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词文学发展论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中国的影响,朝鲜古代也有词文学创作.根据史料记载,最晚在高丽文宗二十七年之前,词文学已经传入了朝鲜.词文学最初在宫廷之间流行,后来一些文人开始创作,历高丽、朝鲜朝两朝,流传下来的作品有1400首左右,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出了不同的风貌和发展态势.其中不乏优秀的词人和词作,大多作品都反映了朝鲜古代词人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反映了中朝的文学、文化交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在他流传下来的六百多首词中,有三十多首是描写农村的。数量虽然不多,在词坛上却别开生面,不容忽视。近年来研究者对这部分词在评价上分歧很大。本文拟就辛弃疾农村词的成就、局限性及其在词坛上的意义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曹尔堪是清初一位重要词人,其词作风格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曹尔堪词作的认识研究明显不足,对曹尔堪所论较多的是他在清初三次大型词作唱和活动中所起的组织倡导作用,而对于其词作本身对当时词坛的影响则所论甚少。其实,曹尔堪词作风格对明末清初词风演变产生了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考察了宋江西诗派前期诗人的词作,认为他们由于受到困顿生活、豁达性格、交游苏轼及诗派理论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词学观和词作风格都呈现新的面貌,词作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给词学带来了一些变革,成为宋代词坛上一个颇具特色的词人群体。  相似文献   

5.
蔡厚示先生博学多才,特别专于诗词。他著有(诗词拾翠》(一、二集)及《独柳居诗词稿》等。最近又新出了《唐宋词鉴赏举隅》。《唐宋词鉴赏举隅》选取了唐五代、两宋时期有代表性的词作100首,以细腻流畅的文笔,广征博引,深入浅出地介绍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客观公允地品评作品的优劣,读之情趣盎然,兴味倍增,手不忍释,是学习唐宋词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唐宋词鉴赏举隅》所收词作最早为7世纪中叶,最迟为13世纪末,前后约600年。这是中国词作最辉煌的时期。这56家词人的名作IOO首,可以说是唐宋词坛名家名作的大基本…  相似文献   

6.
蒋冕系广西全州人,明代进士,成化至嘉靖年间的名臣,曾官内阁首辅等职。他是广西最早的有词集传世的词人,然而因功名和勋业掩盖,其词的创作成就受到忽略、低估。蒋冕的《湘皋诗馀》收词34首,这些词作或自写词心,抒情述怀,咏物写景,或赠别祝寿,勉政亲民。蒋冕的词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立意甚高,真挚朴拙。他的词创作追步苏轼,有较强的诗化倾向,不但在明词中独具一格,而且拓荒广西词坛,以其词品、人品垂范后世,对广西词人影响深远。重新刔发、定位蒋冕词,有利于全面深入阐发广西词史,并裨补于明词研究。  相似文献   

7.
秦观《淮海词》留存完整词作96首,实际用调48种,从整体上看,具有用调分散、选调丰富的特点。秦观在北宋熙宁、元丰年间作长调较多,元祐、绍圣后却骤然减少,与当时长调逐渐增多的大趋势并不一致。这种情况与秦观的创作内容、生活处境、词作风格有着紧密关联,也受到了苏轼、柳永的影响。秦观颇通音律,有不少自创的词调和体式,依《钦定词谱》,首见于秦观的词调共有6个,这些词调在后世虽然没有广泛流传,但也不乏应和者,存在一些变体。除创调外,秦观尚有创体11种。秦观所创体式,改动之处虽不多,但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后世应和者大多能够遵循秦观的声情和体式进行创作,并在秦词的基础上产生了不少变体和别名。究其原因,一方面与秦观的词坛地位和词作的传唱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词人的改动大多符合音律而受到后世词家的欢迎与响应。  相似文献   

8.
南来前期著名词人张孝祥,原籍历阳(今安徽和县),生于1131年(宋高宗绍兴H年),卒于1169年(宋孝宗乾道五年),年仅三十八岁。在短短的一生中,张孝祥写下了二百多首词和大量的诗、文等。他的词题材广泛,想象丰富,境界阔大,寄意高远,在南宋词坛上堪称独步。他与陆辛同伍,皆为豪放词派,已为学界所公认。纵观张孝祥词作,就其大体倾向而言,我以为,虽属豪放,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豪放,有着自己所独具的风格特色,本文拟就此作以粗浅探讨。作为豪放词人,张孝祥写下了一些很有影响的,直接以国家兴亡为题材,表现其爱国情怀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清顺康之交的广陵,活跃着一批词人,以王士为中心,此倡彼和,是清词复兴的一个重要体现。这批词人的作品,大部分保留下来了,但有些重要人物的词作,却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刊刻,造成流失。曾被王士称为“白岳黄山两逸民”的孙默与程邃,就是如此。孙默,字无言,又字桴庵,号黄岳山人,安徽休宁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卒于康熙十七年(1678),明亡后流寓维扬。孙默对清初广陵词坛颇具影响,曾以一己之力,搜集刊刻《国朝名家诗余》,堪称清代第一部大型当代词总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此集评价甚高,云:“一时倚声佳制,实略备于此存之,可以见…  相似文献   

