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时代划分的七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时代的划分标准或衡量尺度,反映着人们对时代认识的不同取角、不同立场和不同的方法论,决定着时代范畴的内涵及其千差万别,因而成为各种时代观的显著分界.时代划分标准的确定理应成为时代问题研究的出发点.然而,在近几年理论界关于时代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李渊 《求是学刊》2013,40(1):168-176
希腊化时代是希腊人民族观念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希腊人在区别自我与"蛮族"时,继承了古典时代以血缘、文化区分不同人群的传统,但根据时代的变化又赋予了其灵活性、地域性的特征,其背后所反映的则是希腊人以利益为取向划分民族的特点:不同地区的希腊人具有不同利益,这决定了他们在民族识别中对血缘和文化的不同态度。希腊人正是通过固有的血缘和文化观念,并结合变化的利益构建自我和他者的边界。  相似文献   

3.
贺义廉 《社科纵横》2008,23(12):126-127
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是我们从事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经典,在不同时代不同政治背景下,不同的读者会有各自的解读.在中国随着马克思全集翻译文本的更新,我们对过去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解读的正确性不能不产生新的看法,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关于新闻传播理论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前人的解读层面,而应该从原著出发,与时代结合,为今所用.  相似文献   

4.
曹向阳 《社科纵横》2004,19(6):31-32
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它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化 ,相同的时代也会有不同的文化存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文化必须与时俱进 ,保持先进性 ,反映时代要求 ,以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阿吉是贾平凹的同名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其性格特征与鲁迅笔下的阿Q颇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是一个阿Q式的人物.贾平凹创造这个人物时,正是想把他作为一个新世纪的阿Q来刻画的.但是,阿吉毕竟与阿Q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体现了两位不同时代的作家对时代、社会和人生等思考的侧重点不同.另外,在形象刻画方法上,两位作家也有他们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6.
肖雪梅 《江右论坛》2007,8(6):55-56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和艺术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传统民间艺术.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因为民族、地域审美习尚的差异,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特色.民间艺术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特点,它的很多优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审美的改变而改变.民间艺术在不同艺术领域得到新的运用,如民间艺术的寓意性在油画中的表现、民间艺术造型多元化的特征在雕塑、建筑中的运用,民间艺术也为表达抽象哲学和宗教观念.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的网络化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不同的理论坐标系中可以表述为不同的文明形态,如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如果我们用"网"概念来考察与梳理人类文明形态的话,可以将文明进程分为三个时代:以灌溉网(水网)为标志的农业文明时代,以公路、铁路、机器网为标志的工业文明时代,以因特网为标志的信息时代[1].互联网使人类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实践维度上,网络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倍增了实践主体认识、征服与改造自然的能力,张扬了人类主体求索、应对挑战的智慧;创造了理想与可能性的实验场域.  相似文献   

8.
“人才”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将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在人类历史上的不同时代、不同阶级,都曾经造就过各自不同的人才。今天这个时代当然也需要有自己的人才。特別是由于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使当代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一长期以来,我们的哲学史研究很强调哲学的不同派别及其斗争。例如,把不同的哲学观点划分为唯物论与唯心论、辨证法与形而上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等等。而对于不同历史时代不同的哲学派别所共有的、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倾向,却缺乏研究和探讨。这种状况不  相似文献   

10.
钟志奇 《社科纵横》2006,21(8):11-12
荣辱观古已有之,荣辱心人皆有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也是不同的。本文深入探讨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涵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的社会言情小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将言情与社会结合起来,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面目,特别是作为时代精英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时代的镜子面前都客观的体现出了不同的思想和态度:堕落、异化、苦闷、彷徨、追求。在这过渡时代的背后,走出了具有朦胧启蒙思想的觉醒者,开始了近代小说向现代小说的过渡。尽管还体现着幼稚和不成熟,但启蒙成为这一时代的主题。这段时期的历史,主要是通过新的小说形式——社会言情小说来表达的。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这个时代就不能疏忽这一时期的小说,而社会言情小说,以它思想的深刻性,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会馆文化在人类文化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客属会馆是客籍华侨在居住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自发组织的民间社团。这一特有的社区文化现象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以及中国社会和华侨社会的变迁,其形式、发展及地位与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历史作用。东南亚地区客属会馆文化经历了“华侨时代”和“华人时代”两个不同时期,这两个时期的会馆地位有着质的变化,这标志着会馆文化进入更务实、更有深度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周熙友撰著的《劳动工作理论与实践》一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对改革劳动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论述,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论文集。一、把握时代旋律,推动改革大业。改革开放是当今的时代主旋律。作者紧紧把握这个时代主旋律和劳动工作改革的交融点,不断为改革劳动制度,改善劳动管理献计献策。因此,书中的字里行间,处处显现出了强烈的时代感。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与"绿色生态自然观"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新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不是孤悬于人类社会之外的被动的客观存在,而是被人类社会历史所中介过的现实的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与人类历史上不同的自然观是相互影响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大大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成为可能,一种新的自然观,即"绿色生态自然观"将在知识经济时代确立.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以来比较政治学在美国的发展吴清本文旨在阐述比较政治学在美国和生、发展、嬗变的整个历史过程,以期使读者对这一学科的历史与现状有一整体性的了解。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标准,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乃至不同性质的政治实体及其发展演变规律进行...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 ?这个问题既有深刻的理论价值 ,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由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往往出现正负交错、十分复杂的情况 ,因此 ,围绕时代问题经常出现一些不同意见的讨论与争论 ,这应该说完全是正常的 ,也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围绕时代问题的讨论和争论几乎没有中断过。 1999年科索沃战争以后 ,人们对时代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 ,则可以说是最近一次围绕时代问题的较大的讨论。近日仔细阅读了何方同志所写的《论和平与发展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一书 ,对作者在思考时代问题中所表现出的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7.
很多美国人都在谈论大西洋时代已经结束,太平洋时代正在到来,因而人们对南朝鲜,台湾和日本的认识也正在提高。从历史上看,文明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现实却与历史不同,日本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中国人却生活在与他们的气质格格不入的共产主义制度下。美国正在衰弱下去不仅表现在贸易、技术、资  相似文献   

18.
何蓉 《社会》2005,25(3):167-186
在资本、商品与信息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的全球化时代,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来自不同社会与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这个时代,并且在保持差异的前提下和谐相处。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全球化时代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改变了物质生活的样貌。但是,“大量传送而无社会中介”的信息未曾将第三世界贫民窟的居民的行为变得像好莱坞电影中的男女主角一样,却使他们感到陌生、吸引、迷惑与无助。实际上,这大概是所有人的困境。在四处流传的信息中包含着如此多样的行为方式,以致于人们只好转过身去,在“某种文化遗产、某种语言、某种…  相似文献   

19.
一、现代美学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趋势(一)美学大观园的沸腾局面20世纪一方面是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几经激荡、分化、改组的时代,另一方面又是世界性的技术革命的时代,是人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极其深刻变化的时代。学术园地也出现了一种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美学在这种新形势下,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刘文潭先生说:“时至今日,不仅表现各种不同的形式与风格的艺术,形成了空前的盛况,同时表现各种不同的见解与主张的理论,也蔚成了罕见的大观。”美国学者M·C  相似文献   

20.
对于启蒙反思和现代性批判这个我们时代不可回避的问题,不同的学术传统具有不同的回应方式."第三代新儒家"从构建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具有极大包容性的新人文精神出发,发掘儒家文化传统对于解决人类当前困境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则立足于中国的当下现实,审慎地看待启蒙反思和现代性批判,并出于文化安全的考虑,对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性的相关性提出全面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