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邓小平在继承中华民族精神传统的基础上,于当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民族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两个文明一起抓,人民主体论,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精神等等都是邓小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维系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提出了敢试、敢闯、敢“胃”这种新的革命精神。笔者通过“理想造就‘三敢’精神;实践锻铸‘三敢’精神;务实无私才能坚持‘三敢’精神,三个层面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新的革命精神的深厚价值根基以及坚持、发扬这种精神对实现社会主义改革目标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在:领导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求实精神;领导开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成长和丰富奠定了实践平台;领导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确立了目标、任务和方向;创立邓小平理论,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南.邓小平的思想与业绩推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他的思想与人格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在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思想内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必须全面掌握和深刻理解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邓小平的人格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不仅以其伟大理论、伟大事业载入史册,而且以其伟大人格载入史册。爱国爱民是邓小平人格的底蕴。实事求是是邓小平人格的精华。无私无畏、敢作敢为、不屈不挠、宽容宽厚是邓小平人格的重要特征。邓小平的人格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精华,是邓小平个性社会化发展程度的集中体现。学习邓小平的人格,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亲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根深蒂固、源远流长,为民族的自强不息、历史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柱。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始终是推动我国前进的巨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是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精神武器。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等名言是爱国者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心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敢因祸福避趋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相似文献   

7.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崇自强不息。自强就是自我奋发、勇敢顽强、不断进取,这种思想哺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了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独立自主的自立精神、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追求大同的理想精神。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基本精神之一。邓小平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自强精神,并赋予了新的内涵,使传统自强精神得到了弘扬和升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与维护国家主权和祖国统一等方面,论述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创新。坚持改革开放,走富民强国之路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维护国家主权、祖国统一的斗争精神是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灵魂。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内核和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这种基因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红色基因内涵目光远大、追求崇高的信念,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精神,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情操等等信息。传承红色基因,彰显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为代表的我党历代领导人甚为重视有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问题,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均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为指导当前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的突出文化品格是人文精神.本文认为,包括邓小平理论在内的科学社会主义都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邓小平理论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人文精神的继承,而且将这一精神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社会主义本质论、人民主体论、两个文明论、知识分子论四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与邓小平广阔的开放精神是分不开的。邓小平的开放精神的产生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指导下,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也与他独特的个人素质有很大关系。他的开放精神表现为开放的理论思维、开放的视野、开放的大理论。今天来学习邓小平的开放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打破僵化,与时俱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场全新的改革,也是邓小平创新精神的体现。邓小平在改革中通过观念创新、政策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文章深刻地阐述了邓小平在改革中的创新精神及其重大意义,认真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改革攻坚阶段的新特点。这对于我们学习和发扬邓小平的创新精神,不断将改革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化观是围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大文化思路,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方针,反映出其文化观的核心理念——文化精神。它至少包括实践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坚持邓小平文化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求是创新是邓小平理论的精华,是鼓舞我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思想法宝。研究邓小平求是创新精神将启迪我们像他那样在求是创新实践中勇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像他那样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不断使主客观相一致;像他那样理论结合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内容。在关注提升人们的科学精神的同时 ,邓小平始终注意提升人们的人文精神 ,他关于人的价值、人格、人权、人道主义和人的塑造等论述构成了其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研究邓小平人文精神对于推进新世纪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是批判精神的典范。邓小平全面、彻底的批判方式突出表现在对落后观念、旧体制、传统模式的批判和自我批判四个方面。通过批判,邓小平建构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其框架系统的闪光点突出表现为“一个精髓、七块哲学基石、四大理论板块”;从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理论品质的角度看,邓小平理论是批判和建构辩证统一的产物,是批判和建构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及其当代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进步观。邓小平的社会进步观从社会进步的根源、动力、道路、社会进步与历史主体意愿相一致等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进步的内在必然性。邓小平还从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制度的进步、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等方面论证了社会主义进步的内容和实质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新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指出 ,新闻宣传要坚持党性 ,坚持人民性 ,不断改进工作艺术 ,以正确的舆论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在新的历史时期 ,坚持以邓小平的新闻思想为指针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宣传队伍 ,不断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对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绳是贯穿整个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轴。邓小平"以民为本"思想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而且鲜明地表现为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实现了向现代民主意识的成功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