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京,人们对他都不生疏。在《水浒传》里,他就是下令“限十日捉到”智取生辰纲的一帮好汉的朝廷重臣,因其凶险,施耐庵借阮小二的嘴说要“捅他二十个透明窟窿”。看过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人更清楚,他就是那个有一副阴险奸诈嘴脸、鬼使神差般左右着恶霸高俅的“蔡大师”。因此,要说蔡京属于改革派,人们大概都会感到十分惊讶。……  相似文献   

2.
高俅这个人     
周英杰 《领导文萃》2006,(12):127-129
熟悉《水浒传》的读者都知道,在小说中,高俅直接导致了许多水浒草莽英雄被逼上梁山,同时还是最后部分迫害梁山各位英雄的主谋。我们知道,在北宋那个时代,平民子弟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只能是借靠科举这条正道,像高俅这样由“被告去京”到“识柳大郎”,再到“遇赦回京荐至开药铺董将士处”、“荐送小苏学士”。“荐送王晋卿”、“入端王府”,一直到最后成为朝廷的命官的发迹模式,充满了相当的传奇色彩,完全可以把他定义为是一种“高俅路径”。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高俅的飞速升迁就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个文萃领导案。其实,就…  相似文献   

3.
《水浒》里的高层奸臣也不外是蔡京、高俅、童贯、杨戬(排名不分先后)等几个人,因高俅名声远扬知名度颇高,所以题目里就用了高俅。高俅们的奸佞,梁山人知道,民间人知道,朝廷人知道,皇帝最后也知道。依常理,皇帝应当调查然后处理这些奸臣,然而皇帝对此没有任何作为,奸臣们依然逍遥自在地站在金銮大殿上,皮毛未损,童枢密还是童枢密,高太尉还是高太尉,蔡太师还是蔡太师。在第81回里,皇帝知道了带着八路军马浩浩荡荡开向梁山  相似文献   

4.
正蔡京是福利制度推手历史上许多名人,都有着双重身份。看过《水浒传》的朋友应该知道,高俅是宋朝的太尉,又是一名高技能的蹴鞠运动员;宋徽宗既是皇帝,又是艺术造诣很高的书画家。不过下面这位宋朝人,他的另一个身份你未必就晓得了——他是蔡京,宋徽宗朝的宰相,或者干脆说,就是一奸相吧,私生活奢靡,执政误国,同时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据说"宋体字"就是他创造的,这些你应该知道了。不过你知不知道蔡京还是北宋国家福利制度的最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国文 《领导文萃》2007,(2):130-134
单提起王伦这个名字,怕未必马上意识到是谁。但一加上“白衣秀士”,立刻就明白,而且会在脑海里跳出一个气量偏狭,容不得人的形象。“白衣秀士”,原指尚未及第的士子,本无贬义。但经《水浒传》一用,就成了带有否定意义的专属词汇,一是专指《水浒传》中的王伦;二是泛指类似王伦式不能容人的小人之辈。  相似文献   

6.
可爱的将军     
因为毛泽东说过,没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的,算半个中国人。徐海东将军为了要当“整个中国人”,一次在病中休养时很艰难地啃完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但是这位  相似文献   

7.
王大双 《经营管理者》2012,(8X):361-361
《水浒传》之所以能成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与其中符合人物性格的个性语言艺术是分不开的。电视剧《水浒传》在改编中做到了"既忠于原著、有不拘泥于原著",对现代观众很好的理解人物性格,领会作者语言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其中几个情节,对其个性语言艺术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8.
难得明白     
《水浒传》不是一部大彻大悟的书,《水浒传》里无一大彻大悟之人。罗真人、公孙胜、乔道清诸人虽称道教名流,星冠鹤袍,白发童颜,毕竟常思入世,江湖走动。五台山智真长老,号称当世活佛,通晓  相似文献   

9.
距离的魅力     
混江龙李俊是一个明智的人。《水浒传》里有一首《临江仙》词写得好: 家住浔阳江浦上,最称豪杰英雄。  相似文献   

10.
刘俏到 《决策探索》2009,(11):91-91
《水浒传》里,很多梁山好汉都因为以暴制暴非法维权,最终走上不归路,成为命案凶手。这些凶手经历不同,性格各异,却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而且他们都有一种奇特的习惯:不仅平时喜欢吃,甚至到了命案现场也要吃。  相似文献   

11.
张国风 《领导文萃》2008,(10):56-59
《水浒传》的罪名是“诲盗”,《金瓶梅》的罪名是“诲淫”,《三国演义》好像没有被蒙上什么严重的罪名,明清各级政府的禁书目录中也未见《三国演义》的名目。有人说:“少不看《西厢》,老不看《三国》”,是说老的看了,更加的心计满腹,更加的老奸巨滑。可见,鼓吹权术是《三国演义》的罪名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们在一些部门文件和少数领导干部讲话稿中时常看到“一把手”字眼,对此称谓笔者以为有所不妥,其一带有明显封建色彩。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所有农民起义将领都——排了位次,宋江则座了第一把交椅,即现在所谓“一把手”,在新形势下,我们领导干部始终是人民公仆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其权力是人  相似文献   

13.
一个阶级革命要胜利,没有知识分子是不可能的。你们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魏、蜀、吴三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知识分子,有高级的知识分子,有普通的  相似文献   

14.
莫当玩官     
北宋徽宗的时候,出过两位名人。一个是宰相王黼,一个是太尉高俅,王黼是个天生的无赖,没什么文化,但他有一套钻营的本领,堪称无耻之尤。他经常涂脂抹粉,演些下流戏,取悦于皇帝,君臣二人都会鬼混。《朝野遗记》中记他陪徽宗爬墙头出宫取乐的事,简直像一对瘪三。他卖官鬻爵,生活奢靡  相似文献   

15.
梁山泊发生过两次权力转移,一次是从王伦转移到晁盖,一次是从晁盖转移到宋江。 梁山泊这山寨最初是何人开辟,史无可考。据《水浒传》所记,最早在这里占山为王的,  相似文献   

16.
征服对方     
《水浒传》里一百零八条好汉,哪个最会做人?——宋江! 江湖上,哪个人最有心计?——也是宋江! “及时雨”这绰号不是随便起的,代表着机巧智谋心术行  相似文献   

17.
作为梁山起义的首领,对梁山英雄的悲剧结局,宋江负有不可推卸的决策失误的责任。这里且不说他一意孤行接受朝廷招安的战略决策,使梁山英雄在火并方腊的战争中死伤大半,仅就释放高俅的战术决策而言,也完全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比较一下《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这三部小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书中统率群雄的几位老大——宋江、刘备、唐僧,都是平常人看来的窝囊废,没有什么人格魅力,更无一丝英雄气度。宋江以群盗之首招安拜将;刘备三分天下;唐僧取得真经,功德圆满。三个"无能"的窝囊废最终成就大业,究竟是造化厚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中最出色的当数人物描写,印象最深的是鲁智深的豪爽仗义、李逵的粗鲁莽撞、林冲的忍辱负重等等,千人千面,活灵活现,更多的时候大家更关注的是这些英雄群体,事实上,推动情节发展的许多小人物也栩栩如生,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这部凝结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巨著。历经千年仍为国人津津乐道。这部名著具有永恒的魅力,不仅因为它达到了艺术的极致原因为其中蕴含并揭示了极为深刻的思想和人生观。作为全书主要人物的宋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并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大派别:一派认为他忠义,一派认为他虚伪。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却在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宋江没有什么真本事。但从领导艺术的角度审视宋江,人们就会发现宋江是一个有着上上之智的帅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