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涉及历史、宗教、民俗、哲学等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诸多领域的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进行分析,由此寻究古代神话和宗教信仰的深层结构,了解人类文明的内涵,同时从侧面探讨不同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特征。作者认为,太阳崇拜如同原始宗教一样,是早期人类原始信仰的必由阶段。日神信仰中的太阳被人格化,成为民族精神的灵魂,对其信仰在古代农耕地区尤为突出。系统的宗教或神话的形成,使太阳崇拜和动植物崇拜的自然特征逐渐衰退,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日神信仰实质上已丧失了信仰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太阳崇拜曾经普遍存在于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从远古新石器时代一直到今日的原始土著部落,对太阳的崇拜似乎还在进行,而其遗迹更是广泛散见于民间和文献记载中。比较神话学著名的创始者麦克斯·缪勒认为,一切神话皆源于太阳;而另一位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则在其《原始文化》中断言,凡是阳光照耀到的地方,都有太阳神话的存在。一般而言,太阳崇拜是自然崇拜的重要形式之一,“太阳是人类的缔造者,是伟大的万有之父”;日神信仰是原始宗教的一个自然阶段,也是自然神灵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太阳神是神话体系里话神中的重要种批,正如太阳崇拜是原始信仰中一个重要内容一样.不过,在对“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这一课题研究的同时,我们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即;太阳崇拜与太阳神话,严格讲是两码事,前者是一种信仰形式,后者是一种传说。前者可归入原始宗教及其自然崇拜之中,而后者则更多地与民间传说联系在一起。然而二者却有实实在在的联系:太阳崇拜的唯一对象是日神,太阳神作为这一信仰的主神甚至唯一神,它在整个原始信仰历程中十分显著;太阳神在原始信仰里的烟烟光辉,尤显出原始文化的生动和丰富来。一、伟大的日神─…  相似文献   

4.
巫术与太阳崇拜——一种原始文化的世界性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几乎全世界各民族都存在过日神信仰,太阳崇拜所体现的文化内容实际上属于原始文化系列的,如太阳崇拜中的巫术内容.日神信仰所蕴含的巫术意识和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巫术控制太阳、巫术祈日、巫术与方位、太阳梯子的巫术意义以及“太阳父亲”的所为等等.巫术性意识突出表现在祭日与拜日的仪式中,另外也反映在日神神话中,这在各个民族中所表现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纪晓建 《兰州学刊》2010,(11):152-155
在"泛灵论"意识状态下生存的原始先民对以太阳为核心的天地、日月、山川、河流等崇拜构成了原始自然崇拜的主要内容。太阳崇拜是原始人类自然崇拜的核心。屈原《天问》之"天式纵横,阳离爰死?大鸟何鸣,夫焉丧厥体"中的"阳离"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及的日中神鸟,其原型则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太阳黑子"这种自然界天文现象的幻想性解释。从人类文化学角度考察,"阳离爰死"神话反映了古代神话英雄的征日行为,寓含了南楚民族先民的太阳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6.
太阳神话,是原始生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成分。太阳神话与鸟的意象紧密相关,分别体现了先民对宇宙世界的认识。太阳神话及相关意象在民俗文化生活等方面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元叙事与太阳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叙事可定义为关于太阳运行的最初叙事,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太阳神话。本文通过研究元叙事与太阳神话的关系及分析太阳神话中元叙事的印痕,探讨叙事的初始形态与形成原因,以期增进对叙事起源和演进规律的理解。元叙事对人类认知发育影响深远:太阳在先民视觉上的从东到西以及在夜间想象中的从西到东,为叙事提供了深层结构与基本冲突,这种周而复始运动所导致的循环论,启发了以圆为贵的叙事思维。构建中的中国叙事学应有独属于自己的思路和体系,元叙事无疑应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历史比较悠久,但可考证的史料却很少。因此,研究鄂伦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观念等方面的情况,不能不依靠大量存在于鄂伦春民间的各种传说、神话,说唱、叙事歌及萨满神曲等。 鄂伦春族民间文学反映了鄂伦春族人民的原始信仰观念。即:万物有灵、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这些信仰习俗对于鄂伦春族的风俗礼仪,尤其是对于他们的意识形态及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对自然的崇拜是人类最早的宗教、意识活动,也是对自然界最初认识的反映。恩格斯曾写道:“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历史初期,首先是自然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获得这样的反映。”费尔巴哈也说过:“自然不但是宗教的最初的、原始的对象,而且是它的始终如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原始宗教中最早的自然神之一,日神是各民族神话或信仰中较为重要而普遍的神灵。在这些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中,日神诞生的内容十分突出,其各种形象一方面体现了这些民族信仰与智慧的特征,同时也反映了这些民族文化渊源尤其是思想认识的早期特点。日神的诞生及其形象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一、日神的诞生 关于日神的诞生,我们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自生说 日神自生观念体现了远古先民朴素的认识,反映了人们对太阳崇拜的程度,这种观念隐含了创世之说——太阳神经常以创世之神的形象出现。 在古代埃及,根据其中的赫利奥波利斯  相似文献   

