄂豫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十九个根据地之一。它象巨人一样屹立中原,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原前哨鄂豫边区是在1938年10月日寇侵占武汉,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原地区建立的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鄂豫边区的党组织正确地执行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没有主力部队的情况下,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游  相似文献   

18.
冀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根据地。在艰苦复杂的抗战局面下,冀南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三三制"的根据地政权,发展人民民主,高度重视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改造,坚持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其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运转有效,在组织、政策、运作等各方面都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基础上,华北各地煤矿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纷纷建立抗日游击武装,开辟抗日游击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本文重点记述了开滦、枣庄、淄博、烈山、华丰、六河沟(磁县)、焦作、井陉、阳泉、大同、石圪节、太原西山(东山)、灵山等煤矿抗日武装的建立与斗争。  相似文献   

20.
抗战期间,香港作为自由港曾一度远离战火,后被日军占领直至二战结束。香港沦陷前,香港华人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感召下以结社的形式援助祖国抗战,在抗战宣传、物资筹募、难民救济、回内陆服务等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香港沦陷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港九广大农村地区成立了许多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团体。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香港救亡团体主要以后援方式向内地提供援助,至香港沦陷期间,转变为直接参与军事抵抗等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