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党的好干部,被誉为“草原孺子牛”的牛玉儒同志平易近人,平时对部属很随和,但对损害群众利益的事,却从不放过。一次,牛书记视察呼和浩特市城建工程时,发现便道铺装的质量有问题,当场就火了,严厉批评了相关负责人,并责令他们立即返工。事后,他对部属说:“这可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哪,这样的质量怎么向群众交待,与其让百姓骂我们,不如我先骂你们。”日常工作中,许多同志都曾有被领导批评的经历,有的甚至还被百姓骂过。“与其让百姓骂不如让领导先批评”,牛玉儒同志的这句话值得我们思考。从部属的角度看,被领导批评,影响的只是个人形象,丢的只是个…  相似文献   

2.
静怡 《华人时刊》2010,(1):92-93
古人说:“赐子干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中国人历来重视起名。作为一个符号的姓与名,往往带有时代的信息,铭刻着文化观念,留下了家族血统的烙印,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凝聚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目标追求,它对人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任蔷羽 《社区》2012,(35):10-10
我一直以为杜甫是一个死板的人,起因是听过有关他的一个故事,说他作诗时想不出好句子就拔自己的胡子。想象一下,一位衣衫破旧的老头,拄着拐杖站在自家的草房子前,抱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信条一根根拔着自己的胡子。这形象当然不如“散发弄扁舟”的李白潮,也不如持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的苏轼酷啊!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境界     
肖云军 《社区》2012,(5):4-4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兴趣至关重要。只有好奇热爱,才会潜心钻研,以它为乐。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的生存存在着物质乃至精神的压力。田子泰自耕自食的居民点对陶渊明写作《桃花源记并诗》有启发。税有积极的正面作用,但王税异化为盘剥百姓的同义语时,没有存在的必要,陶渊明呼唤着“靡王税”的理想社会。“王税”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王朝的更替没有意义。陶渊明并非晋室忠臣,因为晋室也有盘剥人民的“王税”,陶渊明呼唤没有王税的社会,实际上就是对晋室的否定。  相似文献   

6.
邹大勇 《社区》2003,(7):28-28
心里装着百姓事的官是好官,“事”从哪里来?坐在那里等着百姓向你说吗?不成!要主动去找,要走下去问,要创造条件方便百姓来说。 社区居委会的“官”是与百姓朝暮相处的“官”,是与百姓并肩走的“官”,他们更应该心里装 着百姓事。百姓的事怎么装、怎样办,下面的文章所说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编者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兴奋剂,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把学习看成是沉重的负担,相反,  相似文献   

8.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论高官巨卿还是庶民百姓,谁都有人不如吾的长处,同时也不免存在着吾不如人的短处。人不如吾的长处姑且不谈,对于吾不如人的短处至少就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不同的作法。一种是对之遮遮掩掩,  相似文献   

9.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入门”环节,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采用“说”、“学”、“乐”、“画”、“物”的导人方法所“逗”出的“情”.它是学生萌发学习兴趣,启动内驱力的前提和基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学生的“情”被“逗”开了,也就具备了跟课文“亲密接触”、“零距离感受”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阅读单纯地理解为语文的阅读教学.在语文课上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中心。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而这样的教学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讨厌语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意识到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全国政协委员谷永江说到百姓中流传的一幅对联:上级对下级层层加码马到成功,下级对上级层层加水水到渠成,横批是“各得其所”。他因此呼吁让虚报浮夸者升不了官,并建议领导到基层了解情况“不要在安排好的路线、安排好的家庭,听安排好的语言”。如何治理“数字出干部”?谷委员这点建议应该可行。问题是一些领导“听安排好的语言”几成习惯,比较顺耳。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把学习划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知学,即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境界是好学,即爱好学习,对学习有兴趣;最高境界是乐于学习,能从学习中获得无穷无尽的乐趣。在这三个境界中,知学不如好学,好学不如乐学,只有激发和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乐在其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是他对自己获得巨大成功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周家伟 《社区》2008,(34):19-20
关爱民生、改善民生是山东省青岛市台东街道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台东街道将其解读为——扮好“决策人、知情人、帮扶人”这三种角色,履行好“必须”多重职责,百姓解困方有保障。  相似文献   

14.
孔子在《论语》中从知学、好学、乐学三个方面来谈论学习,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孔子将“乐学”摆在了教与学的最高位置。本文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汉语的复杂性等角度出发,就趣味教学在激发留学生兴趣、和谐中外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高峰 《老友》2012,(9):17-17
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旅游这“三公”消费,多年来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却仍旧大摇大摆,遍地游走,鲸吞着大量国家财政支出.更蚕食着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前段时间.不断有网友以钦羡的口气,“传诵”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最新一场“廉政秀”——出席博鳌论坛“住不起”五星级套房.一张“美国外交官差旅费报销限额表”也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16.
苏小玲 《社区》2014,(6):22-23
“现在好了有了‘百姓衣橱’,我和孩子的冬衣都选定了这为我们节约了不少的开支,省下来的钱,我又可以多买几斤肉,打打牙祭了”。这是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街道锣旗寺社区低保人员曾小丽在“百姓衣橱”选好衣服后在社区办事大厅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注重信任、和谐的师生情感的培养,联系实际互相提问,辩论演讲,创设情境,穿插幽默笑话等方式,对活跃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大学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8.
祥华  春萍  太平  蔡轶 《金陵瞭望》2007,(14):43-44
如今的江宁区汤山街道鹤龄社区,山清水秀,物阜民丰。百姓安康。可是,仅仅在数年前。鹤龄社区的前身百合村却还写满着创业的艰辛。巨大的变化来源于鹤龄社区党总支书记庞敬海的一个面向百姓的承诺.承诺的背后也记载着江宁区汤山街道一个普通“村官”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9.
娱乐广场     
哪种糖最好 一个衣着时髦的男青年来到卖糖果的柜台前看到五颜六色的糖果,他高兴地说:“嗬,这里的糖果还真他妈的多!喂,哪种糖果好?”营业员走过来答道要是你自己吃的话,口香糖最好了!” 针锋相对 冬至这天新兴中药店门口挂起一条横幅上面写道:“各式优质名牌冬令补品展销 。”两旁的对联是:“冬天进补,春天打虎。”第二天药,店对面的“吃吃看” 西餐厅门口也竖起了一块巨大的牌子,上面写着:“药补不如食补。”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 近年来,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被曝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摧毁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公信力。毒豆奶、毒奶粉、毒禽蛋、毒韭菜、瘦肉精、毒生姜、毒大米伴着舌尖上的美食肆虐着老百姓的餐桌,食品安全问题也成为百姓街头巷议的话题,百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直线”上升。民众越来越质疑“我们还能吃什么”,百姓餐桌上的放心菜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