10.
论信仰从盲目到多元的延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一成不变的信仰。信仰作为人类的一种认识状态、心理依赖和精神寄托,也是一个历史和实践过程。在人类社会中,从最初的原始信仰产生之日起,迄今至少经历了从盲目到自觉和多元化三个合规律的发展阶段。当下对信仰的怀疑和否定,当然不意味着信仰将从此走出人类舞台,让完全裸露的真理和直观来引领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命运。它只意味着人类将生活在一个信仰内容更加多元和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神话表现了民初时期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认识和愿望,是通过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神话的比较可以看出,其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是不同的。而这种区别,既表现在原始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上,又在体现在漫长的民族性格的养成中。拟通过对北欧神话及其持续的现代影响力研究,展现不同文化环境下人类的心理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2.
原始神话是世界各民族初民时期都曾产生过的特殊文化现象,是人类最早的精神财富。本文通过对原始神话的产生、中国原始神话与西方神话、特别是希腊神话的对比及对中国原始神话的特色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原始神话的五大文化价值,从而彰显了中国原始神话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太阳神话来源的阐述,对中国太阳神话中主人公形象以及重要神话作品的分析,对中国太阳神话影响后世作家创作的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太阳神话具有丰富的文化精神,即对生命的无限感动,对光明、温暖、力量、勇敢的崇拜和赞美。这种文化精神植根于上古人民塑造神话人物,创作神话故事的直接意图。  相似文献   

14.
满族著名故事家马亚川整理的百余则女真原始神话真实地反映了满族先人女真人的原始信仰、古老婚俗和民族心理,揭示了古老文化的蕴意,对探索和研究女真原始神话的文化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萨满神和九天女 口头的神话是活的神话,它传承于原始初民之间,体现了他们的原始思维和原始心理特征。在女真原始神话中,出现最多的神话形象是萨满神和九天女。 萨满神是位女神,具有非凡的神力。当妖怪把一个年轻人  相似文献   

15.
神话作为人类生活的原初基础观念和范式,与原始宗教以及信仰关系密切。神话以其丰富的含义表达着原始宗教甚至文明社会早期民族、国家宗教晦涩难懂的宗教义理。把握一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内涵需要反诉诸于神话。中国的儒道思想传统以及希腊和印度的思想文化精神之特点都是神话与原始宗教密切关系最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6.
郎樱 《学术探索》2006,(3):85-90
萨满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教及南方少数民族巫术信仰的宗教神职人员。萨满教形成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并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萨满教既是一种原始宗教,又是一种文化体系,是一座保存少数民族古老文化的宝库。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古老神话中,有许多女神传说,这些女神既是氏族部落的首领,又是主持祭祀的萨满,她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萨满神话中塑造的各类女神形象,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存在的女性崇拜观念的体现。在萨满教中,萨满既是具有神力、通晓神谕的神职人员,同时又是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许多民族史诗、歌舞、神话通过萨满而得到传承,许多萨满是著名的歌手和舞蹈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萨满及萨满仪式处于衰微之中,但萨满观念与习俗在中国少数民族群众中依然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7.
一、人类的原始社会史研究简况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阶段。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经历了这一人类最初的历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了人类的起源及原始状况,才能为研究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原始社会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所以目前学者一般是从民族民俗学——即恩格斯所说的“社会的化石”、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籍中的神话、传说等间接和直接方面来加以考察和研究的。较早的有瑞典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各地许多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女娲是创世女神,在祭坛上一直高居始祖母之位,享受世代子孙的供奉。女娲崇拜的原始与生殖崇拜、祖先崇拜有密切关系。在生殖崇拜观念影响下,先民把许多女阴象形物赋以神性且加以崇拜。女娲身上被赋予的生殖观念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萌芽。在神话中,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其始祖神的地位在神话时代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9.
人类最初究竟怎样认识自身的起源?众所周知,世界上差不多每个古老民族都有自己的原始传说。可以说,人类最初对于自身起源的认识观念,就孕育在这些原始传说之中。同世界上各古老民族一样,居住在我国西南金沙江上游两岸广大地区的纳西族人民,也有着世代相传下来的很多神话传说,并且保存下来自己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写成的东巴经书。在这些象形文字和东巴经文献中,保留着古代纳西族对于人类起源的朴素认识观念。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神话是最古老的一种艺术载体 ,它保存了各民族原始文化或民间文化生活中的精神想象与艺术创造的成果 ,并且与原始宗教和诗歌具有亲缘性联系。现代意义上的神话解释一方面重视通过神话去还原各民族的原始文化信仰 ,另一方面则重视探讨神话思维的诗性自由特质 ,强调神话与文艺创作之间的联系。神话解释中的这种文化诗学意向为现代艺术解释建立了一种有意义的诗学价值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