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文婧 《金陵瞭望》2010,(26):11-11
《新快报》报道,耗资近2000万元修复的广州城隍庙正式免费对市民开放。恢复烧香等传统民俗活动。一位领导在三尊神像之一的明朝著名清官海瑞像前双手合什拜了一下,笑称“我们要多拜拜清官”。  相似文献   

2.
高萍萍 《金陵瞭望》2006,(11):51-51
清朝有位与宋代包拯、明代海瑞齐名的官员,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不畏权贵,勤于民事,于民间有“施青天”之美名;以他为原型的长篇评书《施公案》也一直唱颂至今。他,就是施琅大将军的二儿子、被康熙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的施世纶。  相似文献   

3.
海瑞,中国封建社会著名的清官,以其直言敢谏为民请命名留青史,以其不徇私情执法如山世人称颂。大凡研究海瑞的人,无不注目于此,然而对其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至今尚无专文论及。为补阙起见,特撰此文,不妥之处,期以赐教。一、海瑞性格特点海瑞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史书无明确的记载,所以只能从零星的史料中加以抽象、归纳。海瑞,号刚峰。他之所以取此号,主要是表现其“刚”者之志。天启时期黄秉石就曾明确指出:“公讳瑞,……自号刚峰以见志”。海瑞的同乡曾任礼部尚书的王弘海也说:“其学一切以  相似文献   

4.
迁琼《海氏族谱》是研究古代著名清官海瑞及海氏家族的重要史料。论题对现存的历代迁琼《海氏族谱》及版本进行了调查和梳理,并对海南现存迁琼《海氏族谱》的刊刻情况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将海南省博物馆的"明代"刻版,考证为清代"光绪二十五年所刻",有助于海瑞及迁琼海氏家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清风不染尘     
吴敏朝 《今日南国》2008,(24):58-59
流年匆匆,竟抵不过青年时不经意的一瞥。 1968年,我18岁,那年的秋天,我所在部队进驻海口西郊的道客村。那一天,我们到秀英港劳动,路过滨涯村,有位战友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坟茔告诉我,这是明代中叶的著名清官、人称“海青天”海瑞的长眠地。我步履匆匆中走过了滨涯村。  相似文献   

6.
翻看《南京历史上的清官》一书,历史的印迹再次重现:有“刚严守法、仁厚爱民”的包拯,有“为官模范、何如刚峰”的海瑞,有“心念黎民、功在国家”的林则徐.有“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134位任职南京和南京籍的清官、好官、廉吏、直臣、能臣,用他们的高风亮节、公正廉明,共同诠释了“清、慎、明、勤、能”的为官、为人高贵品质.他们的显赫政绩、清廉操守为我辈所缅怀、所敬仰。  相似文献   

7.
(一) 海瑞(公元1514——1587年,明武宗正德9年至神宗万历15年),回族,字汝贤,自号刚峰。广东琼山人。他曾中举并历住明朝地方和中央的多种官职。海瑞一生清廉,刚直不阿,敢于向权贵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被历代人民诩为好官、清官,被各代史学家称为深受人民爱戴的言行一致的政治家。但是,以往人们对海瑞的评价,似乎只注意了他做为一个杰出的、人民爱戴的政治家的地位,却忽视了他在思想史上应有的位置。例如,被万恶的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著名史学家吴啥同志,在其《论海瑞》  相似文献   

8.
海瑞是明代有名的清官,具有执法不阿的精神,也有仁民爱物的儒家理想。面对明中后期皇帝、官僚的腐败,他力主恢复洪武旧制,以明初的简朴来加以治疗。与此同时,他又顺应工商发展的时代潮流,重视物质利益,提高工商地位,推尊具有启蒙意义的王学,批评作为正统思想的朱子学。复旧与趋新在他思想中结合在一起,新思想使他走到了近代的起点。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清官戏是古典文学范畴里的一个部分,也是高等学校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课题。所以,我们要科学的予以历史地评价,还它以历史的本来面貌。中国文学在它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具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发展到元代、明代、清代阶段,在古典文学的范畴里出现了不少清官戏,从此谁也不怀疑在当时出现了不少清官这个事实。清官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清廉,为百姓办好事。官而清与官而贪相比之下总是清官比贪官好。而那种认为软刀和硬刀或一丘之貉的看法未免有些欠妥。看过《生死牌》或《三女抢板》的人,大概都记得那个挺身出来制止和反对地方大豪强大恶霸挽救了两家人性命的巡抚海瑞。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09,(26):53-53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读罢《南京历史上的清官》,掩卷沉思.感悟良多。纵观南京历史长河.无论是“刚严守法、仁厚爱民”的包拯、“为官模范、何如刚峰”的海瑞,还是“心念黎民、功在国家”的林则徐,莫不是为人称道的清官廉吏。他们或恪尽职守、公而忘私,或清廉自守、洁身自好,或不计名利、安贫乐道,或谦恭待人、好学敏求,事迹流芳于世,代代相传,令人心生景仰。  相似文献   

