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宪政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密切相关。本文首先界定了经济与宪政相结合的“革命经济”、“改革经济”和“宪政经济”3种形态 ,并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进行了新的判断;而后对宪政经济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即经济与宪政关系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宪政经济中的公民权利保护以及政府在宪政经济中的作用;最后 ,提出了以“宪政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既是关系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脱困成果,不断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郑艺  金蕾 《秘书之友》2023,(6):29-3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基层央行作为央行履职的“神经末梢”和“前沿阵地”,在推进金融改革发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狠抓督查督办工作,促进决策部署落到基层工作的实处,成为摆在基层央行面前的紧迫任务。只有厘清督查督办工作面临的困难,探索破解路径,推动督查督办工作目标从“有没有落实”向“落实得快不快、准不准、好不好”转变,才能以督查督办工作的实际成效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商品二因素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要充分兼顾“无形的市场之手”和“有形的政府之手”的有机结合。在供给端的供给要素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劳动力红利的改革,以释放更多的创新活力;提升资本投入效率对于增强经济内生动力至关重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技术和制度创新是引领经济转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国有企业的改革正处在攻坚的阶段。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都对明年企业改革作了布置。1997年,我省国有企业改革,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以小平同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提高国民 济整体效率为目标,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紧中求活”的方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温洲人民发扬“自主改革、自担风险、自求发展、自强不息”的精神,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发展经济,创造了市场经济“先行一步”的优势,走出了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7.
供销合作社是密切联系“三农”,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重要经济组织,肩负着发展农村商品流通的重任,是农村流通市场的主力军。深化供销社改革,努力打遣全新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供销社的作用,是破解“三农”难题,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继续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明确要求“改革要有新突破”。深入学习贯彻这一精神,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努力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一、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要有新突破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促进生产力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江泽民同志在“5·31”  相似文献   

9.
罗建极 《决策导刊》2007,(11):12-14
在重庆获准为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科学布局“一圈两翼”,加快建设“1小时经济圈”的大背景下,潼南及时跟上节拍,把快速发展城镇经济、增强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当成最为可行的发展选项,将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奋起崛起、跨越赶超第一举措,“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大步走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10.
朱军 《决策与信息》2006,(12):25-28
从1978年至今的改革进程中,一路上留下了陈锦华深深的足迹:上世纪70年代,在“文革”的废墟上,助推宝钢;80年代一手筹建中石化;在主持国家体改委和国家计委的岁月里,推出了包括股份制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并亲历了通货膨胀、宏观调控与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的全过程。1999年后陈锦华出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他一生亲历中国经济改革的汹涌波涛,如今又在为中国企业发展而思索、奔走。  相似文献   

11.
辛鸣 《决策》2005,(1):56-56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今年中国的发展态势越发明朗化了,这就是今年将是中国的“改革之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这一时期,不仅改革发展的呼声更加高涨、改革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而且改革遭受的阻力、改革碰到的难题、改革面对的“对手”也充分地显现出来。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的同志与反对改革、阻挠改革的既得利益者都主动亮出自己身份、观点和立场。如果我们应对正确,则可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快马加鞭再上新台阶;如果应对不当,则可能痛失机遇,改革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在全国改革和发展中“领先一步”,连续取得了三轮“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上海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和比较富裕的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七五”计划建议提出“七五”期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的第一条基本指导原则,就是“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互相适应,互相促进。”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管理方式,理顺经济关系,实现经济发展速度、比例、效益的统一,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和共同富裕的  相似文献   

14.
张旭东 《决策探索》2005,(11):28-28
在中国8大经济区划更明晰地布局之时,中国行政区划改革也再度热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日前透露:“十一五”期间,中国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适时启动行政区划试点改革。  相似文献   

15.
张茉楠 《领导文萃》2013,(21):36-36
什么是“底线思维”?本质就是新一届政府对经济下行容忍度在提高,但不能大幅低于潜在增长率;积极主动调结构,但不能危及经济稳定。有人怀疑“底线思维”是不是改革已向增长低头了?并非如此,“底线思维”是为下一步改革铺路。坚持“底线思维”,保持中国经济的底线增速是为深化改革赢得时间,最终真正化解风险只能靠改革。而且,  相似文献   

16.
王运宝 《决策》2007,(8):I0001-I0004
特色街区经济、楼宇经济、区域性总部经济和中心商务区建设,都在为镜湖注入新的力量。城市商贸流通发展与改革示范区、都市休闲旅游示范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示范区.是镜湖区探索城市中心区功能转型.打造“安徽第一商务区”的三张“牌”在新兴业态入驻和立体化品牌营销下。镜湖的产业结构借助于创造性思维,正在实现由传统工业经济和商贸业经济向现代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与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监理管理工作由“人海战术、经验管理”向“机械化施工和信息系统管理”转变,在新形势下,本文探讨了如何做好施工阶段监理管理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苏南模式”曾经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这一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地变化。从“昆山之路”开辟对外开放新天地,到“江阴板块”崛起资本市场;从华西村长盛不衰,到苏州市的“一体两翼”协调发展;从常州中小企业群体走向国际合作交流,到镇江沿江工业项目大推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09,(3):16-17
2009年将是外部环境最为严峻、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为更好地应对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各省(区、市)委2008年底召开省(区、市)委常委会,对今年全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定调。各省的着力点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村改革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这三方面成为2009年各省发展的重点工作。把各省市的“调子”连到一起,可以看作一曲中国经济2009年的“主打歌”。  相似文献   

20.
未来10年中国政治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改革时代政治发展回顾在《中国:改革时代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一文中,我提出了分析中国大陆政治发展的“结构/群体分析模型”,其中“结构模型”关注社会的整体结构及其变化,关注社会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变迁及其相互关系。“群体模型”关注社会的群体结构及其演变,关注各个群体的处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希望通过对结构和群体两个维度的观察和分析,来理解过去25年中国大陆的政治变迁。改革的初始条件会对改革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在毛时代,在国家与社会的力量对比格局中,政府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更为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