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志愿服务的经济价值纳入服务记录 与我国的志愿服务记录以服务时长为主不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志愿服务记录表格通常包括两个独特之处:1.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进行价值估值,即计算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的单价和时长,减去志愿者所获得的必要补贴,标注接受志愿服务的组织和机构所节省的经费总额。  相似文献   

2.
在政府购买服务的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呈现出新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通过对11位参与社会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进行深度访谈,发现政府购买服务对青年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制度上为青年志愿服务提供合法性保障,以及政府购买服务在实践机制上为青年志愿者提供组织平台和专业培训。在政府购买服务中,青年志愿服务正在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并且政府购买服务将促进青年人的志愿服务参与,形成多元主体的社会福利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3.
我最近在参加各类志愿服务论坛,或者到基层调查研究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些说法,“现在不缺志愿者,就是缺乏志愿者领袖”,“现在不缺普通志愿者,就是缺乏专业志愿者”。的确,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和汶川抗震救灾志愿服务的广泛宣传,使这一崇高事业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人人想参加志愿服务,人人想参加志愿组织。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量单凭热情参加的群众由于缺乏组织管理者的有效引导和协调,不久就陷入困惑,出现怨言,甚至引发了志愿组织内部的矛盾冲突。因此,发掘和培养好的志愿者领袖,成为当前志愿事业顺利发展、志愿组织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4.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志愿服务和志愿精神在我国已经被普遍接受并推崇,总量6000多万的志愿者也成为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服务提供着重要的人力资源。在当前中国志愿服务繁荣发展之际,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志愿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志愿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成为摆在社会和志愿服务各相关部门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志愿服务事业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同时,志愿者权益和志愿服务活动缺乏保障、志愿组织开展活动的无序状态等都严重阻碍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亟待通过法律加以规范和指导。推进志愿服务立法,已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所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虽然中国志愿精神和志愿活动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但志愿者和志愿精神、志愿服务作为社会服务领域的新概念.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志愿者是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或者说是不为报酬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志愿服务,从来自地方率先探索的”一条热线“、”一个社团”、”一部法规”发展到如今形形色色的志愿者组织,吸纳着千千万万的志愿者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开展着服务。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登资深志愿服务专家谭建光教授在20多年亲历志愿服务的研究中.记叙下的中国当代志愿者群像。  相似文献   

8.
“志愿者是火种,他们加入到志愿服务组织中有两种结果:熄灭或者越燃越旺。”可见,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对于一个国家志愿精神的传播乃至志愿社会的形成意义重大。在“加快政府转型”与“释放社会活力”的时代浪潮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籍此,我国志愿服务组织的培育事业迎来了怎样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志愿者组织在全球范围兴起并得到发展,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支活跃力量,在全球掀起了开展志愿服务的热潮。大学生志愿者作为我国志愿服务的重要参与主体,在志愿服务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两岸和平发展新时期,两岸出现了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局面。作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两岸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和激励机制的比较,有利于促进两岸大学生志愿服务合作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将志愿者提供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社区的“时间银行”,一旦自己需要帮助时,社区将会根据志愿者“储蓄”的时间,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近日,《天津市志愿服务组织和注册志愿者激励制度》已制定完成并开始试行,其中对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制度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1.
青年志愿者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大学生专业特色志愿服务,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一种特色模式。本文阐释了开展专业特色志愿服务的意义,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为典型案例,探讨了如何构建专业特色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持续开展,为高校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志愿服务是成功举办大型赛会的关键因素之一,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从近几年来在我国举办的几次大型赛会,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看,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工作卓有成效,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志愿者工作起步晚、经验不足,在认知水平、组织管理、法律保障、志愿者资源和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13.
中文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对志愿者服务的也作了详细的定义:"志愿者是指愿为社会公益活动,赛事,会议等服务的人"。综合来看,我们引以界定志愿服务的概念;是以服务为主的,具有资源,公益和无偿等特征的活动。本文通过对各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了大学生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认识、理解及心态、参与志愿服务的原因和影响志愿服务开展的因素、对志愿服务的看法和希望等,为社会、高校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情况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为志愿者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资料及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2010年,《中国社会工作》将以下旬刊《中国社会工作·志愿者》,全景报道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弘扬公益志愿精神,促进专业化进程,并推动相关领域制度建设。主要栏目有:权威论坛,传达政府、学界、业务指导部门关于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导向、新观点;研究探索,刊发志愿服务及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实务研究和调查研究文章;社工实务,刊登社会工作各服务领域的案例故事、实务技巧、项目纪实等;地方工作,推介各地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公益·志愿,记录民间公益组织发展、慈善公益事件、慈善公益人物、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上海世博会宣传及媒体服务指挥部、志愿者部与中国移动签署合作协议,将为1000多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提供无线通讯保障。 据悉,上海世博会期间,遍及上海市的1000多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将依托先进的TD无线网络优势,为世博会游客提供文明宣传、信息咨询、应急服务和语言翻译等志愿者服务。  相似文献   

16.
现今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依然成为一种社会活动的主流,各种赛事、展会到处可见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我校高举公益性办学的旗帜,在全校青年学生中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使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过程中,完成道德品质与社会技能的双重提升。通过大力弘扬志愿者精神、广开志愿服务渠道,磨砺学生道德品质、锤炼学生专业技能。实现志愿服务与大学精神塑造相结合、志愿服务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志愿服务与参与地方社会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近日,民政部发出通知,决定开展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与志愿者工作案例评选活动。 志愿服务项目参评范围是近年来在扶贫济困、帮老助幼、扶残助弱、社区服务、拥军优属、减灾救灾等相关社会服务领域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工作案例参评范围是各地区、各单位近年来在构建志愿者管理组织架构、推进志愿者注册登记、开展志愿者培训、激励,加强志愿者服务保障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失灵问题难以避免。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失灵的类型为志愿服务错位、缺位、形式化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功利化倾向显著且流失率高。大学生志愿服务失灵背后所隐藏的原因是:志愿服务提供者及需求者误解了"志愿"的本质、志愿组织自主性不足、宏观管理机制不完善、志愿管理制度无效、志愿者流转机制不通畅等。因此,要对高校党委、各级团组织、NGO志愿中介组织、大学生志愿组织等志愿服务的关联主体进行明确定位、合理分工,在志愿立法,建立全国性的志愿者人才流通管理系统,完善志愿管理体系,保证充足的经费供给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构建起矫正大学生志愿服务失灵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根据山东省日照市团市委的统一部署,日照市青年环保志愿者服务总队在3月份组织开展环保志愿服务系列活动,旨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共建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广大青年进行社会化活动的一种有效途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是社会弱势群体的重要支持因素,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整合机制。随着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全面开展,建立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为志愿服务活动能更好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当前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等现状,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