11.
庞尚鹏是明代中期与海瑞同时的著名经济改革家和清官。他一生为官清廉 ,为民请命 ,首倡赋役改革 ,大力整顿盐政 ,重振九边屯务 ,重视教育子女 ,所撰《庞氏家训》与《颜氏家训》齐名。此外 ,庞尚鹏重视调查研究 ,因势利导 ,兼顾各方 ,民为邦本与反抑商等思想 ,也是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12.
海瑞(1514—1587),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政治家。他的政治法律思想和主张,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和人们的思想实际而发的,具有十分强烈的时代感。因此,无论在当时还是对后世都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海瑞在一生做官中,除任知县、巡抚等地方行政长官外,还先后领任大理寺右丞、通政司古通政、南京史部右侍郎和都察院右都御史等管理和监督官吏的高级监察官。明朝都御史之类的监察官,有“纠劾百官,监督司法,辨明冤枉,考核监察官吏,提督各道之责。”海瑞在其执法和监察实践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监察思想理论,虽然都是封建时代的监察主张,但它对我们后世的监察活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瑞年谱(公元1514-1587)李鸿然编者按:海瑞,虽然是封建社会的忠臣卫士,但他具有为民请命的思想、廉洁勤政的作风、执法如山的意志和刚直不阿的性格。这就是传播久远而令人敬佩的海瑞精神。海瑞,被誉为“海青天”、“南包公”,这是海南的骄傲!海瑞是值得...  相似文献   

14.
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在自身修养、选才用人、惩治贪腐、仁政恤民等方面,对明清时代建设廉洁、廉明、廉正、廉能的廉政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发挥了积极作用。明清时期也产生了一批以朱子理学廉政思想为行动指南的清官,其中以海瑞、于成龙为代表的廉官能吏,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和政治实践,为明清廉政文化吹进了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5.
海瑞的教育思想,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基本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海瑞敢于正视现实,针对当时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大胆进行革旧、除弊和立新,并提出一些改革的具体措施。同时他又能躬身自行,率先实践,颇有教育家的风范。应当肯定,海瑞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对今天也有一定的参考或者借鉴意义。所以清人屈大均称赞海瑞是广东善于司教六公中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张居正(公元一五二五年——一五八二年)与海瑞(公元一五一四年——一五八七年)都是同一时代的人。他们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很大的政治影响,而且都被后人誉为一代“名相”、“清官”和政治改革家。但是,自张居正在万历元年任内阁首辅以来,却对早已在沿海一带推行“一条鞭法”的政治改革家海瑞不起用。这是什么原因?这个迷至今在史学界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试就这个课题加以论述,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指正。据《明史·张居正传》记:“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日讨求国家典故”。此时张居正仅是一个取得进士而每天温习探研国  相似文献   

17.
正江湖险恶,官场也险恶。莫说官官相护是一种常态,官官相残也是一种常态,上级杀下级,下级杀上级,平级杀平级,不也多有耳闻?泼硫酸者有之,动刀子者有之,下毒药者有之。明朝第一清官海瑞,因为有"笔架山"的美誉,由一个县教育局长直接升为浙江淳安县长。这下可好了,原先当的是教育战线上的官,要搞肃贪  相似文献   

18.
海瑞基本上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人格形象树立着。虽然诗歌与书法不是构成海瑞人格的主要因素,但是诗歌构成了海瑞人生的闲逸品格,书法构成了海瑞人生的艺术品格,通过对其诗歌和书法创作的解读,能够补充海瑞人格长期被忽略的其他因素,从而复原海瑞的立体人格。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清官意识始终是一股制约民主政治发展的阻力。产生于封建社会的清官意识并不因我国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发生深刻变化而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印证了马克思“死人抓住了活人”的论述。本文试图在剖析清官意识产生的深刻原因的基础上,向人们昭示清官意识的严重危害与后果,以澄清人们对清官意识的种种模糊认识。一清官意识产生的深层动因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清官意识属于封建思想的范畴,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民主精神,所追求的民主价值目标是格格不久的。为什么这种封建社会的清官意识还象幽灵一样纠缠着人们…  相似文献   

20.
海瑞为官清廉,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包括刚正不阿精神、为官清廉的精神、当官为民的精神、执法如山的精神。海瑞精神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