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中的作用总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冷战终结后,冷战延续下来的意识形态却在美国对华外交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以"遏制中国崛起"为主的意识形态逐步成为美国制订对华外交政策的主流思想.不过,同冷战时期相比,其内容与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意识形态更多地是作为宣传手段来推行势力扩张的强权外交政策.意识形态渗透到美国对华外交的各层次当中,与实用主义共同作用,从而构成了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2.
1937~1941年的美国对华政策基本上属于一种过渡型的政策,既因袭了过去的“不承认主义”的中立政策,又孕育着新的同盟因素,走上援华制日的道路。同时,这段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也属于多边型政策,对日政策又是其远东政策的主体,对华政策攀缘在日美关系之上,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另外,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还属于一种倾斜型的政策,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中美关系本身的范畴,它几乎包含了帝国主义强国对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不平等政策的全部意义,如:强权政治、强权外交等。美国把中国作为棋局中随着美国利益和意志任意驱使的一枚棋子,为美国利益去做铺垫交换。  相似文献   

3.
利益集团如何影响美国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 ,中美关系波折不断。其中 ,美国的利益集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 ,利益集团影响其政府对中国在最惠国待遇问题上的制定 ;影响其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等。深入剖析利益集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美国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4.
美国智库影响外交决策是美国政治运作的显著特征。拜登新政府的上台使精英政治复活,以智库精英为代表的美国战略界重现生机,得以正常施展其政策影响力。第一,智库学者出身的拜登政府精英团队在反思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础上,明确“中美竞争”的战略定位和“不冷战,不脱钩”的战略底线,以“价值观外交”和构造“民主同盟”为载体,拉开意识形态竞争的序幕。第二,美国各大智库纷纷设立项目,组建团队,撰写报告,为新政府拟定对华政策框架和执行路线图。其中,布鲁金斯学会的对华政策报告、新美国安全中心的三大战略报告、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对台政策新思维最具代表性。第三,美国战略界在对华战略认知上存在重大分歧。对华强硬派与温和派展开激烈辩论,辩论结果将对拜登上台后中美关系演化产生重大影响。竞争烈度而非合作深度将决定中美关系的未来。中方应抓住美国政治钟摆带来的换档期,及时做出必要、全面的战略回应,锚定中美大局“软着陆”。  相似文献   

5.
抗战后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是国共关系变化的晴雨表。抗战后期美国基于自身利益和战后霸权考虑 ,其对华政策的基本点是保持中国内部团结、防止分裂 ,促使国民党政府联合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 ,共同抗击日军。但在促蒋联共及对蒋介石政府支持力度上 ,摇摆不定 ,走出了一条“之”字路 ,国共谈判也因此谈谈停停 ,阴晴不一 ,最终因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彻底转向助蒋压共拒苏 ,而导致战后国共关系破裂 ,内战爆发。美国对华政策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6.
李少丹 《理论界》2013,(11):140-142
中美关系国际化的特征日趋明显,美国需要与中国在美国自身难以单独应对的金融危机、反恐、气候变化等非传统议题领域中进行合作,但美国作为当今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要确保美国主导下的国际体系及其国际秩序,因此,美国对华政策的理念、政策目标以及政策选择都将在美国巩固霸权体系的大背景下展开,即美国既要塑造中国行为使其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又要保持与中国的权力距离以确保其主导地位,而这可能正是奥巴马美国对华政策的两条相互交织的主线.本文综合运用霸权护持理论和融合战略理念,对上述假定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7.
茹莹 《齐鲁学刊》2003,(1):133-138
由于不同地理环境、经济实力、历史传统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1 945年以前的美俄 (苏 )对华政策存在很大的差异。就在华扩张方式而言 ,美国强调经济的扩张 ,俄国则注重领土的控制 ,苏联继承了俄国的这一战略传统 ;在如何对待中国革命的问题上 ,美国始终站在中国革命的对立面 ,而苏联对待中国革命的总体态度虽然是积极的 ,但也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不过 ,无论是美国 ,还是俄国 (苏联 ) ,在其各自政策的背后 ,国家利益都是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 ,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扶蒋溶共”到“援蒋反共”的演变过程。这种政策的实质是美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或附庸 ,抗衡苏联 ,称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政策。中国共产党针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和中国革命的需要 ,采取“中立美国”的策略。这种策略的灵活运用 ,有效地限制了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范围和程度 ,掌握了对美蒋斗争的主动权 ,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如何定位中国的问题上表现出很大的摇摆性和不确定性;其次,在对华政策的内容上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最后,在对华政策的目标上表现丰富内涵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轨迹 ,将抗日战争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分为“中立”政策、援华制日、全面援华抗日三个阶段 ,并对逐段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揭示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美国1997年后对华新政策。文章综述90年代起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华的检讨,到1997年克林顿政府采取对华新政策,主要是稳定亚洲、中国大陆、台湾,以确保美国在亚洲战略地位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2.
由于5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变化和日本实力的迅速增长,美国被迫重新考虑对日战略问题。在新美日安全条约签订后,美国统治集团的经过充分讨论估价,终于通过于国家安全委员会6008/1号文件,这一文件的基本原则成为此后美国对日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公众外交: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公众外交是指美国政府针对其他国家民众采取的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活动。美国的公众外交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对外宣传美国的政策,特别是外交政策,目的在于赢得外国民众对美国的支持;二是使外国民众更好地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实质上是对外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美国公众外交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美国对外政策服务,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地位。  相似文献   