10.
焦印亭 《中州学刊》2008,(2):207-210
史达祖是南宋中叶的著名词人,与姜夔齐名.其词作属于醇雅正宗,其词风与创作方法泽被后世、影响深远.近百年的史达祖研究,虽然在词人生平事迹和词作艺术风格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展,但总体看来,对词人生平事迹的研究还不到位,有待进一步细致、深入的总结;其晚期作品和表现平戎报国之怀的作品,几乎无人提及.当今,对史达祖的研究需要进入更加深入广阔的层面.  相似文献   

11.
向迪琮作为近代中国词坛上有一定影响力的词人,对词学有一定造诣。他与南社诸词人有频繁的词作酬答赠和,又积极地参与了民国时期的主要词社如"漫社"、"聊园词社"、"如社"的雅集活动,因此,他的词学观和词学活动对构建近代词史具有重要意义。他承袭常州词派的词学观,制词方面转益多师,取法宋代诸词人,重视比兴寄托,艺术上融情寓景、词风典雅清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民国词坛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传统流行文化的传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作者即意见领袖。对社会传播有清晰认知的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抱有较高的社会期待,亲身参与作品传播过程。柳永交接四方,编词传习,主动向上层朝丞、皇帝和下层市民、妓女推荐作品,同时在作品中巧妙描写,侧面推高词人身份和词作价值。苏轼则利用文坛领袖的声望,整合文坛力量,化身意见领袖,直接站出来谕扬己作,评价词坛,引领词学风尚,引导"歌者的词"向"诗人的词"转变和新型豪放词风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元朝江苏词坛整体而言不如宋朝繁盛,但是元曲大家白朴、少数民族词人萨都剌,以及江苏本土词人袁易、谢应芳、倪瓒等,均填制了大量描摹风景、抒写隐逸、咏怀古迹的词作,并且形成了豪放、清雅各具其妙的艺术风格,显示出词体曲化的创作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李静 《学术论坛》2012,35(8):75-79
北宋前期是词由晚唐五代向北宋转变的关键时期,从词人籍贯的地理分布可以显见词坛格局由五代西蜀和南唐两个中心转而变为以汴洛两都和苏杭为新的中心,并有偏重于南方的趋势;同样,从具体的创作地来考察词作的地理分布,也能梳理出南北词坛相对均衡而南方据有优势的特点。北宋前期词坛格局的变化与北宋汴京政治文化中心的确立关涉较多,同时又与南北地理和文化上的差异有着较强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人誉为"易安体".李清照词在中国词坛上独具一格,其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全清词·雍乾卷》共收词人近1000家,词作35000多首。然由于清代词籍的复杂性,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诗文集及地方志等,为之补录词作50首,以备续编采择之需。  相似文献   

17.
南唐后主李煜因其独特的人生际遇而在其词作中生成了诸多的梦,他运用纯熟的艺术手法以及真纯的个性,赋予笔下的梦以无尽的艺术魅力和旁人难以企及的高贵品质,从而流传千载有知音,在词坛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南宋词人辛稼轩的诗文集久已失传,清嘉庆年间法式善、辛启泰刊印了《稼轩集抄存》,使辛稼轩的部分诗文从此流传下来。然而这个刊本的编辑却十分粗疏,不但所蒐的诗文很不完备,而且还误收了他人的作品。如黄公度的五篇诗:《和泉上人》、《赠延福端老二绝》、《贺御赐阁额二首》,就误收在里面了。  相似文献   

19.
顷阅张伯驹、黄君坦两先生选编、黄畲先生笺注之《清词选》(中州书画社出版,1982年3月第一版),以《疆村丛书》内《词莂》所采词人为主,加以扩充,计共选录有清一代词人六十八家之词作一百六十一题一百七十八首。且附撰有作者小传,各词皆予注释,并摘录有关轶事、词话,加以笺评。其中于文廷式之词作,颇予重视。盖统计是编之中,各家词作入选之数多寡不等,除朱孝臧、蒋春霖两家最高各六题六首之外,入选五题五首者仅七人,(朱彝尊、纳兰性德、厉鹗、邓廷桢、龚自珍、王鹏运、文廷式。另四人陈维崧、张惠言各四题五首,郑文焯三题五首,周之琦二题五首。)而文廷式得列其中焉。  相似文献   

20.
韩国文献中的《全唐诗》逸诗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十抄诗》是韩国高丽时期所编辑的一部唐诗选集,收录了中晚唐30位诗"的300首诗。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在这300首唐诗中竞有180多首未被收录于后来的《全唐诗》。这些后代追诗大多数尚未见于我国文献,因此这些选诗的发现对于我国的唐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这些唐代追诗还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一些唐人诗文集的流传和散选情况以及宋朝和高丽的文化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