14.
"人道干涉"神话与美国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道于涉”论在西方甚嚣尘上,其实,所谓“人道干涉”并无人道可言,“人道干涉”论只是西方为确立美国霸权下的世界新秩序所做的舆论准备,以此为法理依据的关国新干涉主义对非西方国家的安全和主权造成了极大威胁。美国海外干涉往往具有多重动机,包括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后者除政治意识形态如民主、人权外,还包括民族意识形态即关国的道德优越感和全球使命感。美国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美国新干涉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许恩姬 《理论界》2014,(8):143-146
美国经历了9·11恐怖事件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而走向相对衰退的道路。相形之下,中国急剧成为亚洲地区的经济、军事大国,通过在东亚地区推行地区主义,深化南中国海领有权等措施来扩大影响力。这种局势导致了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从中长期来看,这很可能构成中美关系的矛盾因素,而中美关系的变化导致东北亚安全不稳定。解决途径是美国自己对亚太再均衡政策尽快予以重新平衡。该方向应该是与中国进行合作或妥协,而对日本右翼群体划出分明的界限。这种措施同时为积极推行旨在和平解决核问题等韩半岛相关事宜,而不可或缺的,也是美国和亚洲能够共同繁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9. 11”恐怖袭击事件虽然影响了美国的对外政策 ,但并未改变美国单边主义的特征。相反随着阿富汗战争结束 ,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强硬的外交政策表现的更加明显 ,美国的对外政策对美国自身的发展与稳定将产生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后冷战时期,随着美国对外政策制定系统的结构性变化和美国对外政策目标的相对转移,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过程中参与程度有所增强。20世纪后期,利益集团在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问题上展开了激烈角逐,支持无条件延长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的集团游说取得了明显成效,表明利益集团在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吕平 《学术探索》2014,(3):24-29
战后美国将独岛(竹岛)交予驻韩美军管辖,随后支持日本对该岛的主权声索,杜鲁门政府对独岛(竹岛)归属的立场变化是韩日岛屿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冷战时期美国始终在韩日岛屿纠纷中扮演仲裁者角色。进入21世纪后美国掩盖对独岛(竹岛)主权归属的立场;同时推动日本搁置争议,拉拢韩国共同应对中国崛起。从削弱日本、遏制苏联到防范中国,美国的东北亚战略威胁认知影响着它在独岛(竹岛)争议的倾向。奥巴马政府在表面"模糊"主权归属,同时加大对争端的调控力度,控制独岛纠纷对美日韩合作的阻碍作用。美国在独岛争端中的立场变化引导韩日岛屿争端呈现降温趋势,降低了东北亚各国联合应对日本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公布的数据,分别估算出1999年后美国投资者持有海外资产、美国国外投资者和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资产的资产所得。相比较而言,美国投资者持有海外资产能获得较高的纯资产所得率。虽然近年来中国持有美国资产数量快速增长,但中国持有美国资产的纯资产所得率却较低。如果将同样数量的资产转由美国投资者进行对外投资,那么中美投资者所获得的纯资产所得之差便构成了中国持有美国资产的"机会成本"。随时间推移和中国对美国资本输出数额的逐年剧增,中国持有美国资产的机会成本也在同步增加。中国持有美国资产承受的机会成本既是美元国际地位的体现,也能反映出中国持有美国资产的收益状况,更是中美两国获取对外投资回报能力差异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直至1972年美、日两国分别与中国全面改善双边关系前,美国和日本在东亚结成同盟共同遏制中国。宝岛台湾成为美日两国政府实施反华战略的砝码。这段时期美日两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阻挠海峡两岸走向统一,成为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